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冲突表现及应对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7 06:31:41

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冲突表现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 要] 东盟来华留学生来中国留学期间,会遭遇到各种挑战。其中最根本的莫过于陌生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造成的压力。首先要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其次是饮食问题; 第三是住宿问题。在了解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怎样为留学生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适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是一个值得学者和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38-04

广西作为中国的南疆,因其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风俗、气候等方面的接近而使其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交流走在全国前列,区内25所院校招收有东盟国家留学生。每年互派留学生、汉语推广、人才培训等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万人。自2007年起,广西先后设立了广西政府老挝留学生奖学金、柬埔寨留学生奖学金,2011年设立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每年的经费达到1500万元,吸引东盟国家留学生到广西学习,从而使广西成为东盟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也成为全国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然而随着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人数的增多,留学生们的跨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仅以广西的东盟留学生为例,探索他们在中国遭遇的跨文化冲突及其应对策略。

一 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

东盟来华留学生来中国留学期间,会遭遇到各种挑战,其中最根本的莫过于陌生的环境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造成的压力。来到异国他乡的学生们听到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语言,看到的是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挑战难免使他们遭受挫折,但同时也为他们学习新的观念和超越自我创造了机遇。目前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冲突及适应问题大多还停留在理论建构和宏观论述方面,微观和实证研究不足。笔者试图从微观和实证的角度对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笔者在2014年向广西四所学校的东盟留学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广西民族大学200份、广西大学100份、广西师范大学100份、广西华侨学校100份,收回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04份)。统计结果表明: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后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三:(1)语言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中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东盟来华留学生主要分为三大块:短期语言培训生(学期一到两年不等);高校合作交换生(学期一般为一年);专业生(攻读不同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短期语言培训生的汉语水平多为零起点,课堂教学从零开始,开始一两个月的学习比较困难,两三个月后进步明显,基本能用日常简单用语进行交流沟通。这些留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交流沟通不存在明显的障碍――因为沟通的内容比较简单。交换生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国籍来说主要是泰国、越南、老挝、印尼等国的留学生。交换生一般在国内学了一两年汉语,有一定的汉语基础,来中国后所学课程各不相同,有语言技能课,更多的则是知识文化课,特别是泰国留学生,开的课程偏重知识文化课型,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不少困难,学生的语言沟通障碍感比语言培训生要强烈――原因在于沟通的内容较有深度。最后是专业生。专业生来华进行专业学习前要学习一定时间的汉语,并且要参加HSK汉语水平考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水平。从实际看,专业生在学习某个专业之前如学习本科专业之前,学生学习的一年时间汉语甚至是HSK四级考试,其主要内容都偏重于日常交际用语,与他们将要用汉语学习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学生一旦来华进入用汉语授课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听不懂老师的讲课。例如,在笔者对150名专业生所做的调查中,有148人表述了这一困难。(2)饮食是东盟国家留学生来华后面临的第二大问题。对他们东盟来华留学生而言,他们所体验到的跨文化冲突往往是有形可见、现实的问题,比如吃的东西。在笔者所做的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表达了对中国菜的不习惯,其中最大不满是“中国菜太油腻”,导致他们一吃就拉肚子。(3)住宿问题。在广西,留学生住宿一般都是集中在留学生公寓楼,各个学校公寓楼条件不一,但是不论怎样,仍有不少的学生表达了对住宿条件的不满意,主要问题是宿舍脏、人多吵闹等。

