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瑶乡 千年火狗

时间:2022-09-17 08:50:59

河床宽宽的小河。一架长长的木板悬索浮桥,走过去就是另一个世界,一个七彩的瑶家世界。蓝田瑶族风情园坐落在广东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乡。龙门多风景名胜,多热泉,著名的生态休闲胜地南昆山和广东四大名山之一的罗浮山就在周围,而少数民族的风情园却是这一带惟一的。蓝田瑶乡广126平方公里,林密山多,瑶族文化根基深厚。这是坐落在瑶乡,有瑶族文化支撑的瑶族风情园。

瑶族文化大观园

在风情园里,白裤瑶、八排瑶、山仔瑶、过山瑶、尖头瑶、平头瑶、土瑶、红瑶、苗瑶这些有趣又有特色的称谓带给你的既有抑制不住的好奇,也有先人而知的满足,过浪桥,走进风情园,首先看到的是鼓文化系列:有2600多年历史的铜鼓,是瑶族冶炼、铸造、雕刻、装饰艺术的结晶,还是权力、荣誉、智慧与财富的象征。四面鼓,支在高高的架子上,可用锤击,也可用拳擂,可一人打四面,也可两人各打两面,或四人各打一面,边擂边舞。擂鼓舞四人擂舞时最是好听好看,鼓舞的舞蹈语汇,身姿变化也最丰富最多变,梳头鼓、插花鼓、猴子鼓、花手鼓、飞鸟鼓、猛虎下山鼓、打粑粑鼓一套套看下来,荡气回肠,优美绝伦的感觉油然而生。挎在身上的长鼓更是边跳边打的,看到鼓就像看到瑶族民俗活动中那喜庆热闹的盛大场面。巨大的长鼓则只能是在重大的活动仪式中才用的吧?那是鼓中的巨无霸,横着放它都过腰,戳起来是束腰的巨硕象脚柱。

瑶族建筑系列别有洞天,从岩洞到草棚草屋,到三级连廊到吊脚楼到人情房到手工作坊到茶坊,一一看过去,瑶族居住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就像书卷一样打开在眼前。瑶族大多是山居民族,也是移耕民族,直到解放前有一部分还处于原始社会,房子的简陋是可想而知的,与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也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建筑的多样化是历史必然。

瑶家的粮仓有意思,四根脚柱上面用四个溜光的坛子把柱与仓体隔开,粮仓不怕有老鼠,因为老鼠根本爬不进粮仓,学问就在那坛子上。猜猜看,能悟透其中的看似原始古朴却很科学的道理吗?

神秘文化也是七彩瑶山的一绝。在主寨院里,有个小小的特技表演,表演的小伙子被称为师公。他从炭火旺旺的铁炉上把烧得滚开的铝合金水壶用的手掌托起来,四周立即掌声雷动。这是个参与性项目,师公鼓动游人像他一样托壶,说他一念咒,保你安然无恙。没人敢上手,因为那熊熊炉火、滚开滚开腾腾冒着热气的水壶都不是假的。水壶底最少一百度的高温吧!我犹豫了一会决定冒一次险,手托到壶底时,一点烫的感觉也没有,它竟然是温的,度数恐怕连摄氏20度都不到,而壶里的水倒出来就能冲开茶,奇了!说是师公的咒语在起作用我绝不相信,但机关在哪里呢?师公指这吃饭,自然不会告诉人的,就跟刘谦春晚表演的银币穿瓶术手臂穿玻璃术一样,你只能愕愣着猜想。

千年火狗

蓝田瑶因蓝而得名。

蓝是什么?挤出的汁儿能染布的植物。过去,蓝田瑶乡广种蓝,蓝田成为蓝田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但蓝究竟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我一直都没有弄清。蓝似乎早已消失了,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之外。

除了蓝和用蓝染出的布成了过去的风景,蓝田瑶族有一道传承千年的亮丽风景也曾消失过,消失在时期。好在老人们都记得,改革开放后恢复了,使之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就是舞火狗。

