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阶段小城镇交通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7 10:38:22

快速城市化阶段小城镇交通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集镇——城市转型日趋明显。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对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小城镇交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在集镇转型过程中小城镇交通的发展对策,为国内中小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 小城镇交通 广州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如火如荼的阶段。目前,国内快速城市化的小城镇正处于集镇——城市转型时期,面临着复杂的交通困境。交通问题成为了制约集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人居环境的建设。当地政府在解决问题时,改善措施往往追求短期效益,希望立竿见影,结果目标难以实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基于此,笔者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从交通供需着眼,分析小城镇的交通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交通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目前,快速城市化阶段小城镇主要有以下特征:

(1)区位优势明显,集镇位于都市圈中,一般处于大城市远郊。

小城镇在都市圈中的优越区位,为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广州市新塘镇、苏州梅李镇、深圳石岩镇等大都市圈内的小城镇均是代表。新塘,地处广州市东部,位于广州、东莞、深圳的黄金走廊上;是广佛都市圈与珠江东岸城市带的交集区域,距离城市中心地区30Km。

(2)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产值高,其中工业产值比重较大。

2006年以来,新塘经济增幅一直保持在12%以上,至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76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高达751亿元,比例高达98%,三大支柱产业(汽车及零配件、摩托及零配件产业以及牛仔休闲服饰产业)实现产值438亿元。

(3)地区人口众多,镇区人口密度达到城市水平,外来人口比例较高。

2010年,新塘常住人口约42.5万人,镇区人口密度高达2万人/Km2;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1:1,外来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新塘人口的构成充分体现了在高度工业化下城镇人口的发展特征。

(4)土地利用粗放,工业园区多点开花,城区内生活与生产用地混杂。

快速城市化阶段小城镇的土地利用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为沿路村落,村落四周为农耕用地;随着经济发展,依托公路,沿线建设商业、工厂,形成沿公路轴向集镇带;当轴向发展无以为继时,集镇开始横向发展,形成团状城镇;近年来,房地产、工业园区多点开花,城镇空间漫延式发展,呈现“大分散、中零散、小聚集”的格局。

目前,城镇建设替代了城郊农业用地等开敞空间,镇区内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重叠。供给分析

(1)道路网络结构尚未成型,交通流分布过于集中、不均衡。

小城镇道路网络结构的发展大致与土地利用演变一致。现状小城镇道路网络虽得到了极大发展,但尚未成型的特征十分明显:主干道功能重叠,同时承担国、省道与城市干道功能,新塘镇的G107国道、新新公路等均属此类;次干道规模明显不足,道路级配呈现“主+支”结构,如新塘次干道密度仅为0.5Km/Km2;支路由乡、村道转变而来,道路建设标准较低;主要道路连通性不足,断头路较多。现状路网结构致使交通流过于集中于干道上。

(2)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滞后,居民出行结构偏于个体机动。

目前,小城镇的公共交通基本为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城乡延伸,自身缺乏独立的公交系统。对于镇区,外来的公交服务覆盖范围有限,对客流的吸引力不足。居民短途的机动化出行更偏于个体机动,其中摩托车出行比例较高。晚高峰时,新塘摩托车出行比例高达31%。

(3)停车配建泊位不足,占道、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停车问题是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

段的小城镇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私人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早期集镇建成区因缺乏远期考虑,将无法满足激增的停车需求。人行道、路侧将成为公共停车的主要场所。

(4)监控与管理措施单一,交通运作效率不高。

现状小城镇在交通管理方面比较落后。道路平交节点缺乏合理的控制,信号相位与周期均有待优化,如新塘国道G107/港口大道、国道G107/荔新公路节点均为单点控制,信号周期时长均超过150秒,致使节点延误过长,服务水平低;货车运行方面缺乏监管,致使满城客货混行,新塘镇区内主要道路的货车比例均超过了20%;摩托车行驶秩序有待规范,新型混合交通存在诸多隐患。设施建设

(1)完善集镇道路网络结构,增加联通度,提高道路系统的使用效率。

路网结构的完善和联通度的提高,主要是为了均衡网络的交通流。新塘道路方面的建设主要包括:增加新塘镇区对外联系通道,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对接;完善快速环路建设,分离过境交通,对镇区内部交通形成屏障;打通断头路,分担平行干道压力,优化节点功能,提高路网联通性;根据货物运输的需求,增建道路,满足货运管理要求。(如图1、图2)。

(2)加快集镇公共交通建设,落实公交优先,提高吸引力。

集镇应因地制宜地建设自身公交系统。新塘镇的公交优先策略:抓住轨道交通建设契机,优化常规公交网络,与国铁、城际、城市轨道形成一体的交通网络,并加大常规公交的运力投入,落实公交专用道(路)网络和公交路权。同时,在规划上形成以公交为导向的高强度土地开发。

(3)加强城市静态交通建设,强调建筑配建,增建公共停车场。

对于新建项目,应严格落实停车配建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住宅类配建指标。开展公共停车场规划,形成对配建停车的补充和调节。公共停车场的布局应力求“就近、分散、方便”,尽量设在次干道或支路旁。在停车矛盾极其突出的地区,可根据路段条件设置路边停车,并加强停车监管。运营管理

(1)形成现代物流的运输体系,明确快速公路货运的通道。

根据轴幅式货运组织模式将货运通道分为干线通、支线和配送通道。明确镇区周边快速公路货运的通道和货车通行时间,如图3。

(2)构建全方位的交通信息化平台,加强实时交通监控与信息。

全方位的交通信息化是提高交通系统管理有效手段,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实时监控城市交通运作,通过交通信息公共平台等多种途径交通信息,实现交通诱导。

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小城镇应避免重蹈大城市交通拥堵的覆辙,在解决现状交通问题时,应充分结合自身特点,统筹考虑交通、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远近结合,从多方博弈的角度寻求改善途径,组合运用各项措施,扬长避短。

[1]周志华等.新塘中心城区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新塘中心城区近期交通改善建议与评价[R],广州:广州交通规划研究所,2011

[2]顾政华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交通问题及对策[J],城市交通,2004(12)

[3]黄达志等.小城镇交通管理问题不容忽视[J],小城镇建设,2003

[4]申丽霞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交通初探[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3

上一篇:浅析船体结构焊接变形及其预防措施 下一篇:浅谈重件码头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