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基金的流程与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17 09:24:54

产业投资基金的流程与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中国产业转型进程的加快,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新型融资工具在相关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促进行业的发展与成熟就变得十分重要起来。本文试从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入手,对其风控的管理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产业投资基金能更平稳地发展。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 流程 风险管理

一、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囿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在现阶段,新兴行业的兴起、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与传统行业面临升级的现状,以及各行业孕育着的大量投资机会与投资资金短缺相并存的现状势必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新兴行业发展的助推剂和传统行业升级转型的加速器,同时引导投资资金向价值洼地合理流动,以扶持和平衡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显得尤其必要。鉴于此,笔者以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为切入点,试着探寻并厘清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进而找到风险防控的各个关键环节,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以最大程度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作用。

二、产业投资基金概念

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外通常称为风投和私募,一般是指在被看好发展前景的实体资产需要资金支持的关键时刻,向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某类行业中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其投资以实体资产影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良好生产预期和发展预期为依据和评估标准,并由政府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进行合理、有效引导,从而促进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流程

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的流程主要有四个方面:融资、投资、股权持有和退出四个阶段。

1.融资。融资阶段是筹集产业资本投资的过程。投资者将资本转移到产业投资家那里,并委托管理运作。

2.投资。投资阶段就是由产业投资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手里的资金配置到既有良好发展前景又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中,企业家利用获得的投资基金将手里的资源如人力资本、技术以及资金等进行有效融合、整合,以使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或行业得到良性发展。

3.股权持有。股权持有阶段指的是产业投资家投资到企业的资金使之得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甚至是增值。这样就使得其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得到了价值重估和溢价的可能,从而得以按投资的约定对存在增值和溢价的投资对象企业进行股份化的改造,并在其中持有股权。通过股权持有,激发了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热情,同时亦使投资资金得到了合理的配置,打通了资金输入端与资金受让端的通道。

4.退出。退出是指实现资本价值的终极阶段,企业家将投资的收益回转给资本的原始提供者以及产业的投资家。同时,整个投资过程最重要也是最后的环节就是退出阶段,前面所有的准备都只是为了实现这一阶段的投资收益。退出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于收益,只有这样才能进行下一轮的产业投资,实现资本的良性、高效运转。

四、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

1.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监察与惩罚力度。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与规范的资金审计制度可以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良性运转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在此制度的监督下,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必须持续对基金的经营和管理作出改善,方能更好地保护基金其他股东的权益,同时更好地保证产业投资市场稳定高效的发展。在信息披露体系不够完善的当下,应该努力对产业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和范围进行探索和调整;对重大投资事项必须经过投资基金董事会集体决策、商讨并核准完才可以进行投资。同时对披露中出现的违法违纪的现象必须进行惩罚,并建立赔偿机制,通过法律的手段让投资者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用严厉的法律机制来打击披露方以及寻租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项目团队建设机制。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地必须依赖一个个项目组的努力方能正常开展投资活动,因此,建设一支具有全局视野、具备前瞻思维、工作踏实、运转高效的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支有凝聚力、有事业心的团队,是产业投资基金得以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

3.制定多元化的项目投资形式。通过专注于不同领域的各项目团队的细致考察、调研,以及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将基金分散投入到不同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中,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可以将风险分散开,从而使得风险收益的比率得到改善,亦可有效化解外界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必须注意下面几个事项。首先,将资金分散开来,应用到不同的领域,根据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制定出要投入的资金额度和投资的方式,这样就能避免因为投资方向单一带来的风险。其次,对于同一领域不同产业来说,因为企业发展阶段的参差不齐,应该进行筛选,根据各优质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差异情况进行分散投资,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因为其中个别经营不善所带来的困境,使投资收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再次,要防止因为高层自身的因素导致基金利益受损的情况。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时,可以和被投资的企业分段进行协议的签订,并明文规定分段投资条件和地点、额度等等,通过制度的力量制约管理层,避免出现委托风险。最后,对那些资金需求大、风险大的项目,还可以采用“抱团”的投资形式。多个产业投资基金一起投资,满足项目资金需求的同时,既将风险分散到各个产业投资基金中,亦使各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一个共同体共享收益成果。

4.建立声誉资本。产业投资基金得以良性发展和运行,必须仰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和企业家两端的合力,才能正常运转。而决定两端能默契融合在一起的关键点和契合点,当数声誉为第一要素。一方面若产业投资家之前失败的案例过多,那么就很难建立好的声誉,投资者也会对其能力产生质疑,这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筹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家若声誉不佳,或信誉额度积累不够,就会让被投资企业的原有管理层将之视为入侵的野蛮者,不配合其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这将使产业投资的效果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投资收益的实现,进而影响产业投资市场稳定、持续、长效发展。

5.以股权换资产。此类方法多为以稳健见长的产业投资基金所运用。这类基金公司以长期持有股权并持续支持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追求投资收益的长效化、稳定性为依归,而不以短期的盈利退出为目的。由于其不以追求高收益为目的,因而在投资决策时更为清醒和谨慎,较少冲动,考虑也更为全面,从而减少了因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但也正因此,这种方法对于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资产运作的经验、投资决策的水平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我国投资基金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因为投资环境的不成熟,制度的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仍然较缓,管理仍欠规范。本文试图通过对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流程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产业投资基金的行业中,更好地促进投资基金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投资基金风险管理意识的觉醒,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尚虹.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探析[J].金融经济,2010(2):56-58

[2]田翠香,孙佑民.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及其防范[J].济南金融,2013(10):214-216

[3]杜珂.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

上一篇:关于企业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思考 下一篇:会计控制在虚拟经济中的掌控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