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

时间:2022-09-17 08:27:05

分析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技术

【摘要】在我国农田灌溉中,渠道输水是灌溉的主要方式,但传统的农田灌溉主要以土渠作为输水渠道,但这种方式的水渗透程度较大,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更严重的是导致了土地溃害。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很好的防渗效果的混凝土衬砌施工,已经在水利工程建设之中得到了很好地运用,从而保证了农田的灌溉防渗效果,提高了灌溉的耐久性。本文主要对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技术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从而更好的确保渠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

中图分类号:S155.4+4文献标识码: A

1.混凝土材料的要求

1.1水泥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水泥的种类很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所以在选用时,要根据施工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强度的水泥,依据水泥自身的性能和其使用方法,在不同施工程序中应用不同的水泥,不仅节约了水泥,使水泥得到了充分合理地应用,更重要的是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1.2骨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混泥土组成中,骨料的选用很重要,对一些混凝土要求高的工程,对骨料的要求则显得更加严格。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首先要充分保证骨料的质量,严格贯彻骨料质量的标准要求,根据不同混凝土的标准采用相应的骨料来进行施工,骨料的质量需要经过实验的验证得出,不能对骨料的质量情况有任何含糊。其次,要确保骨料料场的适宜,场地必须开阔,场地的高度也要符合规定,能够保证容纳较大量的骨料。场地环境必须满足对骨料质量的要求,充分保证骨料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3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

只要可以饮用的水,均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制作和养护中,任何废水或质量不达标的水一律不能用于混凝土中。在施工中,如果极其缺乏水源,就可以用地下水和地表等洁净水代替,但水的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必须满足用于混凝土中的质量要求,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制作和保养符合质量要求。

1.4混凝土的配料

混凝土的制作必须经过事先试验,试验后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经过审批的,才可被应用于工程中。混凝土配料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上级的审核授权,混凝土配料必须严格按照配料单的内容进行配料,任何人都不能进行擅自更改。如果配料中发现错配、少配或多配等情况,混凝土按不符合质量标准处理,一律不得进入仓库,并需进行重新配制。

2.混凝土的制作和运输要求

混凝土的制作必须根据配料单进行,在渠道的施工过程中,配料顺序和混凝土搅拌制作都必须事前进行试验,试验后符合质量设计要求并达到审批要求的,才可进行施工。但配料比,配料单和搅拌顺序时间等都不得随意改动。混凝土的运输是将混凝土搅拌完成后,施工进行前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混凝土必须做到及时搅拌、及时运输、及时应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不分离、不漏浆、不泌水等情况。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渠道防渗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地基进行处理。先对施工渠道进行放样,各尺寸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依据放样的标准对渠道进行开挖,土方的开挖工作应提前进行,以便保证地基的水分自然充分风干,使得水位降低,地基的强度从而增强,降低地基在低温下的冻胀程度。对于模板工程而言,安装要按照设计图测量放样,有的重要结构控制点的设置应尽量多,以方便检查。模板拼装要求准确严密,便面平整整洁,保证其形状不能有大的变动。

4.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求

4.1浇筑前准备工作

对砂砾地基而言,要保证表面的清洁平整,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游离石灰,使表层石子呈现半露状,从而形成麻面,有利于层与层间的结合。纵横表面位置,可以不凿毛,但必须要做到清洗干净,保证灌浆工作的顺利进行。缝凿毛施工后应将表面残渣、尘土等污物冲洗掉,结合面处铺好水泥浆,保证施工缝结合良好,最后才可以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

4.2入仓铺料工作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干燥起土的渠床进行洒水湿润处理,避免已有的部分因缺水而干燥开裂。在混凝土衬砌渠道施工中,常采用根据伸缩缝情况分块浇筑的方法,渠底和渠坡部分则采用跳仓浇筑技术。具体的浇灌顺序要按照设计的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是先浇筑渠底,在浇筑渠坡,最后浇筑压顶部分,从而确保浇筑工作在有支撑的安全情况下进行。

4.3平仓与振捣工作

把混凝土卸入仓内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平仓振捣,不能使其堆积。在仓内如果有粗骨料时要将其及时的散布到砂浆较多的地方,切忌用砂浆水泥覆盖。在有一定倾斜的地方浇筑混凝土时,要采用从低处向高处浇筑的程序,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平仓后,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振捣流程中,混凝土中的较粗骨料就不会再明显下沉,要以泛浆为准,避免出现欠振和过振情况。在采用平面振捣器时,要将混凝土依照模板的高度把仓面铺满,表面整齐后开始振捣。首先控制移动速度,使其均匀缓慢,使表面达到泛浆结束第一次振捣。要注意混凝土边沿和坡脚处达到振实。第二次振捣要在振实的基础上达到振平,可以稍微提高速度,进行浇筑渠底时,在整个仓面都被铺满料后,用平面振捣器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达到泛浆为止。浇筑过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速度越快越好,这样就会保证混凝土的收面效果,严禁在施工中无故停工。

4.4收面工作

这阶段工作要使混凝土表面做到平整光滑,没有石子外漏现象和蜂窝麻面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立即用原浆收面,并保证不得洒水收面。工序操作是先用长木抹粗麻后,使其表面平整,稍停片刻,用铁泥抹细抹,等到大量的水分散失后,用铁泥抹压抹,直到混凝土达到平整、光滑、密实的效果。

4.5拆模工作

在混凝土凝结后可进行拆模工序,拆模过程中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能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在具体操作中,要把模板的一端轻轻撬起,用较坚硬的物体在其背面进行敲打,等其全部松动后,把模板从另一端移出。模板拆完后要立即清理,修理,校核。这样的做法既能保证混凝土板的平整光滑,还可以保证模板的完整性。

4.6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湿草帘或湿芦苇覆盖在混凝土的表面。在一般气温下,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后6至18小时进行即可,养护时间根据水泥和气温的不同而不同。在养护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一定的潮湿状态。此外,养护工作还可以通过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来达到使混凝土保温保湿的目的。应用塑料薄膜时要把混凝土表面包裹严实,充分保证混凝土水分不被蒸发。

5.结束语

渠道是农田灌溉的重要途径,在农田灌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渠道渗透现象还很严重,水资源的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灌溉的效果。根据这一问题,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被应用到农田灌溉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渠道的利用系数。为把农田灌溉工作做得更加更有效,相关部门应加大渠道施工的管理力度,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取积极的防渗措施,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农田灌溉工程安全优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关瑜.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

[2]王金爱.农田灌溉防渗渠道施工技术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3]赵生菊.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

[4]谢孟仲.农田灌溉防渗渠道衬砌施工技术初探[J].大陆桥视野(下半月),2011,(8).

上一篇: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下一篇:改进反窃电技术措施堵塞窃电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