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08:17:23

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材料检验特殊检验水平S-3常规抽样方案加严抽样方案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卷烟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仅仅停留于内在的品质,卷烟包装类原材料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原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和卷烟企业的信誉,为提高原材料的进货质量,除了对供方进行更加严格的评价外,把好日常的进货质量关显得尤其重要,而如何设计好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抽样方案是把好进货质量关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从规范原材料(包装类原材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出发,以国家标准GB/T2828.1- 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为依据,根据原材料的质量情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标准的抽样计划。

企业根据供方所提供原材料的质量情况,将原材料的供方分为合格供方、免检供方、视同合格供方及试用原材料的供方几大类,公司质检部针对这几类供方提供的原材料及各种原材料不同指标的重要度分别设计对应的抽样方案。这样,在提高检验水平的基础上,既考虑了检验的成本,又兼顾了企业及供方的风险,确保原材料进货质量的稳定。

设计抽样方案时,公司质检部在综合考虑检验成本、检验可靠性及企业的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特殊检验水平为S-3的二次抽样方案,对原材料相对稳定的供方采用正常的抽样方案,对于新增加原材料则采用加严的抽样方案,这样的分类抽样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批不接收使供方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压力,促使其提供更为可靠、稳定的原材料,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对应的抽样方案。

1合格供方、免检供方、视同合格供方原材料的抽样方案

1.1 合格供方原材料的抽样方案

合格供方是指各方面情况都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且所提供原材料的进货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的供方,对合格供方提供的原材料的检验,采用国家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的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为依据,经反复的探讨,最终选择了抽样方案的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的参数为:

1.1.1 考虑到原材料检验具有破坏性的特点,采用特殊检验水平为S-3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1.1.2 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对各种原材料A、B、C类指标的划分情况,确定不同的AQL:

A类指标(选择AQL=2.5)

B类指标(选择AQL=4.0)

C类指标(选择AQL=10.0)

确定了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AQL)后,再根据批量的大小检索并确定对应的抽样样本量、批合格判定数(Ac)、批不合格判定数(Re)。具体抽样方案见表1。

1.2 免检供方原材料的抽样方案

免检供方是指符合企业规定的免检条件的供方,对于经企业评定为免检的原材料,根据其原材料稳定的特点,每5批做1次常规检验。当常规检验的批发生不合格时,从下一批起取消其免检资格,转为常规检验,常规检验连续5批初次提交检查合格时,恢复其免检资格(免检原材料检验的抽样方案依照表1执行)。

1.3 视同合格供方的原材料抽样方案

当供方所提供原材料的合格率略低于企业规定的合格率,而企业急需仍须向其采购,在综合技术部门、质检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将其列为视同合格的供方。考虑到视同合格供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为了加强对其监控力度,采用了调整型抽样方案,进货检验时按照下面的步骤执行:

1.3.1检验开始时,一般采用常规检验(参照表1的抽样方案)。

1.3.2抽样方案的调整:只要初检批(即第一次提交检验,而不是不接收批经过挑选后再次提交检验)中,连续五批或不到五批中就有两批不合格,则从下一批开始调整抽样方案(调整后的抽样方案设计时选择特殊检验水平S-3的加严检验二次抽样,参照表2),当连续5批初次提交检查合格时,则恢复常规检验(参照表1的抽样方案)。

2新增加原材料的抽样方案

新增加原材料的抽样方案同样采用国家标准GB/T2828.1 -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的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为依据,最终选择了抽样方案的检验水平、接收质量限AQL的参数为:

2.1 考虑到原材料检验具有破坏性的特点,采用特殊检验水平为S-3的加严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2.2 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对各种原材料的A、B 、C类指标的划分情况,确定不同的AQL:

A类指标(选AQL=2.5)

B类指标(选AQL=4.0)

C类指标(选AQL=10.0)

确定了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AQL)后,再根据批量的大小检索并确定相应的抽样样本量、批合格判定数(Ac)、批不合格判定数(Re)。

3结论

从规范原材料(包装类原材料)检验的抽样方案出发,采用国家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为依据,既确保原材料进货检验抽样方案的标准化,又充分利用有限的检验资源,将原材料进货检验质量控制的重点安排在原材料对卷烟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控制上,如针对A类指标制定更严格的批合格判定数;另一方面,对新增加的原材料采用加严的抽样方案,加强对新增加原材料的监控力度,保证原材料进货检验的规范性、可靠性,同时,通过批不接收使供方在经济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压力,促使其提供质量更为稳定的产品。在抽样方案标准化的基础上,确保抽样检验的规范化及原材料质量的稳定。

