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投标报价与成本预测

时间:2022-09-17 10:38:16

浅谈工程投标报价与成本预测

摘要:企业凭着实力和投标水平在竞争中取得施工任务,投标报价编制与最终报价的确定是投标的关键性工作,也是建设工程整个投标工作的核心。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提高工程投标的中标率和成本的预测工作,是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工程投标报价技巧,并对成本预测并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投标;报价技巧;成本预测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录

报价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报价过高与过低都是不可取的,在投标报价中, 工程成本预测的准确与否是工程投标成败的关键。

一、工程投标报价技巧

1、不平衡报价方法

(1)能够早日结账收款的项目,其报价可适当提高,后期施工的项目其单价可适当降低,在保持调整项目的总价基本平衡时,可使资金尽早回收,早日发挥其作用。如项目的开办费、场地平整及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和桩基础工程等项目的单价可适当报高。

(2)预计工程项目的数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可适当提高,这样在最终结算时可以多获利润;预计工程量可能减少或取消的项目,其单价应适当降低,工程结算时损失就会减少。因此,在投标前一定要对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与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和数量进行对比,找出不同点,特别对出入较大者,要重点关注并分析,准确的计算或估计工程项目和数量,并正确估计施工项目可能的变化趋势,为不平衡报价的正确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争取中标后获得更大的收益。

(3)对设计图纸内容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增加的项目,单价可适当报高些,而对工程内容不明确的项目,单价可适当报低些。

(4)对没有工程量只填报单价的项目,或招标人要求采用包干报价的项目,单价宜报高些;对其余项目,单价可适当报低些。

(5)暂定项目或可选择项目,对这类项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这类项目是否实施或由谁实施还不能确定。如果工程只由自己一家施工企业施工,对其中肯定要做的工程项目,其单价可高些,不一定做或估计要取消的项目单价则应低些。如果工程可能再分标或可能由其他施工企业施工时,就不宜报高价,以免造成损失。

2、突然降价法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报价是一项极为保密的工作。竞争对手往往相互刺探,打听对方报价。此时可以采用此法往往可以在报价时迷惑对手,如有意泄露一些虚假情报或信息,或表现出自己对该工程兴趣不大,等到快投标截止时,再突然降价。具体操作时可准备两套投标文件,一份高报价文件用来迷惑对手,另一份是真正用来投标的最终报价。在投标截止日前临送达时,可突然将总价降低后的最终报价再递交,令竞争对手猝不及防,以提高我们在评标时的有利地位。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工程投标允许采用调价函的形式,这时是采用突然降价法的最好时机,即在投标前按正常的情况编制投标文件,按相对较高的价格编制报价,然后再根据信息和决策做一份投标降价函,等到投标截止时间前才突然递交,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增加中标机会。

3、多方案报价法

有的招标文件规定,允许多方案进行投标。此时,如果发现工程范围不很明确、条款不清楚或很不公正或技术规范要求过于苛刻,则要在充分估计投标风险的基础上,按多方案报价法处理。也就是按原招标文件报一个价,然后再提出如果某因素按某种情况变动的条件下,报价可降低多少,由此可报出一个较低的价。这样可以降低总价,吸引业主。

二、做好工程成本预测并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成本

准确的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基础资料, 预算编制人员应熟悉设计意图及招标文件, 了解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计算方法。目前企业的投标报价是按照“控制量、竞争费、放开价”的原则, 采用“实物量投标法”以综合单价的方法由企业自主报价。因此企业应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做好工程成本预测, 通过以下几方面控制成本, 增加中标机会。

1、增加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含量, 降低工程成本

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含量对工程成本的预测分析有很大影响, 施工质量、企业的资质、人员素质都隐性地影响着投标质量。

(1)根据企业内部的需要及企业本身的特点, 做好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合理分配, 工时与人员之间的合理分配, 人、材、机的合理配置, 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的统筹合理配置、合理决策的结果可降低工程预算成本。

(2)利用技术进步来放宽价格政策。汇集可实施的新技术项目,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采用新技术措施, 增加科技含量, 节约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每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都要组织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人员, 根据工程的特点、性质及业主要求编制出一套技术含金量高、工效快、成本低、质量保证的施工方案, 这样就可以在投标要求的范围内, 从技术上有效控制成本, 增加中标率。

2、复核计算工程量, 从工程量上控制成本

工程量是计算成本的重要依据, 现时的招投标文件中大部分采用实物工程量清单, 但所列项目不一定齐全, 投标单位在投标前应进行核对。核对的内容可分: 项目是否齐全, 有无漏项或重复; 工程量是否正确, 施工方法及用料是否与图纸相符等。在校对中, 若发现工程量清单存在某些错误或漏项, 一般不要随便更改或补充, 因为这样会使建设单位在评标时失去统一性和可比性。但可以在标函中加以说明, 中标后在签订合同时加以纠正。在计算工程量过程中, 参照现行的有关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 找出最佳的施工方法。同时汇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一起来审阅设计图纸, 提出一些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和优化方案, 以达到从工程量上控制成本的目的。

3、打破传统定额人、材、机的标准消耗量

定额管理带有很大的计划经济色彩, 在工程投标中, 施工图上工程量是一定的, 预算定额也一样, 体现不出企业的优势。所以我们要弱化定额,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 从价格上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工日单价的确定

通常人工工日不分工种的技术等级, 用综合工日表示。成本预测中的工日是以定额中的工日为基准。企业投标工日单价是参考劳动市场工资指导价格制度, 脱离定额和文件规定的框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各种综合因素加权平衡后的单价。这些因素包括工程级别、工程地点、工程工期、承诺范围、工种、工员素质、工人与管理人员合理调配、企业在合理范围内所需达到的利润等, 这种加权平衡后的工日单价就比较合理地反映了企业的素质, 也是企业成本的关键所在。

(2)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

材料、设备在工程中包括主要材料设备、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 约占工程造价的65%左右,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成本。我们对主要材料的要求是“多、快、好、准”。“多”是指材料价格信息来源要广泛;“快”是指能迅速及时地把握不同材料价格;“好”是指新产品质量稳定、物美价廉、又是环保材料;“准”是指把握材料的价格准确、准时、无误。在这种要求下, 我们对主要材料的选择能够做到货比三家, 选材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按照不同工程投标报价要求选用不同品牌, 选择最低最佳的供货价格, 作为成本分析依据, 尽量减少材料报价成本与实际施工成本的偏差。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占造价比例较少, 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正在施工中所需各种材料损耗率依据, 计算辅助材料和零星材料的造价。

(3)施工机械台班费的确定

应选择合理施工机械, 提高机械工作效率, 降低机械台班数量。参考各专业的预(概)算定额计算机械台班数量, 确定机械台班费用。

结束语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里, 做好工程投标报价及工程成本预测, 研究投标报价策略,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才能提高中标率, 承接到更多的工程任务, 争取更大的效益, 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黄秀萍.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9)

[2] 李宏伟.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 经管视线 2011(05)

[3] 周建华.浅谈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J]. 经营与管理. 2009(05)

上一篇:关于市政污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探讨 下一篇:主\次梁上部钢筋叠加施工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