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10:51:37

对于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思考

摘要:检察机关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推出后,在侦查实践中显示出了独特价值,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此内容写了进去,使其从制度层面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同时将适用范围扩展到一般刑事案件中。但此制度只是较为成熟,仍存在一些瑕疵,要想充分发挥其魅力,仍需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摸索。

关键词:同步录音录像;刑诉法;改进;司考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1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查机关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时推出了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这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的体现,为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实践中这一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仍处于刚起步阶段,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开展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重大意义

首先,录音录像有利于规范侦查人员的讯问手段。录音录像能客观、真实的记录讯问的全过程,能有效监督办案人员的讯问活动,促进侦查人员转变执法观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侦查人员办案水平。

其次,录音录像有利于固定证据,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或诬陷办案人员,提高成案率。贿赂案件证据单一,定案证据主要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行贿人的证言,很难收集到其他形式的证据予以佐证,获取贿赂案件证据一直是办案的难点,翻供现象时有发生。而有了对讯问过程的录音录像,讯问的过程得以完整重现,大大抑制了被告人的任意翻供。

最后,录音录像有利于侦查人员准确把握办案时机。在办案审讯过程中实施录音录像,利用监控技术,领导可以异地观察讯问现场,及时指导讯问,使讯问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办案时机、方式、方向和目标,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找准突破口,通过形成层层压力,有效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促使其交待问题。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问题

第一,讯问人员工作强度大,录制人员配置紧张。由于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特殊性,讯问一般要在传唤犯罪嫌疑人初期快速、密集的进行,即“突审”,而由于录音录像这种新取证形式的应用,又对讯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录音录像规定》要求录制由讯问人员以外的检察技术人员负责,这就要求对立案案件必须给办案组配置一个专门的录像人员,跟组办案。而基层检察院能够承揽这种技术性、程序性要求非常严格的录制工作的人员较少,如果案件上的多,同时讯问的犯罪嫌疑人多,讯问的时间和任务都相当紧张,势必会影响办案进度和效果,造成办案组之间相互等待、牵制。

第二,出庭质证效果与预期效果不相适应。在庭审实践中,还有个别审判人员没有认识到录音录像的重要性,不认同其证据性质,没有摆脱“当庭口供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将被告人供述作为首要证据。在一些案件中没有将录音录像纳入到庭审示证范围,这不利于录音录像作用的发挥。

第三,录制及讯问过程还不够规范,适应工作需要。在讯问过程中办案人员对录音录像还不够适应,对录音录像认识还不够,在录音录像过程中不能按照规定进行讯问,有随意起动的现象和在讯问过程中用语不规范的情况发生。

第四,录音录像这一取证形式的介入,犯罪嫌疑人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变化形态。一种反应是面对录音录像恐慌心理加强,抵抗和侥幸心理减弱,认罪、供罪的情况较没有录音录像前有较大改观。另一种反应是畏罪、戒备心理加强,害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录音录像中坦露无遗,导致罪行败露。尤其是一些污点证人和有检发欲望的犯罪嫌疑人,害怕录音录像后会受到他人的报复,所以录音录像过程中思想斗争比较激烈,对录音录像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害怕自己的检举被他人知晓,所以讯问中沉默寡言,不交代自己的罪行,只是进行无罪辩解。

第五,实际操作尚未适应理论需要。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个别办案人员由于认识不到位,只是将录音录像作为一种工具,使用中存在随意化现象。如“先审后录,不破不录”,等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被突破后再进行录音录像;只固定有罪证据,对于无罪供述则不进行录音录像;三是单次讯问只对部分讯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以代替该次讯问全过程。

(二)相关对策

第一,加强对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让办案人员认识到录音录像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录音录像规范进行操作。加大对侦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侦查人员的适应能力,提高讯问能力,使讯问符合录音录像规范标准。同时要加大对侦查人员的录音录像技术培训力度,使侦查人员掌握录音录像技术要求,用新的办案方式和手段适应新的办案环境。

第二,完善功效保障机制,保证录音录像工作严格依法规范进行。询问中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应把握好四条原则:一是全程同步的原则。必须坚持同步、全程录音录像,不能随意取舍。二是程序规范的原则。办案干警和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切实防止程序违法和程序疏漏。三是客观真实原则。任何人不得对同步录音录像资料擅自进行剪辑或技术处理。四是严格保密原则,必须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严防录音录像资料泄漏、流失。明确对在查处职务犯罪活动中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要作为违反办案纪委行为,与违法办案行为一并予以严肃处理。

第三,抓好案件的初查工作。高检院录音录像规定要求立案后讯问应全程录音录像,这一规定有利于固定关键证据,有利于防止翻供和诬告办案干警,有利于通过再现审讯过程,从中研究寻找新的案件突破口,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战安全加强对干警的培训。另一方面,录音录像要求侦查人员更加注重讯问技巧,提高证据意识,推动办案方式从“有供到证”向“由证到供”的转变,从而突显了初查工作在侦查阶段的重要地位,尽量在初查阶段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证据,力求做到准确、及时固定主要证据和相关证据,形成初步的证据链条,为立案后的侦查活动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王 克(1986C),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信息技术助理工程师,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检察院工作。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思考探究 下一篇: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