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抛不开的传统烙印

时间:2022-09-17 10:34:03

设计:抛不开的传统烙印

摘 要:虽然现在讲的设计时时都要挂上创新的名号,但创新并不是所谓的标新立异,越奇特、越新潮、越古怪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设计是脱离不了文化、传统给它的烙印的。创新并非意味着抛弃,反而代表着继承――用发展的我们的观点来继承古典的、美好的传统。本文就设计与传统的关系,并如何用设计来更好的宣扬传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民族性;文化传统;融合;演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44-01

每个国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它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国民性,即: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反过来又使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两者反复交错影响,经历历史积淀,就成为国民性。

一、历史传统

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鲍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重新组合客体,甚至有可能从各个方面借助组合的客体。……迪扎因似乎是通过文化来借用的,也就是通过文化加工的形式来借取。"设计师切尔马耶夫也曾说过:历史的设计是设计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传统影响着设计原则;传统影响着设计师和受众的思维方式;传统影响着设计的形式体系;传统影响着设计的评价标准。设计不论何时何地都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特别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他们时时声称要抛弃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日本的现代设计在不长时间里发展到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的日本设计师自觉地将日本的文化传统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对日本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创作一种纯粹的民族艺术而不是日本人眼中的欧洲艺术形式。①日本设计界对此评价说:"对这种机械时代,信息化社会的设计来说,……也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传统物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在人类创造、人类使用,应该给人以方便和利益的设计中,需要有效地利用日本人的传统,使其继续保持生命力。"日本的设计师用一种重要的交流因素以联系传统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比如,高田贤三(Kenzo Takada)。在一个形象转换的案例中,高田贤三在1999年的时尚收藏上推出了特殊金属版本的诺基亚8210移动电话。三宅一生,他的商标为其赢得了全球时尚品牌的地位,在为身体和环境进行剪裁的同时,他在这一过程中将传统和现代材料相结合。

二、本土的传统面貌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精神风俗和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文化心理逻辑,反映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建设等设计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的设计界也应该重视传统继承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关注于本土社会内部的文化自我演进过程。现代化的设计趋同要求我们注重“自我”设计文化的研究,在全球化的互动网络中谋求平等的话语权,“站在地球人的高度全方位地考察人类命运,提取各本土文明的良性基因,重构全球文明的新体系,开辟人类走向优化生存的新途径。”②但重视本土文明因素并不是现在一些企业所认识到的表面上的设计。这实际上缺乏正确引导而已蜕化为企业牟利的工具,通过产品与广告重新建构的流水线式的肤浅的民族特色,实际是经济利益驱动下为了赋予产品独特“身份”而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曲解和误读。强调民族特色并非滥用传统的、地域的、民族的符号;并非只停留在表象层面追求和张扬“自我”;并非以传统的脸谱、地域的标签、民族的面具混淆视听。

三、发展的传统上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传统文化主体上是注重内在的神韵,而轻视外在的形的文化。从形式上寻求、从风格中激发、从装饰上体现特色,这固然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形式、风格、装饰从来都不是无根的存在。只有你深入到了民族文化结构的深层,才能真正理解设计文化运做的机制,更科学的理解其蕴涵,并接着将其进行有效的现代化转化。

我们的设计,可以对其他的元素、风格进行吸收,但这不代表模仿、亦步亦趋和生搬硬套,而是在综合诸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是转运,而是融会彼此后对“他者”的超越和发展。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等,都对现代的设计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继承并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而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美学传统的精神注入到设计师的头脑里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

注释:

①张穗华.艺术之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49页.

②瞿墨.当代艺术设计艺术的全球文明背景[J].美术观察.2002(07).第10页.

上一篇:试论“N1的N2”的构式特点 下一篇:设计中的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