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慕课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9-17 09:13:18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慕课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 慕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松散,模式完整,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下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和灵活的渠道,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慕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该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教师的口授、板书、演示,和学生的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该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形式机械。教师习惯于讲授灌输,学生习惯于接受、继承,除了听教师讲课就是看教师操作,处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自学能力。

(2)教学观念滞后。教师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讨论互动较少。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缺乏自学能力。为了适应国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把以小段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到互联网上,供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的学员学习,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这种打破大学围墙的在线教育新模式,对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探索“互联网+”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普及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1慕课课程的特点

慕课课程的学习在网上完成,形式松散,不设置门槛,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一台互联网电脑,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准备情况、时间安排,注册学习,通过互联网在线观看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讨论互动、互评作业、参加测试,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慕课课程虽然形式松散,但教学模式完整,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慕课教学模式可以使全世界的人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大规模的网络开放学习成为可能。

慕课以视频为主传授教学内容,通过在线互动,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慕课把视频课程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一系列测验、作业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会有师生及时解答,这样,慕课可以通过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慕课还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产生倒逼作用。随着慕课的发展和网上慕课课程的增多,学生可在网上随时看到名家课程,常常不再愿意选修相同主题的课堂教学课程。

2慕课课程的要素

慕课课程主要包括授课视频、小测验题、作业题、考试题等几个部分。

授课视频:这是授课的主要内容。由于大多数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同时还要兼顾视频网站的上传要求,一般视频课程都要被划分成10分钟左右的小片段,利于学习者在看完一个片段后,进行休息、思考。将视频课程分段的时候,应注意每个片段的内容和主题要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同时片段间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

小测验:为了检测学生对刚看过的视频短片的理解程度,同时为了强化学生记忆,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遗忘速度,在建设慕课课程的时候,通常在视频短片之后加入许多和视频短片内容有关的小测题。学生通过做这些小测题,可以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及时翻看前面的视频。

作业题:在每个章节完成之后,适当布置一些作业,供学生复习巩固。章节作业和前面的小测题不同,小测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检测自己学习的内容,而章节作业则要相对难一些,需要学习人员把一些不同片段的视频内容贯通起来思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慕课教学是在网上进行,作业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批改,因此,作业题宜设计为判断和选择之类的客观题。

考试题:课程结束后,也要像传统课程教学一样进行课程考试,课程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课程证书。为了方便计算机自动批改试卷,考试试题应尽量避免主观题,授课教师需要把传统考试中的试题改编成选择、判断等类型,并设定每道题目的权重。慕课课程考试虽能有效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以确认学习者是否作弊。

3小结

慕课不同于传统的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远程教学,它有着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多种多媒体资料,其课程的权威性、资源的优质性、良好的组织性与活跃的用户参与性为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和灵活的渠道。

但是慕课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如,慕课教育模式只能传递知识和信息,真实的大学校园氛围,各种能力的培养,社团活动,同学交流等,是慕课实现不了的。另外,慕课的课程证书还未被职场认可,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现象,保证课程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也是慕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哈格德,王保华,何欣蕾.慕课正在成熟[J].教育研究,2014,(5):92-99.

[2] 刘和海,张舒予,朱丽兰.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5-11.

上一篇:关于消防防火监督检查的探析 下一篇:高校跨境电商多平台教学手段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