舞火狗在瑶族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只属于蓝田瑶。

舞火狗活动是为少女的成人而举行的,是少女的成人礼。少女长到16岁,就要给少女举行成人礼了。共举行3次,举办到18岁,3年,一年一次。少女的成人礼,母亲都是要给少女盛装打扮的,头上要戴斗笠,斗笠上插满了香;身上、手、腰、脚三个部位包满了黄姜叶。拜祠堂、拜菜地,到各家各户拜灶神,之后来到已架起篝火的开阔地上,举行仪式,做代代沿袭下来的传统动作,然后举着火把,围着篝火跳起舞,唱起歌。围着火跳舞,叫舞火狗,舞中唱的歌叫火狗歌。研究者说,少女的成人礼里反映了蓝田瑶族人的狗崇拜、火崇拜、月崇拜、处女崇拜。舞火狗的日子是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载歌载舞、热热闹闹的舞火狗仪式结束了,大家会簇拥着这位少女来到河边,把她手、腰、脚上的黄姜叶取下来,丢到河里。黄姜叶丢到河里的那一刻,就表示少女已经成人了。黄姜叶是驱邪辟邪的。需要说明的是,送少女来河边的时候是没有少男,没有帅哥的,小伙子在哪儿呢?在河边候着。舞火狗还有下一个内容,更重要的内容。但这项内容只有在第三年也就是十八岁的舞火狗仪式结束后才能进行,那就是对山歌,找人情,进而结束处女时代。

人情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情人,少女成人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可以找人情了。找人情和相对象是不同的概念,相对象,目的很明确,就是结婚,对象相好后,相处一段时间,感情融洽了,结婚,成家,生子,踏踏实实过日子。人情有区别,人情不一定就谈婚论嫁的,两情相悦就好。人情有可能是未来的丈夫,但即便举行了婚礼,人情还不能说已升格为丈夫,能不能成为丈夫是要看的,看什么?看有没有孩子,有了孩子结了婚的人情才能成为丈夫。这就有了相应的另一个习俗:不落夫家。不落夫家,在瑶族中,带有普遍性,独属于蓝田瑶的,只是舞火狗。

我们去村里拜访一位78岁的老人,火狗舞的传承人。那个村距风情园不远,守着公路,老太太家的房子,和汉族的房子没什么区别,门口停着摩托车、汽车,屋里的阵设、家具简陋,墙壁粉刷得白白的,能感觉到砖墙的坚硬度。屋里人的衣饰打扮,全是汉族式的,包括老太太的衣装,她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有点江南妇女的味道。

对舞火狗,老人说,时破四旧破掉了,那是1965年,谁要搞,就把谁抓起来,游街。她说她十二三岁就舞火狗了。她三岁时就订的婚,结婚时老公不认识老婆,老婆不认识老公,结婚的那天晚上才知道,是包办婚姻类。老人有强调她是包办婚姻的意思,这种强调别有深意,但好奇心使得拜访者很难管住自己的嘴,还是向老人问了舞火狗的时候有没有找人情。老人很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笑,羞涩地笑,笑出了一种老人才有的灿烂。但她断然否认找过人情,只说是舞火狗时唱舞火狗的山歌,说她那天还没有梳头,没有洗脸,火狗仔就要来了。火狗仔要一个个请出来,烧香。火狗仔像神灵一样。她说,舞火狗的情形,70岁以上的人知道,50岁以上的人就不知道了。以前,是每个村都搞的,参加舞火狗的是9到12个人,这是有规定的。最少9个,最多不能超过12个。以前舞火狗的衣服,都要烧掉的,村里有人偷偷留下来,改革开放后,耳环、服饰、腰带,政府来收集,送博物馆。八月十五舞火狗的时候,满山都是唱山歌的,男孩子看上了哪个女孩子就对哪个女孩子唱山歌,女孩子也唱。开始唱山歌是在河边,在河塘,山上有打歌堂,从河边河塘边唱到山上,都是现编现唱。唱山歌不一定能对上。这对上应该理解为不是词儿对上,而是心对上。老人避讳往深里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瑶村人现在的观念已和过去的观念完全不同了,连老人都已接受了主流文化,过去的事还是装在脑壳里好。在我们的一再请求下,老人说了一些歌词,譬如:“祖宗站在风流地,唱歌好相哥;打超鼓来舞相随,……”“养鱼不论塘深浅,念郎不论郎家财”“好花引得蜜来采,好塘养得大头网。”“我想识你难开口,不知你从哪里来”……

这些词透露出,男女双方唱的山歌都是人情歌。人情歌和舞火狗。一定是触发了老人的深度回忆,她的表情已告诉我们她已回到了少女时代,她说这些词时,脸膛晕起一抹红霞,混沌的眼睛也变亮。

上一篇:合群路,夜未央 下一篇:拉雪兹公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