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评改

时间:2022-09-17 03:48:13

浅谈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评改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学医时,曾遇到过一位令他终生难忘的藤野先生。这位老师细致地批改他的解剖学作业,并且当面指正。藤野先生的批改方法本质上是“耳提面命”似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直接输入,终究还是“被动积极”,绝不是“主动积极”,本身的潜能和实际的习得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因为学生的习得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不过是有一定储备的助手罢了,完全为了学生服务的;只有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充分活跃起来,才能促使他们学得更加主动、深刻,创造力才更加强大。作文批改同样也可以完全交给学生来完成,如何做?

一.经常批改,给他们一腔自信

自信心是成功完成一件事不可或缺的品质,充满自信的学生学习效果一定比缺乏自信的要好得多。作文批改,说白了就是通过不断阅读习作,发现其中的优缺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提供修改或完善建议。这对于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做得很好,破除不能、不会、不敢批改的迷信思想。通过实施批改行为,学生能够意识到,作文批改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我也可以当老师啦。所以他能够很郑重地提笔,认真地书写他的批语。

别人的习作往往是一面靓丽的镜子。在批阅中,学生还可以发现自己作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意识到该怎样写作。比如看到人家书写潦草、字迹模糊的文面,他会提出认真书写的建议,提醒自己做得更好;看到人家语言优美的地方,他会赞叹一番,会反省自己能不能打造几个语言亮点;看到人家精巧的构思,他会想到下次作文我会如何如何,等等。这样他就渐渐地找到写作自信。

二.适当培训,给他们一把钥匙

批改作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当然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这就需要老师适度的干预,积极培训,把最需要最通俗的常识教给他们,给他们一把破解文章的金钥匙。评价一篇文章,无怪乎两大方面,即形式和内容。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形式“不是别的,正是支配和构造简单性质的那些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规定性”,简单地说就是事物的内在结构或规律。那么文章的形式即指文章思想、情感赖以存在的表现形式,比如写作手法、布局谋篇。我们教给学生时,可以把最常用的写作手法梳理出来,像设置悬念、层层铺垫、埋下伏笔、前后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点面、动静、叙议、正反结合,各种描写,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烘托、渲染、衬托、对比、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托物寓意(托物言志)等。布局谋篇则是决定着主题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材料的运用,记叙的顺序,结构的安排,线索的敲定等。内容自然指写入文中的人、事、物、景、情、理等。

当然,我们不妨在平日阅读教学中始终不渝地传授这些这些知识,结合具体的实例,变换不同角度,让他们切实掌握这些写法,储备相关的评价性语言。我们还可以提供点评示例,总结出参考模式,比如:一看书写,二看题目,三看开头,四看主体,五看结尾,六看结构,七看主题,八看深度,九看语言,十看创新,让他们有模式可依,有路可走。

三.个性点评,给他们一份兴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以独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是新课程重要的理念。作文修改的主体地位理当也是学生,“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是说提供自主、合作和个性化批改作文的时空就等于给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互相砥砺的环境,能使他们充分从容地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激发和培养浓厚的写作兴趣,这比老师和他们的互动深度和广度要大得多。他们的作品被人阅读,找到了读者,找到了裁判,找到了共鸣器,也就意味着个人的写作优势被发现,赢得成功的自豪感,或者说个人的写作缺陷被曝光,同样能激起他们更大的写作兴趣。

当然,“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这提醒他们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魅力,或者直言不讳而又不是幽默,如“你好棒哟,语言精辟,堪比鲁迅了”,“思想家!主题很深刻哟”,或者婉转动听而又不失中肯,如“如果你的书写再漂亮些,就没得说喽”等等。这样就可以让被批改者沐浴在人文氛围之中,享受到鉴赏、分享和创造的快乐,激发双方强烈的写作兴趣。

魏晓峰,教师,现居甘肃岷县。

上一篇: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