二 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策略

尽管东盟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会有着个体的适应性差异,但他们仍有其共同的跨文化体验,面临共同的挑战。例如,多数留学生都发现:许多在自己国家、社会中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被认为是异常的。另外,识别言语和非言语符号,解释其潜在的、隐蔽的假设对他们来说也非常困难。正如Schetz指出的那样:“对外来者来说,刚接触到的文化模式不是避风港而是冒险区;不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是充满疑问的研究主题;不是厘清充满疑问的情况的工具,而是有问题的情况本身。而且这个文化模式对他们来说很难掌握”[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体的跨文化经历可以看做是某种程度的生存危机的体验。他们要在陌生的环境中与接踵而来的难以应付感和挫折感作斗争,被迫对他们生活活动的习惯方式作出调整。有因为狂躁、失眠和其他心理负担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由于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引起的失落感;也有不能应对陌生环境而引起的无能为力感……有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家称之为“文化休克”。对于东盟来华留学生来说,他们来到中国以后,所面临的文化上的冲突往往是具体可感的。如笔者所做的调查一样,这些外在的文化冲突往往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那么,留学生们在面对这些跨文化冲突时,是否意识到那些隐藏在其表面现象之下的隐蔽的文化差异呢?他们又是如何应对和适应的呢?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适应是指生命有机体对环境做出调适的过程,是人和环境达到最佳匹配的平衡状态的结果。当个体面临新的环境或担任新角色时,个体与外在的环境或人就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会促使他寻求新的平衡[2]。从跨文化角度来说,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期间当个体到了一个新的不熟悉的或已经变化了的文化环境时,与之建立或重建、保持相对稳定的、互应互惠的关系” [3]。文化为个体在思维、行为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单一的、有条理的结构,同时也限制个体思考和行动的方式。文化认同是一个人存在的基本象征,也是个人基本经验的象征,它结合了群体内共有的世界观、价值体系、态度和信仰。跨文化适应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外来者不得不面对两种文化认同,即自己原来文化认同和对当地的文化认同。个体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采取的适应策略主要有四种:一是同化(主要是认同当地的文化);二是融合(对自己国家和所居地文化都高度认同);三是分离(主要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四是边缘化(对两者都不太认同)[4]。(Berry,Phinney,Sam,&Vedder,2006;Berry&Sam,1997)东盟来华留学生面对上述这些跨文化冲突,基于各自不同的的文化背景和个性特点,有诸多不同的表现。

首先来看语言障碍的问题。如前所述,东盟来华留学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就是语言障碍。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不只是中性代码和语法规则问题,人们在遣词造句、发出口头或书面信息时,也是在做出有关文化的选择”[5]。我们都知道语言能帮助我们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但有时也很少认识到,文化认知对于理解所运用的语言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我们选用一种语言却不了解它的文化内涵,那么可能沟通不畅,甚至可能传递完全错误的信息。

(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句话,我对第一个看到的中国同学说“你好!我爱你!”他真的惊讶了,以后说了些什么,但是那时候我一个词都不懂。――印尼来华留学学生

在中国,每个人见面打招呼都说“哎,你好!吃饭了吗?”这让我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应该问“吃饭了吗”―― 柬埔寨来来华留学生。

上述的例子说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沟通困难重重。即使两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说同一种语言,他们也可能曲解其中的文化信息,导致沟通中的困惑和误解。在某些情境中,比如在课堂上,有可能是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有可能是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也有可能是专业课术语太多,等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问题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他们不同的语调风格和传递的不同文化信号。所以笔者常常听到学生抱怨说上课听不懂老师说的。他们说汉语很难学,汉字很难记。可是真的只是这样吗?以笔者所教的中国文学为例,一句“杨柳岸,晓风残月”,要学生理解字面意思并不难,可是即使学生完全明白所写的意象,但如果不清楚这些意象如“杨柳、残月”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又怎么能说理解了这句诗了呢?那么留学生碰到这些语言交流上的障碍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有的会努力多学生词,记背生词,学得很辛苦,但认同汉语,对汉语感兴趣;有的则得过且过。据笔者调查,短期语言培训生中老挝、柬埔寨的学生旷课比较严重,越南学生相对好一点儿;专业生旷课现象也不容乐观,他们对汉语不太感兴趣,把自己限制在自己国家的一群同学中,与当地的文化分离开来。

其次是饮食问题。东盟来华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常常不适应中国的饮食,包括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的留学生都觉得中国菜不合他们的口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觉得油放得太多了。一个来中国已经半年的泰国学生这样写道:“现在我还没(不)习惯(中国)饮食。我自己想(认为)中国的饭菜很(油)腻,每个菜(都)放很多油。我问厨师‘为什每个菜(都)有很多油’?,他回答我‘放很多油让菜很好吃’。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每个菜(都)放很多油”。

