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剪纸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7 02:12:53

试论庆阳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及剪纸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本文以介绍庆阳民间剪纸的内容题材、艺术形式为出发点,着重探讨扎根于庆阳传统民俗文化之中的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识、造型方式和艺术风格;进―步分析和研究传统剪纸元素在当代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的成功应用,表明了在今天一味西化的空间设计意识充斥、泛滥的状况下,借鉴民间剪纸元素,汲取民间剪纸艺术的营养是十分有益的,从而对提升城市景观空间的艺术品味、激发民众的地域自豪感、以及增强新形式、新环境下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都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民间剪纸:造型体系;城市景观;设计元素

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并积累的智慧结晶,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并在中国大地上伴随着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存在,从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最基本的潜在的艺术心理和审美理想。剪纸自诞生以来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使其流传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胜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并带有神秘的原始色彩,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所折射出稚拙、自然、随心所欲和鲜明的艺术魅力及生活情趣,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庆阳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东部。西北与宁夏接壤,东南与陕西毗邻,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举世闻名的“黄河古象”就在这片土地上出土。这里蕴藏着大量的文化史迹和丰富的民间艺术,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交通的封闭使得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有幸得以保存和延续,因此,庆阳民间剪纸艺术中不仅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原始图腾文化,而且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民间传统的审美意识,并被广大群众掌握和直接用于生活之中。

一,剪纸的审美意识

庆阳剪纸所表现的领域有着广阔的范围,从剪纸内容来看,有流传久远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爱情故事和戏曲人物。有每个人生命表象后面隐藏的十二生肖,也有通天。通地、通神灵的抓髻娃娃,有理想中的美妙世界,也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包罗万象的内容不仅表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因此,剪纸艺术就成为她们向往美好和自娱自乐的一项最为普遍的艺术活动。在陇东民俗中,新媳妇过门第一年,都要亲手剪窗花、炕花等来装饰房间,左邻右舍的姑娘媳妇们串门观赏其手艺,大家以剪纸的优劣来评价新媳妇的拙巧。剪纸艺术的题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陇东民众独特的审美意识。

首先,庆阳农村妇女用剪纸表现自己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状态,从题材上看,多是围绕着她们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事情来展开,如喂鸡、放羊、看戏、种庄稼和骑驴赶车回娘家等等。由于受工具材料的制约,所表现的人物和景物并不复杂,多为简单的情节,但风格古拙质朴、天真烂漫、生动自然。

其次,庆阳剪纸与节日民俗和婚丧嫁娶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没有剪纸的装扮和参与,总感觉缺少应有的氛围,因此,富贵平安、福寿图(也叫鹿鹤同春)、龙凤呈祥、喜鹊闹梅、鱼儿钻莲等等这类题材的剪纸颇受人们的青睐。这类题材以隐喻和语意双关的谐音来表达某些良好的祝愿。伴随着劳动过程,她们把物质与精神生活联结在一起,如以梅花和喜鹊剪在一起来表现“喜上眉梢”,以花瓶上插牡丹花来比喻“富贵平安”、以两只比翼双飞的凤凰围绕太阳来比喻“双凤朝阳”等等。这些民间剪纸所惯于表现的题材,多数不仅是体现事物或生活现象的本身,而且通过特定形象及其形象间的组合,将人们追求幸福、健康、吉祥的抽象含义隐喻于客观现实的具体形象之中,以此蕴藉着深刻的内涵。并借用象征性的手法,把所要传达的美好祝愿和思想表现出来,藉以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希望。

再次,在庆阳剪纸作品中,数量最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种族繁衍和生殖崇拜的内容。种族繁衍在传统习俗中是一种闪着圣洁灵光的观念,也是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如《鱼戏莲》《连理生子》《鸡卧牡丹》《老鼠吃白菜》等,均是以隐喻的手法象征爱情及繁衍的生生不息。《石榴开百子》意味多子多孙,《莲生贵子》《莲花娃娃》也均表达了人们祈求多子多福,子孙富贵的美好愿望。因为这些处理手法极易被人们所接受,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和文化传播。正如康定斯基所说“形式是否出自这个内在的需要,这才是最主要的心情。”

