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在质量技术监督应用中的思考与研究

时间:2022-09-17 08:07:46

抽样检验在质量技术监督应用中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使质量监督中离不开抽样检验这一环节,抽样检验是开展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检验结果是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的依据与支撑。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质监部门对抽样检验认识不全,有些问题常常容易忽视,尤其是有些从事行政工作的质监人员更是对抽样检验知识一知半解,往往机械、片面地理解概念。正确认识与处理抽样检验是支撑行政监督的关键,其具有深远的意义。

Abstract: Sampling inspection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y work,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its results are the basis and support of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penalties, however, in the real work, some quality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have a misunderstanding about sampling inspection, some problems are overlooked easily, especially some personnel engaged in administrative work have a little knowledge of sampling inspection and its concept,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hand the sampling inspection is a key to support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which has a definite significance.

关键词: 抽样检验;质监工作;问题思考;对策措施

Key words: sampling inspection;quality supervision;to think the problem;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行使质量监督中离不开抽样检验这一环节,是开展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检验结果是行政处置、惩罚的依据与支撑。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一些质监部门对抽样检验认识不全,有些问题常常容易忽视,尤其是有些从事行政工作的质监人员更是对抽样检验知识一知半解,往往机械、片面地理解概念。正确认识与处理抽样检验是支撑行政监督的关键,其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基本概念

抽样检验是指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按照目的分为监督抽样检验、验收抽样检验和交易抽样检验。其中监督抽样检验是第三方对产品进行的决定监督总体是否能够通过的抽样检验,前提是抽取经过生产企业检验合格的产品。

2 抽样检验的目的与作用

抽样就是抽取或组成样本的行动,抽样检验的目的就是要严格把控质量关,以此制定出详细的抽样方案。在抽样过程中,为了在确定的监督总体中抽取所需要的样本,保证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就应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如何使抽样做到随机抽取呢?国家抽样标准GB/T 10111-2008《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规定了四种获得随机抽样的方法:第一种是随机数骰子法;第二种是随机数表法;第三种是伪随机数发生器法;第四种是扑克牌法。不管采用哪种获得随机数的方法,都要事先对被抽样的产品总体N进行编号,并使编号具有唯一性,从而保证达到随机抽样的要求与目的。随机抽样作为质监工作中采样的监督过程,在工作中和法律及法规的支持与配合产生直接联系,同时也作为标准及程序,成为进行判断的关键。

3 抽样特征

质量监督抽检有多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存在。首先是突击性。企业迎检工作准备不足,在检查中随时随地实施抽样,避免企业出现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应对环节,实现检验的可靠、真实及科学性,通过最真实的情况将生产条件及产品质量得到反映。其二,则是权威性。确保监管部门属于国家及政府直接组织的质量监督行政部门及机构,在该工作条件下,对于各类产品问题,工作人员具有法定的突击检查依据作用,或在检查过程中,产品监督部门对监管过程中取样、检验工作的要求相结合,实现工作质量的权威性特征。第三,开放性。抽检结果对社会公布,对相关企业及机构的要求回答问题。对公众开放的问题主要包括:质量检验程序、确定的原则及方法、标准以及工作人员的规则要求等。

4 存在的问题

质量技术监督抽样相关标准的实施、监督人员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当前社会发展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抽样程序不够规范。抽样未按标准执行,有很大的随意性。GB/T 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已作出了详细规定。但在具体实践中,抽样人员往往不按标准要求进行抽样,随意性较严重;一些抽样人员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标准,未按批量确定抽样数量,取样方法不正确,用随意代替随机,导致检验结果与样品的实际情况不相符。以复混肥料类产品为例,实际操作中,抽样人员往往是“就近选择”,并未在批量产品中按标准要求进行,一旦一个样本检验不合格,该批产品就有可能都被判定为不合格。抽样程序的简化也简化了工作量,但产品抽检的质量却无法保障。

4.2 专用抽样设备陈旧。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有时需要借助于专用的取样器具和储存器皿,这是做好抽样工作、准确检验的第一步,但很多时候抽样人员没有或准备不全,就很难保证抽样质量,如果由此引讼,不用检验,直接就面临败诉的危险。例如:冷冻食品类的产品质量检验需要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全程需用低温冷冻设备进行储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设备陈旧或不足的现象,使得抽样检验工作缺少了必要的保障。