新制定的抽样计划实施后,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更直接体现了A、B 、C类指标的样本合格率(以前的抽样方案只能统计出原材料的样本合格率,不能具体到A、B、C类指标合格率),提高了进货检验的效率,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有效的决策依据,确保企业能清楚地掌握原材料质量控制的薄弱点,提高与供方沟通的有效性,达到两方互惠互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GB/T2828.1―2003 /ISO2859-1:1999计数检验抽样程序

[2] 张公绪, 孙静. 质量工程师手册[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抽样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技术指标;抽样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bituminous concrete pavement】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1.1分类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的不同,可分为的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地区或者国家亦有掺用或采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砂粒(5至7毫米以下)、 细粒(10至15毫米以下)、中粒(20至25毫米以下)、粗粒(35至40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大小不同,可分为开级配、半开级配和密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叫做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整体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用,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范围最广。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砂质的、矿渣的、碎石的、砾石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每个国家对沥青混凝土的规范都有着不同的制订,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可以分为Ⅰ型与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2(或3)~6%属于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于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于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孔隙率、稳定度和流值等。

1.2配料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另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矿粉细颗粒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和粘结强度;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两者都要考虑,以便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稳定密实、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很多种方法,可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也可以用公式计算。我国目前采用的级配范围是经验曲线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所用量的多少,应该以工地实际情况和试验室试验结果来确定。当沥青稠度、矿料品种、级配范围和拌和设施、种类、交通特征及地区气候较固定时,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1.3制备工艺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的是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比较长时选择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就地路拌,也可集中拌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砂石贮存处、矿粉仓、沥青加热锅、拌和机、加热滚筒及称量设备、沥青泵及管道、蒸汽锅炉、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贮存设备和重新分筛 (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拌和机又可分为分批式和连续式两大类。在制备的工艺上,过去的时候多采用先把砂石料烘干与加热后,然后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近年来,又发展了一种首先用热沥青拌好湿集料,然后在加热搅拌均匀的方法,用来消除因集料在烘干和加热时飞灰。采用后面一种工艺时,要防止残留在混合料中的水分影响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最好同时采用沥青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能力。

1.4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温度疲劳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由于用了不合格材料或施工工艺不当产生的裂缝;另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若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开裂,一直影响到沥青面层。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反射裂缝和网裂等形式表现出来。

2.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理论

对实体(工程)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进行诸如检查、度量、试验、测量,并将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结果比较,用来确定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的活动称之为检验。质量检验它的的作用是:质量检验的结论可作为工程质量验证,确认的依据;质量问题的把关与预防;质量信息的反映。

质量检验类型在公路工程中可以分为:(1) 半成品原材料、原材料的检验;(2)工序检验,在生产、施工现场进行的对工序半成品的检验,其目是防止不合格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判断工序质量是不是满足所需工序规格要求, 是不是稳定;(3)成品检验,对已经完工程的验收检验,成品检验是工程质量的最后检验。按检验对象的数量,质量检验可以分为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统计的原理,按照规定的方案从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而进行检查,根据检查出来的结果来判断这批产品是不是合格的质量管理方法。

计量型抽样方案确定合理的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数量,其主要目的就是平衡、减小双方风险。可根据抽样理论确定取样频率及数量。根据抽样理论,有计数型抽样与计量型抽样方案方案两类。计数型抽样方案一般只检测产品是不是合格,从一个产品所得的信息不是很多,所以需要需要大量的样品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可设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采用计量标准型抽样方案常常可减少样本量,但要求测值必须要精确,根据作者所做出的分析,沥青面层主要技术指标接近正态分布或测值符合,并且检测手段比较完备,所以可采用计量型抽样方案。在这里主要讨论混合料级配(油石比及)压实度(厚度)的抽样频率问题

3沥青路面技术指标抽样方案

3.1压实度抽样方案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判别准则,二是抽样量。前者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判断。而后者则,在公路工程中,即规定的取样频率、取样数量。本文中主要分析抽样量的问题。路面工程取样频率的方式有两种:即按数量计算和按时间计算,如现行规范中油石比的检验频率、沥青混合料级配为每台拌和楼每d取样1~2次,即是按面积计算的,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则是按时间计算,而压厚度、实度等规定每2 000 m2取样一次。

(1)确定单位产品。 (2)确定批量。 (3)按MIL—STD—414的检查、抽样方案的程序,确定抽样量。(4)压实度抽样频率表。,(5)上面层检验。

3.2混合料级配(油石比)

下面用统计抽样理论分析其取样频率。

确定单位产品。(2)确定批量。(3)抽样频率。

3.3厚度厚度检测可同压实度检测采取同样的频率与方法,但在过程控制中,对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4结论

抽样方案在质量检验中是个重要的问题,抽样频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质量检验结果的判定,而且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 厚度的检测频率同压实度是相同的,但是在过程控制中,应该检测松铺厚度,用来加强事中控制。 (2) 压实度抽样频率应根据当天铺筑长度来确定。在铺筑上面层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可采用放宽检查水平以减少抽样频率。 (3) 油石比的抽检频率、沥青混合料级配取决于当天质量和拌和楼的两个因素,按正常检查水平,取样量比较大,根据目前的实际施工惯性,可以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参考文献:

[1] 扈惠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5.

