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7 11:29:07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摘 要] 作者根据自己在临沧市多年的栽培经验,编制了大棚西瓜栽培技术,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临沧市 大棚西瓜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84-02

1 育苗

1.1 西瓜品种及砧木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易坐果、外观和内在品质好均优的良种。采用全覆盖栽培和半覆盖栽培时应选用耐低温、耐弱光、耐湿的品种。连作地需要选用当地黑籽南瓜作砧木M行嫁接栽培。

1.2 种子处理

将西瓜种子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盆(或专用容器)中,注入57℃温水(水位高出种子上部5-7厘米)搅拌10-15分钟,水温降至4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4-6小时,洗净种子表面粘液,晾至种子表面不打滑时即可进行催芽,部分种壳比较硬的有籽西瓜种子需进行破壳。做砧木用黑籽南瓜种用常温浸泡4-6小时。

1.3 催芽

将处理好的有籽西瓜种用湿布包括好在28-30℃(无籽西瓜33-35℃)环境下催芽。当胚根(芽)长0.5M时播种。做砧木用黑籽南瓜在25-28℃环境下催芽,胚根长0.5cm时播种。在具体操作中,有条件的可在专门的设备如恒温箱催芽,无条件的可用纸盒中加照白炽灯并放置温度计的简易方法进行催芽。

1.4 苗床构建

1.4.1 苗床选择。苗床选择在距种植地较近的大棚内或露地上进行。地块要在求背风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地膜覆盖栽培时用冷床育苗,全覆盖和半覆盖或是在大棚内栽培时用温床育苗。温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苗床最好选在大棚内,便于控制育苗温度。

1.4.2 苗床营养土配制。营养土一般地用田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忌用菜地土和种过瓜类作物的土壤作营养土。使用比例根据使用的营养土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田土和充分腐熟的厩肥的比例为3:2、田土和堆肥的2:1,若用腐熟的鸡粪或人粪干,则可按5:1的比例混合。

1.4.3 护根措施。为了保护西瓜幼苗的根系,须将营养土装入育苗用的塑料钵、塑料筒或纸筒等容器内。塑料钵要求规格为:钵高8-10cm,上口径8-10M;塑料筒或纸筒要求高度10-12cm,直径8-10cm为宜。

1.5 播种

1.5.1 播种时间。一般10cm深的土壤温度达稳定通过10℃时可进行育苗,日平均气温达18℃时即可进行时即可进行大棚直播或定植。

1.5.2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可用直播,连年种植西瓜地区最好采用嫁接。直播在晴天上午进行,播前浇足水。在营养钵(筒)中间扎1M深的小孔,将种子胚根向下放在小孔内,随后盖1.0-1.5cm。播种后立即搭架盖膜,夜间温度太低时可加盖草席。用顶插接和劈接的砧木播在苗床的营养钵(筒)中,接穗播在播种箱里。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时可用顶插接、劈接或靠接。

1.6 苗床管理

1.6.1 温度。出苗前苗床要求温度保持在30-35℃,出苗至第一片真叶出现展开前30-35℃。第一片真叶展开后25-30℃,定植前一周20-25℃。嫁接苗嫁接后的前2天白天25-28℃,进行遮光,不通风;嫁接后3-6天,白天22-28℃,夜间18-20℃;以后按一般苗床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1.6.2 湿度。苗床湿度以控为主,在底水浇足的基础上尽可能少浇或不浇,定植前5-6天停止浇水。嫁接苗在嫁接后2-3天苗床密闭,使床内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嫁接后3-4天逐渐降低湿度,并在清晨和傍晚适度通风排湿,并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嫁接10天后按一般苗床管理。

1.6.3 光照。幼苗出土后,尽可能增加苗床光照时间。嫁接苗在嫁接后的前2天苗床应进行遮光,第3天在清晨和傍晚各接受散射光30分钟左右,第4天增加到1小时,以后光照逐渐增加,1周后只在中午前后遮光,10天后按一般苗床管理方法进行。

1.6.4 其它管理。无籽西瓜由于种子相对较轻,极易发生种皮带土出苗,要及时摘除夹在子叶上的种皮。嫁接苗应及时摘除砧木上的不定芽。用靠接法嫁接的苗在嫁接后10-13天从,从接口往下0.5-1.0cm处将接穗剪断并清除。嫁接后10天左右,嫁接苗成活后及时去掉嫁接夹和其它捆绑物。

1.6.5 苗龄。临沧中海拔地区冬春育苗一般30天左右即可定植达到3片真叶、苗高10M以上、茎粗0.5M以上的定植标准,夏秋育苗和低热河谷地区20天左右即可定植。

2 整地施基肥

2.1 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的沙质壤土建大棚西瓜地。忌连作地和前茬为花生、豆类、蔬菜的大棚地块。进行非嫁接西瓜栽培时,旱地需轮作5-6年,水田需轮作3-4年。播种前深翻土地,施基肥耙细后作畦,根据大棚长宽和定植密度合理开挖定植沟。

2.2 施基肥

根据西瓜需肥规律进行平衡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限制使用含氯化肥。在中等肥力土壤,结合整地,每亩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4000-5000kg,氮肥(N)6kg,磷肥(P2O5)3kg,钾肥(K2O)7.3kg,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有机肥一半撒施,一半施入种植沟,化肥全部施入种植沟,肥料深翻入土,并与土壤混匀。

