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导向的通识课程中融入生活科技的实作经验

时间:2022-09-17 11:18:08

在文化导向的通识课程中融入生活科技的实作经验

0前言

二十一世纪经济进程走到第四波—以“文化”当作一种新的资本也是技术来带动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遂成了一个新的专有名词,也成为近几年台湾文化界相当关注的议题之一。面对全球竞争以及亚洲各国文创产业的崛起,台湾在2002年也宣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当局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决心,因应这个趋势发展,大学校院整合相关系所成立文创学院者有之,新设或改名文创学系者有之,跨院系成立文创学程者亦有之,与民间艺文团体产业机构合作者,亦所在多有。大学校院的文创课程规划与跨领域学程的创设,变成继通识教育改革之后的新一波风潮。

笔者教授“海洋文明与台湾”通识课程多年,课程纲要规划以海洋、两岸、台湾、文化为要项,虽曾在不同学期安排古迹参访户外教学课目,但在正课中规划实习实作课目,则未曾尝试。2011学年度第1学期,笔者提出“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教学计画,获教育部门补助,规划实习实作课目是本计画的基本要求。一学期的学习与实习,同学们除重温学习五到的心法,更印象深刻的经历一次知性、文化、美学与生活科技的跨领域盛宴,可谓收获丰盛。以教学者而言,这次因应文创产业潮流与本校办学目标将通识领域之文化相关课程作跨领域的内容规划并结合实习的成功经验,将可做为规划未来通识课程的参考。

1通识课程跨领域设计的思考

1.1 文化科技与美学的会通

科技产品可以人性化,更可以美化人生。苹果联合创始人贾伯斯(Steve Jobs)过世,相关评论专文专书连篇累牘,在推崇赞叹之外,我们应该看到科技创新结合文化与美学才是苹果产品大受欢迎的关键。 2011年10月7日《新京报》的社论《贾伯斯,英雄的神话是如何诞生的》提到:贾伯斯是一部宏大的“成功学”的化身,其内核就是永无止境的创新。与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的 “发明”相较,贾伯斯的创新做到了把别人“丑陋”的发明,在美学观感与简约优雅中不断集成和升华,浓缩成引领人们生活的前沿产品。越是容许文化多元存在的地方,这样的跨文化创新越有可能。这也说明了异文化的涉猎与跨领域学习与文创产业的关係。跨领域课程的设计正夯,通识课程的可扩张与可延伸特性,正是文创产业的训练基础。通识教育贵在“通”,天人物我的会通,科学美学的融通,精神物质的贯通。文化科学与美学的跨领域实习与实作,最能契合现代通识教育的趋势。

1.2 就业市场的考验

大学教育的理想,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明灯,不能轻言放弃,以学生而言,未来数十几年的漫漫人生路,若要将精神生活层次提升,仍须以物质条件作基础,就业问题必须面对;就各大学而言,该校的就业率与校友表现,成为该校竞争力的最佳指标,虽然,朱敬一在《教育松绑的理论与实际》文中虽曾建议当局应修正“为了经济发展而办教育”的观念,但已设立的大学仍难摆脱注册率与就业率之间的因果关连。更有甚者,教育部门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同时满足企业界人才需求,在2010学年度推出“学士后第二专长学士学位班”,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设计为期一年的课程,供谋职不易的科系毕业生申请就读,学成后授予大学学位。 此议案曾引起不少讨论,事实上,培养第二专长或跨领域学习已是社会共识,及早因应的方式正如张一蕃先前所指出:“高学历高失业率是一个社会问题;产业人力供需失衡是一个经济问题。许多人把它们都归责于大学,而想要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教育部门和青辅会都要求大学要更重视学生的就业力养成,甚至建议要针对就业能力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面对这种冲击,将通识文化相关课程中结合实习,是值得费心经营的方向。

2在文化导向的通识课程中融入生活科技的实作尝试

2.1 缘起

笔者于2010年1月以“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为题,在课程的各教学单元中,把台湾历史发展脉络中与海洋元素的关连性,透过课程活动的设计与讨论,将教学之认知、技术、情意三层次融入学生的学习历程中,获教育部门通识课程计画A类补助。2010年2月以“海洋文明与台湾——产业发展史”课程为基础,以台湾的产业发展史为核心,认识与思考台湾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获大叶大学补助。2010年1月以“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为主题,获教育部门智慧生活计画补助。本课程在规划学习流程上,从认识台湾的历史开始,逐渐聚焦于多元文化与传统产业,最后以“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为中心议题,在科技产品普遍化的现代,将客家文化意象的概念与科技产业结合,落实生活美学的理想,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生命,更可提高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本次有别于以往的是在课程中规划实习单元,让同学们就自己所学领域及早找出就业方向,同时也契合本校办学目标:“念大叶、好就业”。