最后,还有一类剪纸叫“抓髻娃娃”,据考证抓髻娃娃的原型就是金文的“天”字,也就是郭沫若先生所说的是轩辕黄帝的族徽,不同场合的抓髻娃娃造型各异,有的头顶双鸡或梳双髻,有的手举鸟、鸡、兔或虎。这些形态各异的抓髻娃娃,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保护之神和生育之神在人们的观念中生生不息,并体现了天地相通、万物有灵的圣神观念及生命繁衍的朴素人生观,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比如结婚时剪的叫“喜娃娃”;祈求风调雨顺、招财纳福的叫“扫天娃娃”和“抓钱娃娃”;祈求百病不生、全家平安健康的叫“燎疳娃娃”。

当然,在庆阳民间剪纸中,还有很多的剪纸样式及题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难看出,庆阳剪纸内容丰富,题材范围广泛,是庆阳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如此具有独特审美意识的剪纸艺术。

二、剪纸的造型意识和艺术风格

在剪纸艺术中,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画面所采用的构图与艺术造型方式也多种多样,既有类似于篆刻上的阴刻、阳刻之分,也犹如书法中所运用的以墨守白之别,还有非常独特的填色剪纸,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民间剪纸由于材料的限制,在剪纸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它所特有的“镂空”“连接”等条件,为了适应这一特殊的制作过程,她们必须按照形式美的要求和富于装饰性的线条,把那些烦乱无绪、缺乏条理的自然形态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并按照画面的要求使之夸张变形,大胆取舍以达到丰富内容、充实主题的目的。在《狮子》中,作者不受约束地为狮子剪上花样的纹饰,这样既符合剪纸的镂空、连接的制作要求,又起到了美化形象的作用,并把狮子高傲、威武、兽中之王的形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同时又将狮子拟人化,使它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同时还以锯齿纹来表现质感,使狮子敦厚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剪纸艺术要求所表现的物体之造型互不遮挡,各自呈现,这是剪纸艺术的一大造型特点。例如在《回娘家》中,小媳妇骑着毛驴回娘家,毛驴身上的花纹处理的和人物身上的花纹一样,这样看起来就可以把骑在驴上的这条腿看成是小毛驴的花纹,既保持了小毛驴形象的完整性又使得人物与动物的造型相互协调、统一,《娃娃骑鱼》也是同属这一类。此外,庆阳剪纸艺术有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能够把不同场合的景物都同时巧妙地连接在同一画面中,凭借着自己强烈的生活感受。大胆地进行艺术夸张,她们讲“剪花予就是那么个意思”,这种表意的表现方式形成了这种独具一格的造型艺术。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但不会产生牵强附会的感觉,反而会使我们耳目一新,生动有趣。

庆阳民间剪纸艺术的构图充满了天真、浪漫的气质,充溢着欢愉的气氛。它往往不受自然景观的约束,也不受所谓焦点透视法则的限制,而是着重“服从于视觉上的”。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然而然的心性表现。就像达利所说“用一根线去漫步”的绘画观念一样。因此,它没有固定程序和严格的限制,完全是在劳动之余用一把普通的剪刀完成的,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怎么好看就怎么剪”,“你说像啥就是啥”。吕胜中说:“民间剪纸的艺术表现,是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的。劳动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形成了艺术表现中重视主观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这一特殊的造型规律”。的确如此,如食水的张雪峰把碗剪成圆的,把碗底剪成一条平线,对此她解释为:“因为碗是在桌上乎放着的嘛,碗孔本来就是圆的嘛!”;镇原剪纸大师祁秀梅的外孙女惠富君对侧面老虎剪两只眼睛的解释是:“老虎就是长两只眼睛的嘛”这种把事物变化的瞬息状态转换为本质的表现,以及多角度、多瞬间的造型处理,正是作者对客观存在的全方位理解。这种自由自在式的构图,深刻地反映出了她们朴素而又理想化的心灵世界。

