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创新

时间:2022-09-17 10:07:57

分析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和创新

【摘要】可以说,工业文明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发展,因此对于工业建筑来说,应该要提高其自身的条件,才能更好地工业生产,本文就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些现状以及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状;创新

对于现在的工业建筑中,其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状还不是很乐观,本文就从工业建筑的混凝土技术、桩基技术、以及防水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现状做出了一些创新策略。

一.业建筑施工的技术现状问题

(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现状

在一项工业建筑的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浇筑技术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就直接决定着浇筑这个环节的质量怎么样。专家调查以及在实践中已经证明,在现代的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可以说是其一种著名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这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与高低就直接与工程的成败有着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的操作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一种浇筑材料,其在质量方面还能够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的空间。此外,在施工中的队伍其素质的水平高低、以及施工的技术与工艺水平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发展,这些都已经成为关键的、牵肘的因素。但是施工相关人员没有安装规定的要求来把关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而且在施工中也没有采取一种科学的施工设备以及手段,在工序方面还很难能够去满足一些高标准的关于施工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以及制约。

(二)桩基施工的技术现状

在建筑的施工中,桩基有着很好的优点与特性,沉降小、稳定性大、以及承载能力好,等等,这些特点就能够对于软土地基的一些建筑物给予满足。桩基施工中,其类型有很多,常见的一般是包含两种,一种是灌注桩的施工,一种是预制桩的施工。对于在建筑施工中,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就能够体现出其比较先进性的一面,但是也因为操作不是很适当的原因,而经常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不良影响。例如说,预制桩在其制作方面,桩基的质量就可能会因为工序的一些问题而不能够得到保证,这就意味着不能够进行正常的使用。而桩基是在建筑整个过程中的一个基础与根本,但是如果是质量不能够过关的话,就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好的影响。然而桩基础的隐蔽性特点,在施工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能不能够按部就班按照规范要求实施,这就意味着对于偷工减料的一些行为不能够进行控制,也不能落实技术规章的相关制度,桩基的施工就不能为建筑工程的相关质量大好基础。

(三)防水施工的技术现状

对于工业建筑物来说,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建筑物,所以其在防水等要求方面都会比普通的一些民用工程要高,目前来说,在该项技术的运用方面,就体现在新型的防水材料的增长速度方面。此外,技术也不能跟上材料的更新换代。目前来说,防水材料的主导产品主要是以沥青的防水卷材料。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这种材料尽管是已经解决了一些难题,比如说抗腐蚀等,但是对于在施工的效率以及正确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建筑施工的技术创新策略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创新策略

这是工程创新的一个基础性内容,具体包含以下几点:

在进行浇筑之前,应该将准备充分的做好,要有到位的设备、人员、以及施工的材料,要制定预算的方案以及标准,合理的安排施工。

第一,搅拌技术方面。对于搅拌来说,其应该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它直接影响着成料的质量问题,而传统的技术并不能够满足于施工的要求,所以在技术这方面,应该可以这样来进行改革:首先,结合着砂石以及气候的相关含水量,给予调配,如果是雨水比较多,就可以增加一些测定的次数。其次,搅拌车在进行作业之前应该适当的进行空车的搅拌测试,如果能够正常的使用,就经水泥以及砂石进行搅拌。再次,对砂石以及水泥进行磅秤的标量,搅拌机对于每一盘的材料其用量是确定的,应该在进场时按照标准进行过称检查。最后就是要根据材料已经规定的相关顺序来一次的添加水、砂子、水泥、石子。还要保持以水泥与水为主,石子为辅。

第二,对于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在浇筑之前,在构造柱的根部,其缝隙应该铺上水泥砂浆,要保证砂浆要在5厘米与10厘米之间,而且混凝土的配合要与砂浆的配合要一致;其次,混凝土要用塔吊吊扣来进行盛放,采用人工,将混凝土捣入进模内而不是直接的用吊车将混凝土倒入进模内中;再次,在构造柱内已经将混凝土捣入之后,就应该及时的进行搅拌,均匀之后再继续添加,搅拌之间的间距要规定其深度为60厘米。最后就是要求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负责人应该做好记录。

(二)桩基的技术创新

首先是灌注桩的技术创新。即先将桩位予以确定,在成孔之后再将钢筋骨架予以注入,在混凝土浇筑进孔,形成桩基。在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泥浆的护壁成孔,主要有以下程序:首先是钻孔,在钻孔达到标准之后在进行清孔,放入浇筑的混凝土以及钢筋笼。钻孔的过程中,要注入泥浆护壁,防止坍塌。而且要注意,泥浆的密度不能小于水的密度,对于壁内的水压要及时的增加,避免孔壁的坍塌。

其次是预制桩的技术创新。有以下四点:第一,制作。为了使得场地保持干燥,在制作之前,就应该先将排水管道予以疏通,将现场的场地进行平整。在浇筑中,要保证不间断,还要保证钢筋网以及主筋的整体性,要保证桩基的密实平整。第二是起吊。在起吊的过程中,其时间要结合着混凝土的相关强度,能够起吊的前提是强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吊点数量的多少还应该要结合着桩基长度确定。第三阶段是运输。要检查好桩基的质量、强度、以及长度,要根据实际的运输距离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比如说支座、筒垫、以及平板等。第四,就是要打桩。要做好准备性工作,确定好水准点、轴线、技术的交底工作、复查人员是否到位等。要控制好打桩的深度、力度、还有桩锤落的相关距离,而且要随时的进行记录,并要做好相关的验收依据。

(三)防水施工的技术创新

目前来说,就传统的施工技术来看,根据其存在的状况以及分析,相关的专家认为,在施工中要采用一些防水能力较强、密实性也较好、以及使用的方法也较为简单的这种材料。比如说,防水混凝土,对于这种材料来说,其防水的能力很强,而且密实性也不差,在施工中,就能够起到一种抗渗、承重、以及维护的功能,而且能够抗腐蚀、防冻等等。防水技术的创新应该要考虑到以下:成本造价的高低、材料的来源是不是很充足、操作的程度是不是简单、工程的进度能不能加快等等。而且随着环境保护观念的发展,对于这些防水材料能不能做到环保等等,这些都是应该要考虑到的。

总结:总之,在工业建筑的施工中,很多技术还有待于进步与创新,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的同时,要积极的探求新的措施与手段,要进行创新发展,更好的促进工业建筑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郑传海;建筑工程急需“安全帽”[J];劳动安全与健康;2009年04期

[2]魏德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改革之探讨[J];建设监理;2007年03期

[3]司戈;对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再认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年08期

[4]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重庆建筑;2008年04期

[5]前进中的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4期

[6]刘守堂 ,王文学;蓬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建起一级试验室[J];工程质量;2009年05期

[7]王文发;王艳芳;;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及预防措施[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上一篇: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下一篇:暖通空调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