4.3 抽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抽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质监局偏重“人才强检”,重视检验岗位,配备高精尖的设备,着力提升检验能力,而忽视了抽样岗位的人才培养。产品质量监督过程中,抽样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抽取样本的质量,并进而对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科技在快速发展、产品种类在不断增加、质量标准在不断提高,但质监部门的抽检人才较为匮乏,反映到实际检验中,必然影响抽样产品的检验质量。

4.4 系统抽样培训很少。虽然各类检验技术的培训很多,这就导致抽样人员对相关抽样理论和方法缺乏必要的了解,思想上对抽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样品的代表性、抽样误差的处置以及不规范抽样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这样到达现场后,不能适时地调整方案。

4.5 某些企业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法律规定对依法进行的抽检,企业应当配合、协调,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拒绝。但实际上企业大都怀有抵触心理,对自身质量没信心,怕结果不合格被处罚、曝光,而采取弄虚作假的行为。

4.6 抽样单填写不规范。完整的抽样单应包括被检企业名称、类型、地址、电话、法人代表、联系人、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级、执行标准、抽样依据、检验性质、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批量、封样情况、被检单位签名和盖章、抽样人员签名等。

4.7 运输储存不当导致变质。很多液态产品要求使用具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抽取裸装食品时,应注意无菌要求和运输保存,防止样品吸水或失水、霉变、污染;在抽取见光分解、易吸潮变质等产品时,应有专业的避光和密闭容器。若上述条件不具备,有可能会导致产品变质。

5 对策与措施

综上所述,质量技术监督过程中,抽样检验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5.1 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抽查制度 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对抽样的全过程、不同环节,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完善区域内被检企业产品质量信息数据库,提高抽样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公开性和可操作性。内容体系上应包括抽样方案的设计、样品的抽选规范、数据处理、抽样人员职业规范、权利和义务等。建立分层分级的质量抽检体系,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职能明确、有效监督的目标和效果,真正做到为质量保驾护航。加强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实行抽样、检验和后处理相分离制度,体现出公正透明度;加大对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监管力度,尤其对于有不合格前科的要加大抽检频次。

5.2 加大投资力度,更新抽样装备 针对质监部门抽样装备陈旧、难以满足当前产品质量监督需求的实际情况,各级财政应加大投资力度,更新监管部门现有的装备,使之能满足工作要求,为做好质监工作保驾护航。只有装备跟上时展要求,抽样检验的结果可信度才能更高,对质监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否则,用陈旧的设备进行抽样,检验结果就有可能完全失真。

5.3 严格抽样人员技能培训 加强抽样队伍建设,严格知识技能培训,加大继续教育频次,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高人员能力、素质和整体水平,以此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抽样队伍。实行抽样人员资格制度,并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抽样前精心准备,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产品的标准、试验方法、环境条件以及技术要求;详细制定抽样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确定抽样内容和要求,并严格执行方案,减少疏忽带来的风险,避免抽样误差,保证抽样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5.4 弘扬职业道德,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纪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应当明白在抽样方法、承装容器等任何环节上出现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抽样失败,如果进行法律诉讼也会导致败诉。样品应由抽样人员在企业成品库内待销的产品中随机地抽取出来,不得由企业抽样,抽取的样品应当有出厂合格证明;封样时,应当采取防拆封措施,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对于易碎品、危险化学品、有特殊贮存条件等要求的样品,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状态不发生变化。

5.5 统一规范抽样文书 抽样人员应当核实被抽检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以此确定企业是否持照经营。对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相关资质管理的产品,需要核实被抽检企业的相关法定资质,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后,方可进行抽样。抽样人员应使用规定的抽样文书,详细记录抽样信息,由抽样人员和企业相关人员签字后,加盖企业公章,存在特殊情况的,双方签字确认即可。而抽样文书需要字迹工整,不得随意涂改,确定更改的地方需要由双方签字确认。

6 结束语

抽样检验作为质监部门是对各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肩负着监督产品质量,保障安全消费,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重任,所抽取样品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检验的成败,在对产品监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更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实施“管”、“帮”、“促”的全程服务,帮助企业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社会提供值得信赖和放心的产品,树立质监部门公正、公平的权威形象。

参考文献:

[1]2005年《山西林业科技》总目次[J].山西林业科技,200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J].质量指南,2001(S1).

[3]质量监督[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6(01).

[4]信海红.抽样检验技术[M].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5]李军虹,马保兴.质量监督抽样检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6]顾业青,冯丽兵.正确使用监督抽样检验标准[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8).

上一篇:加快推进安徽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试论保险业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