2.2 客家文创产业的成功启示

郝明义解读“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而“文化”正是根本,郝明义进一步提出这样的看法:“ 从一个有机体来看待‘文化创意产业’,不论是‘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产业’还是‘从文化中寻找创意的产业’,其中‘文化’都是重点。”

由政府部门推动十年的以桐花意象为主题的“客家桐花祭”,由苗栗作为起始点,带动客家意象的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其连带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这个原属于客家族群的地方性活动经由产官学与在地社团的合作,加上的成功行销策略,已经成为台湾知名节庆活动。融入客家文化内涵加上美学设计的各种产品大卖,这给我们一个新的灵感,旧的产业或新的产品,透过文化与创意的包装,可以创造庞大的商机,其中最根本的因素为文化。产品必须让消费者有所感动,让产品有故事性,若缺少文化内涵,则难以尽其功。

笔者有见于通识课程必须朝实用方向靠拢并与政府部门推动文化产业的成功例子,于2011学年度第1学期将通识核心课程“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融入文化、科技与美学内涵,并在课目中加入实习实作的单元设计,让同学将电子零组件透过教学组合成科技产品LED行动阅读灯与简报指示笔,再赋予客家桐花意象图案,并加以设计包装,亲自体验科技产品注入文化与美学内涵后呈现的附加价值。

3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的实作经验

3.1 课程规划理念

做为地球村的一员,国际观是现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海洋台湾如何与世界同其脉动,又如何与世界接轨,是当今无可规避的课题。以台湾历史发展为课程基础,与海洋的依存关係为单元主题,以“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为核心,将文化艺术与科技产业结合为策略,思索台湾的优势与劣势,立足台湾,放眼世界。本课程透过产业史的链结,把产业史、生活史、美学史融为一体,藉由文创产业的课程模式,建构学生文化意识与历史意识,是值得从事教育者期待的教育成果。

3.2 课程预期达到目标

(1)对于海洋台湾历史的正确认知、了解与尊重多元文化、文化创意与艺术融入科技产品的实作经验。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台湾的过去、现在与思索未来,认清自己的兴趣与强项,及早规划职场生涯。

(3)我们常听到台湾的创意是未来的竞争优势,创意非凭空而来,有赖于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结合、艺术融入科技,是维持台湾产业竞争力优势的不二法门。因此,在“海洋文明与台湾历史”课程中,从认识台湾的历史开始,逐渐聚焦于多元文化与传统产业,最后以“客家文化意象导向生活科技”为中心议题,在科技产品普遍化的现代,将客家文化意象的概念与科技产业结合,落实生活美学的理想,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生命,更可提高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

3.3 实习教学

(1)发想:苗栗是“桐花祭”的节庆起始点,学生透过校外实习教学,漫步山城,深入客庄,体验客家风情、品尝客家美食之外,期能激发灵感将其他的客家文化意象的概念与科技产业结合,落实生活美学的理想,将传统产业赋予新生命,更可提高科技产品的附加价

(2)实施方式:将学生分成12组,每组负责1个LED行动阅读灯的完整制程的实习。

课前:学生收集阅读资料、准备材料、创意想像;

课中:动手做,实习过程中融入科技之构思、计画、施作;

课后:缴交实习教学的心得纪录;

期末:举办成果展并就文创产品与科技结合的主题进行讨论。

(3)本课程运用科技材料有电路板、LED灯泡、雷射极体、导线材、中国结,学生不仅学得基本电学知识,又融入艺术与设计概念,让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创意深植学生脑海,并回向各院系。

