浅谈新体制下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9-17 10:18:54

浅谈新体制下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摘要】 新体制下电力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在市场的调节手段下,改革电力企业电价的管理模式,优化电力项目,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实行共同富裕。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力体制的改革进行分析,重点说明电力体制改革模式下的核心内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新体制下电力项目建设成本的控制。

【关键词】 电力企业 造价控制 有效措施

目前,在电价管理中加强对投资体制的改革,改变以往的投资体制模式,由单方面的通过政府审批制改变为核准制和备案制,以市场需求为主,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投资决策权,使电力企业在新体制环境中,实现项目的优化。

一、电力系统中新的投资体制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的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的投资也由国家拨款到由项目法人负责,使经济投资更加的自由和范围扩大化,在不使用政府资金的前提下,是不需要国家进行审批,只是有针对性的对一些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进行核准和备案,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对经济投资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新型的投资体制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实施的,一个是国家政府,另一个是电力企业。

(1)国家政府通过新型投资体制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科学、合理的发展观对投资项目实行综合管理和评审;(2)在新型的投资体制下,企业可以对自身所投资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对全过程负责,增加了企业与项目实施的契合度,维护企业的利益。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项目从立项到最后验收各个方面的经济控制,包含范围广,投资大,情况复杂等。需要严格对工程进行全动态的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途径

2.1 加强对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

(1)明确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在电力系统电网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项目进行建设,实行资源的合理、优化的配置。改变盲目的建设和超规模的建设,使电网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负荷的要求。(2)明确工程项目建设的标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主要把握的几个方面有:适用、高效、安全可靠、经济运转等。建设标准要结合投资者的投资情况,制定适宜的、合理的标准,减少标准定制过高造成的浪费和标准过低,引发的质量问题。(3)合理估算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投资情况。在工程实施之前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情况进行整体的一个评估。项目的实施必须要保障实施的可行度,加强对项目方案的合理优化,对项目投资情况评估,也是确保项目实施造价在一定的标准内,保障造价的准确性。

2.2 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项目设计时要根据项目造价投资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发挥投资效益,对工程建设各个方面要严格的管理,加强对设计的审查,保障项目质量和把握项目的标准。项目设计的把握项目的规模和内容,实行限额设计和无效投入,使项目设计符合工程造价的需求。

2.3 加强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招标投标是我国建设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手段,有效的维护了市场工程投资的稳定。在电力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要严格的把握好工程建设的造价成本,对工程各方面的造价要有明确的认识,合理的定制成本底线,同时实行合理的低价中标,确定好直接成本价,在竞标后读预审合格的投标人进行评审,确保竞标价不低于成本价。

2.4 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工程价格的管理内容广泛、复杂,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以合同为基础,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变更情况和改变进行处理。

2.5 加强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竣工结算是对整个工程造价情况的汇总,包含了工程在建设中所有的资料和费用情况,对投资效果和实际造价反映。在项目建设竣工后,工程价格结算同样也是影响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费用增加,而变更索赔则是结算的关键点。

三、总结

电力企业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部分,需要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当前电力行业在发展中要充分的结合市场的需求,加强工程总体的控制,降低整体的工程造价,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的同时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 李梅.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1)

[2] 尹贻林,柯兴,张文泉. 工程造价相关知识[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 王杰.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5,23(4)

上一篇:生丝纤度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研发 下一篇:WCDMA/GSM异系统切换互操作优化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