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7 01:21:49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后勤员工文化素质不高、部门之间信息无法共享、信息化缺乏统一标准、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统一行业标准、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加大资金投入等,来保障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校后勤管理 信息化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ZHONG Yongquan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Abstract In today's era ,which i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although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logistics information cannot be shared between staff department of culture quality is not high Informatization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unified standard money is not enough, need to further speed up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of unified industry standards set up a full training system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to ensur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进入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感受扑面而来的数字革命气息:以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技术高度融合的形式出现的“3D打印”技术,其最新研究成果屡见报端,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感官,大有“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大门”的趋势。以射频识别(RFID)、智能感知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云存储、云安全等“云”技术,正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也必须与时代接轨,进行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它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完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职责和使命的重要保障。

1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整体状况

后勤信息化是指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通讯、无线终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构建一个数字化虚拟平台,实现对后勤服务相关信息的采集、汇总、整合和开发,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资源共享化、流程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近年来,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无论从中央还是具体到高校都把该工作放在了较重要的位置。2011年6月,为了推进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委员会成立,对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内容、要求、规划等作了详细部署,拉开了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息化建设的大幕。

在201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①在被调查的29 所高校中,所有高校全部启动了后勤信息化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的高校后勤业务应用系统达到132个,平均每校4.6个,在此次被调查的高校中。在现有信息系统基础上,24 所高校(占调查对象的82.6%)未来三年内有明确的新建或更新后勤信息系统的计划。研究者所在的高校后勤系统也已经建立了宿舍门禁系统、宿舍热水监视系统、宿舍用电网上查询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后勤信息化系统及平台。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及便捷性,全面开展了后勤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水平和硬件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准。且信息化的业务较多,涉及面比较广,具有较强的新建和更新需求。

2 目前国内高校后勤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工作发展迅速,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后勤员工知识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年龄偏大。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中、素质过硬的高校后勤队伍来实施。②而在我国的后勤管理队伍中,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是普遍现象,该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一项调查研究表明:③后勤员工学历所占比例显示,后勤员工中初中占73% ,高中占18%,大专占3%,本科占5%,而研究生仅占占1%,大专以下文凭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 91%,有愿望继续学习的仅占38%。针对三所高校后勤正式工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④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35.59%,40岁以上的占64.41%,从该调查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大学这个以青年人为主的高文化素质群体聚集的场所,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严重偏低、年龄偏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人力资源环境状况,必然制约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第二,现行管理体制下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共享。在当今高校信息化开展的进程中,大多数部门都比较重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满足本单位本部门基本工作需求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但是各个部门在建立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之初并未考虑其他部门的需求,从而忽略了各单位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横向信息共享的能力,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运行机制大多是以条块化模式运行的,最终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违背了信息时代信息共享这一重要理念,造成各系统间整合困难。例如现在很多高校后勤部门都有自己的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了门禁刷卡与智能安全视频技术,晚上系统会自动统计谁还没有归宿,谁超过12小时在宿舍没有出过门等等,这些信息对学生处或者团委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来说很重要,也需要经常使用,但是后勤的学生公寓管理系统与学生处的学生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却不能有效对接。导致不同的系统之间缺乏兼容性,无法达到信息共享。

第三,现阶段的后勤管理信息化无统一规划,缺乏行业标准。我国高校的后勤信息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一步到位”的模式,即在前期大量调研、咨询和规划的基础之上,一步到位建成“数字化”信息平台,此方法风险较高,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这种模式国内较少;另一种模式就是分步实施的“先局部后整体模式”,这在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过程中是主流。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的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就是很多高校事先缺乏统一规划,存在盲目建设后勤信息化的情况,造成信息化建设工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的混乱局面。

由于目前对高校后勤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委员会的成立也才是这两年的事情,很多东西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这都为制定高校后勤信息技术规范、统一技术标准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第四,影响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中西部的高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信息化的速度与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相对充裕,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程度相对也高,信息化投入也相对较多。除此之外,同一高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那些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核心使命密切相关的部门甚至有钱没处花,而经过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产业集团却迫于经济的压力很多项目上不了。很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产业集团想通过提高后勤服务价格的渠道来增加信息化设备投入,却又面临来自学校、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方压力。

3 加速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在后勤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涉及到高校运营体制方面的原因,短时期难以解决,而有些问题,我们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第一,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后勤职工中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等突出问题,他们给高校的后勤部门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严重地阻碍了后勤信息化进程。有人据此形象地比喻为“背着沉重的包袱,带着老弱病残的队伍,拿着原始的武器,参加最激烈的战斗”。因此,建立和完善后勤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是后勤部门面临的当务之急。采取“内退”、“分流”、“赎买”的方式解决后勤学历低、年龄大的工作人员的归属问题,同时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也应改变以前那种安排关系户以及通过熟人介绍员工的方式。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聘用年纪轻、学历高、学习能力强、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轻、高、专人才,以解决补当前后勤部门人员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以及学习能力偏差的问题,这种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用人制度,可以保证招到大量优秀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人员,为高校后勤实体(集团)的长远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二,开展后勤信息化标准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规范和行业标准。对于高校后勤系统来说,信息标准化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了信息化的统一规范和行业标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才能有效避免因规划不统一、数据或系统接口不一致导致的信息孤岛问题;其规范应满足以下要求:⑤适应于科学的管理运行模式;数据设计符合信息标准及应用规范;功能相对齐全、满足需要;具有通用、扩展、易操作等特征;提供应用访问接口以及与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符合一定的应用管理规范,能够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文档规范齐全。

第三,建立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后勤员工全员培训制度。后勤人事制度改革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勤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和陷入困局的情况下,可以把提升现有员工的素质作为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工作重点。这一点恰恰也是高校的优势,后勤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的先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岗位上的职工进行针对岗位特点的岗前和在岗的全员培训,信息化培训应当成为高龄员工在岗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全员培训制要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规范、技术、质量要求。

4 结束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虽然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仍需要后勤部门不断加大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满足不同部门和群体的需求。高校后勤信息化的本质是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度发展和必然结果,它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⑥需要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后勤部门与其他部门、单位的通力合作以及行业协会的积极指导,只有这样,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早日实现。

注释

① 蒋宏潮,鲍伟.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3:27-29.

② 李乔飞,刘述进.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M].中国电力教育,2009:229.

③ 陈婷婷.当前我国高校后勤员工综合素质研究[D].中北大学,2012.

④ 李珂.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⑤ 王海涛.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J].高校后勤研究.2011(2):91-93.

⑥ 王海亮,王福明.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设现状与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09.24(2):117-119.

上一篇: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分... 下一篇:基于云存储技术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