虽然中国人自己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一个外来者来说,却是他们之前从未接触到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菜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美味佳肴,对外来者来说则未必。东盟国家的菜系是一种受东西方影响较重的菜系。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受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华人的大量聚居,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所以形成了汇集东西方文化和当地习俗为一体的独具魅力的东南亚饮食文化。虽然东盟国家饮食各有不同,但像越南、老挝、泰国等国的菜系有一个共同点,即做菜时油放得不多,不像中国菜重油重料。以越南菜为例,最重清爽、原味,只放少许香料,以蒸煮、烧烤、熬闷、凉拌为主,热油锅炒者较少。笔者的越南学生曾到笔者家做过越南菜,其中做的汤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放油,直接把少许排骨和各种青菜、萝卜等放在水里煮开就可以了,清淡至极。所以在笔者的调查中,不习惯中国饮食的学生人数竟也将近达到一半,当问到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答案几乎一致:自己做。所以,在学校附近的菜市场里,东盟学生与老板们讨价还价的场面常常可见;在学校的路上,提着菜的东盟留学生也几乎是一道风景线。有的学生来中国好几年了,还是自己做饭。他们无法认同中国饮食,对于这个问题他们选择了分离的策略。

第三是住宿问题。东盟国家例如越南、泰国等国的学校面积不大,很多大学生都是回家住宿或者在外面租房住。中国的大学实施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一般都是集中住在学生公寓里。为了便于管理,中国大学常常把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离开来,留学生有专门的留学公寓楼,住宿条件一般都比国内生好。各国学生对住宿不满意的原因有差别。如越南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以前在自己国家没有住过宿舍,来到中国以后,住在宿舍里,感觉很不习惯。

“我们在国内都是住家里,没有住过宿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习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有时会影响到别人。我的几个舍友她们上学期每天都聊天到二三点才睡觉,有时不顾别人想要睡觉了,她们还大声说话,我提醒了二三次了,都不好意思多次地说,只能忍。结果是上课时经常觉得困”

――越南来华留学生

“最影响我学习的事情是宿舍问题。在宿舍里面他们常常开(晚)会,他们熬夜大声地一起喝酒,常开很大的声音,不注意到别人的休息时间……老挝也有,越南也有,泰国也有……有一次,明天是考试了,隔壁的房间组织生日,太晚了还不让别人安静休息,我们去提醒,但没有用”

――越南来华留学生

泰国学生却另有原因。在泰国,室内是非常整洁的,即使是一些公共空间,例如厕所也是非常干净的,他们对住宿的不满主要体现在觉得宿舍卫生条件不如意,一位泰国学生是这样描述他们第一天到达中国,看见宿舍的感受:

“到宿舍时,很多朋友看到宿舍就哭了。他们说宿舍很脏,床很窄而且楼梯很危险……最大的问题就是厕所,泰国的厕所比较干净……”

另一位泰国学生写道:“第一次看见宿舍很震惊,在宿舍里面很脏。床不可以用。墙壁有很多霉菌。浴室和洗手间不干净……”

文化既是群体共享的,也是后天习得的。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说,人们的意识和知识是社会的建构,意义是通过社会互动来共享的,文化图式是通过群体共享的经验而发展的,人们内化这些经验来创造意义,理解周围的世界[6]。当外来者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社会中,因为知识结构是受到文化制约的,当他面对不同的知识结构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冲突。Hall从这个角度描述了“文化休克”这个概念:“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转变……通过内在主体经验和外在客观环境的分裂意识的不断加强,促使了意识水平的提高……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有着令人痛苦的矛盾”[7]。

三 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适应涉及多方面因素,个体原有的文化背景,个性特征,来到异国他乡的目的动机,融入当地社会的意愿,当地的环境,等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外来者对当地的文化适应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或者说不是始终如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社会语境会激活个体不同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因此,文化对个体的影响是动态的和语境化的。[8]以留学生普遍感到的跨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为例,语言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连接外来者和当地社会的基本机制,编码和解码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活动是跨文化适应的核心”[9]。但是语言有其特殊的特点,语言是符号的,受规则支配的、主观的和动态的。例如主观性,解码一种语言的真正意思是“要依赖于文化经验,而不是词句本身”[10]。语言是文化环境和价值的反映,文化赋予词语意义,理解不仅仅是理解词义,还要理解词语背后的意义,当人们与异质文化的人交流时,两者头脑中的词语和意义不见得一模一样,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尽管细微,但也会对交际过程造成阻碍。很多东盟留学生把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的困难主要归因于自己的汉语水平不高,没法听懂当人说地什么,而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内涵。他们往往死死抱住新语言中一个词语或词组的一种语义或语法结构,不管其使用的语境,也不管它是用何种语言风格表述出来的,机械地照搬词典上的词义解释,阻碍了对语言的真正理解。而且有不少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语言教学时,也往往只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词义等教学,对跟语言有关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不够重视。这些都是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交际过程,通过信息交换把个人和环境连接起来。“交际是指个体和环境的信息交换。信息不仅仅是指明确的、语言的和有意传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的非语言的无意的信息。通过它,人们互相影响。”[11]留学生来到中国后,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就开始了与周围环境的跨文化交际,但是由于中国大学的习惯上把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开来管理,留学生有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住宿和学习空间(至少在广西是如此),甚至有些班上课和住宿还按国籍(主要是交换生)来分,导致留学生自身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团体,他们与本族同胞的交往远远多于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这种情况虽然在学生刚来中国时由于缺乏与当地人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族同胞的支持在短期内能够起到帮助他们克服一系列跨文交际和适应的不适感,但从长远看,它会减少留学生与当地社会的接触,阻碍他们的适应。比如语言方面,越南学生写道:“我的舍友都是我的同学……我本来以为到中国留学会跟中国同学住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我学习汉语,或者是跟其他国家的比如老挝、泰国等(国的同学同住)也对我们学习汉语有好处,但是事实上是我们同一个国家(的同学)住在一起,所以我们都用母语讲话,用汉语讲话的时间不多……”