3 定植

当能确保棚内10cm深土壤温度达15℃以上,日平均气温18℃以上,凌晨最低气温不低于5℃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搭架栽培每亩1500―1800株,中晚熟品种搭架栽培每亩1000―1500株。定植方式单行条植或双行条植。株行距根据地块情况而定。定植后浇足水,并在定植沟上盖一层干细薄土保湿。定植时西瓜苗比较大的可定植和盖膜同时进行。

4 田间管理

4.1 缓苗期管理

防治病虫危害,及时查苗补缺。定植时西瓜苗较小的,定植后7―15天覆盖地膜,在西瓜苗的位置开个孔,让西瓜苗伸出膜外,周围用细土覆盖。白天棚内气温要求控制在30℃左右,夜间15℃左右,最低不低于5℃。在湿度管理上,一般底墒充足,定植水足量时,在缓苗期间不需要浇水。4.2 伸蔓期管理

4.2.1 温度。白天棚内温度25~28℃,夜间13℃以上,20℃以下。

4.2.2 水肥。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水要浇足,以后如土壤墒情良好时开花坐果前不再浇水,如确实干旱,可在瓜蔓长30~40cm时再浇一次水水。为促进西瓜营养面积迅速形成,在伸蔓初期结合浇缓苗水每追施速效氮肥(N)5kg,施肥时在瓜沟一侧离瓜根10cm远处开沟或挖穴施入。

4.2.3 搭架整枝压蔓。为增加西瓜产量,一般采用三蔓整枝,瓜蔓长30~40cm时搭人字架绑蔓上架,一蔓爬地,二蔓上架。上架蔓要及时及时抹除所有瓜杈,爬地蔓任其生长。爬地一蔓在蔓长40cm~50cm时进行压蔓,以后每间隔4~6节再压一次,压蔓时要使各条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

4.3 开花坐果期管理

4.3.1 温度。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超过35℃或低于15℃,坐果不良。

4.3.2 水肥。不追肥,严格控制水分。在土壤墒情较差时可视情况浇小水

4.3.3 人工授粉。开花后于每天早晨8―10点进行人工授粉,一般选第二、三朵雌花进行授粉,坐果后2个果中选留其中长势最好的1个。授粉时用雄花花粉均匀涂抹在雌花柱头上即可。无籽西瓜的雌花用有籽西瓜(授粉品种)的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4.3.4 其它管理。待幼果生长至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进行选留果,一般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上架蔓每蔓留一个果,坐果后在坐果节位后留10―15叶摘心。并及时抹除所有瓜杈。

4.4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4.4.1 温度。温度白天35℃以下,夜间18℃以上,温高时适时放风降温,温度低时扣棚增温。

4.4.2 水肥。幼果长到鸡蛋大小并开始褪毛时浇第1次水,以后当早晨土壤土表潮湿、中午发干时再浇1次水,如此连续浇2-3次水,每次浇水一定要浇足,果实定个(停止生长)后停止浇水。结合第1次浇水追施膨瓜肥(肥料以速效肥为主)。每亩使用量为磷肥(P5O2)2.7kg,钾肥(K2O)5kg,随浇水冲施,尽量避免伤及西瓜的茎叶。

4.5 吊瓜

瓜长定后要及时用尼龙网袋或塑料绳吊瓜,以免受风或人为影响落果,造成不必要的产量损失。

4.6 采收

中晚熟品种在当地销售时,应在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收,早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外销时可适当提前采收。一天中以10时至14时采收最佳。采收时用剪刀从基部留一小段绿色果柄剪断,以保持果实的商品性。

4.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闰和潜叶蝇、瓜蚜、红蜘蛛。

4.7.1 农业防治。苗期尽量少浇水,通过加强增温保温措施保持苗床较低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可预防猝倒病和炭疽病。重茬种植采用嫁接栽培或选用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或在酸性土壤中施入石灰,将PH值调到6.5以上,可有效防止或抑制枯萎病的发生。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虫卵,减少瓜蚜虫口基数,减轻瓜蚜危害。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排除并销毁田间重病株,防止蚜虫传毒和农事操作传毒,可用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对病毒病的抗性。

4.7.2 物理防治。苗床糖醋诱杀:用糖、醋、酒、水、90%敌百虫按3:3:1:10:0.6比例配制成药液,放置在苗床附近诱杀种蝇成虫,并可根据诱杀量及雌、雄虫比例预测成虫发生期。大棚使用银灰色塑料薄膜覆盖,并在棚内加盖银灰色地膜避蚜,也可使用黄板诱杀蚜虫。

4.7.3 生物防治。冬春西瓜栽培可与麦田邻作,使麦田上的七星瓢虫等天敌迁入瓜田捕食蚜虫,降低瓜蚜虫口密度。

4.7.4 药剂防治。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均未能控制病虫害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除,禁止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在西瓜上限制使用的农药。推荐多种农药混用,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一般同一种病虫害防治同一生产周期农药使用次数不应超过3次,并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制度,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和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

上一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多层次决策研究 下一篇:深井硫化氢微量溢流监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