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妙笔生花”作文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09-17 11:38:34

如何让学生“妙笔生花”作文教学之我见

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前一句就是指知识信息的积累,而后一句则指灵感的迸发。没有知识信息,就不能有人的意识和思维,更不可能产生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灵感,必须要让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和思考,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随时捕捉灵感的火花,从而让学生的作文大放异彩。而事实上,在开放性的命题作文面前,多数学生的苦恼不是“怎么写”,而是“没啥写”。那么这时候,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打开思路,突破困境。写作心理学认为动笔之前是写作过程中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段,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之前的思考,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哪来实践中的创新?而创新就要跳出教师圈定的框框和模式,还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和思维空间,思维空间越广阔越自由,创新意识也就越活泼。

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要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到学生的心理研究上,要在调动写作主题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个体的发表欲上下功夫。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成立文学社、办班报、编手抄报、投稿等等。这种符合个人心理需要进行的“自动作文”训练,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个性和才能,是与当前中考命题作文立意的方向完全一致的。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很好的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那么作文同样如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一来可以改变传统的讲评方式,吸引学生;二来可大大节省时间。如要讲评一篇作文,只是教师去读一读,没有感性的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可是用制作作文课件,既直观、感性,又迅速、快捷。

俗话说:“千人千面。”每个学生的性格个性及思维都不同,那么在写作过程中所反映的问题也不同。而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的修改和评价,也是对学生信息反馈。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得到老师的首肯或能够得到正确的评价,如果这时候教师采取的是一言堂或泛泛而谈,势必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与学生面对面地讨论、磋商,并在恰当的时候指出不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多一些人性化指导,学生的创作热情会被激发,就会迸发更多的灵感和创造性火花。也许这会增加教师的批改负担,但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每个学生都能“妙笔生花”!

上一篇:让美文创作深入学生的心田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中的“榜样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