3.4 学生期末感想心得举例

—造形艺术学系 三年级 学号:F9843255 王

……通识课程内容丰富、扎实,而且非常的有趣!在这里不仅复习了台湾的历史,还有台湾的文化以及经贸关系……等等,……此通识课的内容客家文化发展以及客家文化结合生活科技的比重占满多的,使我了解更多客家文化的面貌。苗栗的实习之旅也让我满载而归。不仅学了很多知识,也学了很多教课书学不到的事情,像是如何发挥创意、自我表达的能力、实作……等等。苗栗的实习之旅所做的商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商品,结合了客家文化、生活科技和美观。……。从研发商品、商品所附加的实用功能、设计吸引人的商品及包装的美化……等,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创意是不容小覷的,印像深刻的是陈老板教导我们要平行思考,思考的方向与一般人的思考思维不一样,就算别人觉得是错误的、不可行的,也要坚持下去做到完美,不然哪来的艾迪生呢? ……很合不得结束这堂有意义的通识课……希望大家有缘再相聚!

3.5 检讨

本课程原属校定选修之通识核心课程,过去主要讲授范围为台湾历史文化的演进历程与未来展望,对于传统产业的演变与科技产业的发展,虽有着墨,但同学们无法真实体验,更不要说动手做。在本课程中尝试规划了实习的课目,乍看之下,有些格格不入;如何与科技结合,容易引人质疑。但任一科技产品若从材料开始做起,专业科系以四年时间亦未必能自制成品,何况本课程选修同学分佈在各院系各年级,因此本课程一开始即以启发思想、激发创意为目标。课程结束后,选课同学回到各院系,就成了传播“通识课程可以与实习结合”观念的种子。

4结论

随着大学的教育目标应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论调被不断的强调,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亦是各校办学口碑的重要依据,因此,顺应当红产业潮流调整课程架构与内容,进行跨领域整合或与企业结盟建立产学合作或实习机制,成为各大学的重要政策方针,通识课程的可扩张与可延伸特性,正是文创产业的训练基础,公私立大学校院的课程规划与跨领域学程的创设,变成继通识教育改革之后的新一波风潮。

“桐花祭”节庆活动,融入客家文化内涵加上美学设计的各种产品大卖,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旧的产业或新的产品,透过文化与创意的包装,可以创造庞大的商机,其中最根本的因素为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央社报导. 贾伯斯旁听字体美学影响深远2011.10.07.

[2] 中时社论. 谁还在乎文化创意产业,2009.02.01,中国时报.

[3] 仇佩芬. 提升就业力 大学办第二专长班,2010.05.25,中国时报.

[4] 朱建民. 大学普及下的通识教育,2006《通识在线》第四期,页6-7.

[5] 林谷芳. 文创不是浅碟--从文化符号的排名谈起,2011.02.27,中国时报.

[6] 郝明义. 希望拼图:不要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元素,2009.01.30,中国时报.

[7] 郝明义. “文化”带动“第四波经济”,2009.02.13,中国时报.

[8] 夏学理主编.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五南,2009.10初版四刷.

[9] 孙瑞穗. 文化的魔幻写实作用,2009.03.07,中国时报.

[10] 张一蕃. 教育不是训练─通识是专业的先决条件,2006《通识在线》第三期,页5-6.

[11] 张一蕃. 职场竞争力必须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2007《通识在线》第十二期,页5-6.

[12] 庄锦华. 桐花蓝海:一朵桐花创造百亿财富的传奇,二鱼文化,2011.01.25.

[13] 庄锦华. 客家桐花祭 谱文创惊叹号2011.04.25,工商时报.

[14] 通识在线杂志社. 当前通识教育的重要挑战,《通识在线》第三十八期(2012年1月号)

[15] 华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 译者:廖月娟、姜雪影、谢凯蒂,《贾伯斯传(Steve Jobs)》,天下文化,2011年10月24日.

[16] 杨永斌. 完整的工程教育应以人文关怀为其核心价值,2008《通识在线》第十八期,页7-8.

[17] 叶柏毅. “求知若飢,虚心若愚”:贾伯斯灿烂的一生2011.10.07,中广新闻.

[18] 经济日报社论. 文创产业是什么玩意儿,2009.10.23 经济日报.

[19] 潘震泽.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2010.12.01,中国时报.

[20] 萧紫菡. 文创推手-产学合作 迸出文创新契机,2009.09.07,工商时报.

[21] 严长寿. 教育应该不一样,2011.04.28,天下文化.

作者简介:

曾贤熙,台湾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大叶大学造形艺术学系、通识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上一篇:非理工大学生之天文知识初探 下一篇:打造高素质的科普教学团队之策略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