在剪纸艺术中,由于作者是随心所欲、徒手行剪,在行剪前只需在纸面上勾出所需表现物的动态,然后经过剪刀之工,那些生动传神的人物、动物、花卉,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正如她们所蜕“剪纸三分勾画,七分凭剪,不怕样丑,全凭剪工手”。在生活中并非可人的形象,但一经他们的刻画,都变得可爱、动人。那些参差、正斜不齐的线条,一经她们的手,都会变成一种美妙的组合,使人爽心悦目,感受到一种发自土壤中的质朴之美。

“宁方勿圆”宁生涩勿光滑”是剪纸艺术风格的一大要点。剪纸是靠剪来塑造形象,由于所采用的工具不同,它的作品也就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体现出特有的审美形态。用她们的语言来说“圆蛋蛋不好”,例如,在处理“白蛇传”的人物形象时,把人物身上的线条剪成了曲曲弯弯的,她们就是通过这种艺术处理来表现其拙昧和求得画面上的变化效果,这种特点也正是我们目前新剪纸中所缺少的东西,新式的剪纸绘画味过足,而刀味体现不够,缺少那种质朴、单纯、稚拙,充满活力的本色。

概括、传神是剪纸艺术风格的特点之一。剪纸艺术由于不适于表现纷繁复杂的场面,所以力求在传神、简洁上下工夫。根据自我的审美情趣和实际感受,随机应变,边剪边设,取其最富有表现力的场面进一步进行刻画。有时偶然的一剪会剪出不期而遇的意外效果,这神来之笔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多年的艺术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它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想象和审美追求。例如,在《送子当兵》中把驴剪成了三条腿,据她们所言, “驴走起路来都是三条腿着地,这样走得稳,真实。”

庆阳民间剪纸艺术风格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古拙质朴、粗犷奔放、单纯明快,大胆的夸张和自由的装饰,有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如“莲里生子…‘鸳鸯戏水”之类外轮廓大多为圆形,造型完整,浑然一体。庆阳剪纸总体上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程式,但不同地方的剪纸能手又有各自独立的剪纸样式和艺术风格,她们相互借鉴但并没有导致剪纸匠气的复制和出现,而是充分表达着她们在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并很好地把生活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自由和随心所欲的表现状态。美术理论家王瑞芸女士说:“一个艺术家不仅是用色彩线条去描摹或表现他眼中的世界,而且他得亲身去了悟人生,活出一个自由活泼的生命。到了这份上,艺术就不再只是一份手艺,一种本事,而是生命的一个状态”。看似普普通通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其实是她们生活的缩影,心灵的写照。

剪纸艺术是我国本土文化的文化符号,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那么,随着国家对民间艺术的日益重视,我们能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将民间剪纸应用在城市设施中呢?剪纸艺术的造型和形式能否通过材料的改变,转化为城市景观空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呢?能否使剪纸艺术回归到民族本原文化的深处,并为当代城市空间艺术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三、剪纸艺术元素在城市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城市建设正在日趋园林化、景观化、生态化,那么,加强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尤其对城市自身形象的重新定位和独特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兰州城市部分景观空间在设计建造过程中,成功应用民间剪纸艺术直到近代,中国人一直使用传统工具,如线锯、钢和熟铁制成的圆盘、圆轮、钻床、半圆盘和架以木制的车床来制作玉器。

在从艺的这26年时间里,笔者一直把玉石作为表达思想、铭记生活的精神寄托;把通灵的材质、绝妙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深远的意境……凝聚在雕刀下,打开了莆田玉雕的一扇门,使莆田玉雕成为一个富有象征性的名词。新环境下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都起到重要作用。那么,如何使民间艺术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的评判体系。但将民间艺术的元素应用于城市景观的造型体系中,无疑是对城市景观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且有助于开启我们对于民间艺术在未来城市环境中应用的深度思考。

上一篇:发展创新继往开亲 下一篇:精雕细刻的艺术,质朴含蓄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