再比如从宿舍住宿纪律来说,中国大学生在宿舍是不允许自己做饭菜的,学校有食堂供大学生用餐,但留学生宿舍却可以做饭,这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他们适应中国的饮食,有些留学生到中国以后从语言培训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学习,好几年过去了,还是不习惯中国的饮食。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留学生的住宿纪律问题。由于东盟来华学生主要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等国,这些国家特别是越南、泰国等国的大学生在自己国家外宿的占大多数,他们中大多数没有住集体宿舍的经验,对中国大学的宿舍纪律更毫无概念,完全按照自己在国内的行为方式来行事,再加上学校的宽容,致使留学生宿舍纪律条文成了一纸空文。晚上常常聚会,喝酒聊天、听音乐,很晚都不睡。正如上文越南留学生写到的那样,严重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东盟很多国家的习俗是进屋不穿鞋子的,所以留学生宿舍走廊摆满了鞋子,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些都成了学校管理留学生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地在做工作,但很少有人从跨文化交际和适应这方面去考虑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跨文化交际和适应不是单向的,“它是双向的,主客双方、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成员都有责任相互适应。”[12]主客双方都有责任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从而创造出更和谐的环境。

在跨文化交际和适应领域里,二元文化身份或文化融合是文化适应的最有效的策略。东盟国家和中国同属亚洲,各自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其相似之处,根据荷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所所长Hofstede所说的五个文化维度来说,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集体主义文化、权力距离大的文化、过去时间取向的文化,等等。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应该比其他地区和国家(比如欧美、非洲等)的来华留学生更容易更快地适应中国的环境和文化,但事实上未必,如前所述,这些学生来到中国后,所面临的文化冲突也不少,适应起来也是困难重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他们大多采取同化策略,有不少还采取分离策略,少数能做到与当地文化融合,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在出国前怎样做好万全的准备,包括心理、身体、对中国的文化理解等至关重要,而就客观因素来说,中国在了解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怎样为留学生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适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也是一个值得学者和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Zhu,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erson-Culture Fit:Convergence of Mental Mode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12.

[3]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4]Berry,J.W., Phinney,J.S., Sam,D.L.,& Vedder,P.Immigration youth in cultural transition:Acculturation,identity,and adaptation across national contexts.Mahwah,NJ:Erlbaum,2006.

[5]琳达・比墨,艾里斯・瓦尔纳.跨文化沟通(第4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6]Quinn,N.How to reconstruct schemas people share.In N.

Quinn(Ed.),Finding culture in talk :A collection of methods(pp.33-81).New York:Palgrave Miller.

[7]Hall,E.Becoming intercultural.In W.Gudykunst & Y.Kim

(Eds.),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355-370).Reading,MA:

Addison-Wesley.

[8]Zhu,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erson-Culture Fit:Convergence of Mental Mode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12.

[9]Kim,Y.Y.Adapting to a new culture.In L.A.Samovar & R.E.Porter(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8th ed.(pp.45-54).Belmont,CA:Wadsworth Piblishing Co.1997.

[10]Chen,G. & Starosta,W.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oston:Allyn & Bacon,1998.

[11]Kim,Y.Y.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12]米尔顿・贝内特.跨文化交流的建构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下一篇: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