[2] 张公绪.新编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抽样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阶段抽样;分层抽样;样品量;分配;方案

1.引言

电能表是电网供电系统的主要计量器具,应用广泛、数量众多,其质量的分析与监控对于把握电能表质量的变化趋势、预见电能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辅助供电企业的电能表选型决策并提高其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供电企业的计量部门或电表厂家,在电能表质量预测、监测、跟踪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数据存储分散,非结构化;缺乏科学有效的抽样检验方案等。因此,为掌握电能表各厂家生产的电能表质量状况,需通过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判断各厂家电能表质量总体得分。在目前的国家相关标准中,暂无现成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本研究主要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产品质量抽检相关理论和电能表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

2.检验抽样方法选择

目前,抽样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应该如何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2.1 估计精度

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所以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即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样可以通过对总体分来尽量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精度。

2.2 检验费用

从平均样本量考虑,二次抽样比一次抽样少,多次抽样比二次抽样少。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节约检查费用,宜采用平均样本量少的二次抽样或多次抽样。

2.3 抽样的难易性

2.3.1 如果抽样较困难,工作量大,特别是要做到随机抽样需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时,应采用一次抽样。

2.3.2 由于计数抽样只需将产品判断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而计量抽样需要对若干件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征值进行测量后得到一组观测值,然后才能对产品总体做出判断,因此相对而言,计数抽样更为简单。

2.4 抽样方法的结合

为判断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质量差别,结合电能表自身的特点,适宜选取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主要考虑因素有:

2.4.1 电能表的运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次抽样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全貌,而抽样的频率太高又会增加成本。结合浴盆曲线的特点,将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假设为5年,则在电能表运行的第2年和第4年需分别进行抽样,即第2年为浴盆曲线中的早期失效期,第4年为偶然失效期。

2.4.2 运行的电能表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而电能表的检测是具有破坏性的,只能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

2.4.3 电能表通常是整批生产的,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受人为及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同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往往具有一致性,从中随机抽取的样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批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

2.4.4 考虑到各个厂家所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存在差异,而同一厂家生产的电能表则质量状况趋于一致,因而将生产厂家作为分层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运行电能表检验的数量大、精度要求不一样特点,从以上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抽样检验方法宜选计量抽样、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多次抽样的形式。

3.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样本量是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样本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抽样检验的精确度和需要花费的成本,而精度和成本正是评价抽检方案优劣的两大指标。由于方案的连续性,在确定了总体的样本量之后,分层变量的选择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的分配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总体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重点。

样本量是指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单元的数量,是保证达到调查结果预期精确度所必须抽取的最小样本单元数。样本量的确定在抽样设计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电表抽检样本量的确定,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

3.1 样本量的选择

3.1.1 精度限制

通常,精度由误差来表现。误差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引起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只要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它不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是由于其它多种原因引起的估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如果不考虑非抽样误差,则精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小,说明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的精度越高。估计量方差及估计量标准差都是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控制抽样误差的根本方法是改变样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大致成反比关系,根据抽样误差要求计算出相应的样本量。

3.1.2 精度与成本的综合考虑

一个好的抽样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精度与成本两个方面。反过来,精度与成本也是评价抽样设计方案优劣的两条准则。对于一个具体的抽样设计,最高的精度和最省的成本是无法同时达到的,因此,在核定的成本范围内达到最高的精度,或在达到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少,则称这样的抽样设计为最优设计。最优设计的抽样效率最高,此时效率是对精度和成本的综合权衡。

在实际的抽样检验工作中,确定样本量除了通过定量的方法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决策比较重要的问题,所需的信息应该比较准确,因此样本量要大些。

(2)所研究问题目标量的个数。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目标量较多,样本量应适当放大。

(3)参照同类调查。参照以往同类型调查项目确定样本量。

(4)有效样本。调查过程中,可能有些接触的对象不是“合格”对象,我们称“合格”对象为有效样本。为了获得足够的有效样本量,以保证推算能够满足精度的要求,样本量也应适当放大。

3.2 电能表抽检样本量模型

在电能表抽检方案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确定模型。

3.2.1 模型的构建

根据电表不合格率P的两种情况,得到电能表抽检样本量计算模型:

①当P≤LQL时,有:

(考虑绝对误差限)

或(考虑相对误差限)

②当P>LQL时,考虑对电能表总体不经检验全部更新。

其中,LQL即极限质量水平,表示当某批产品的不合格率达到一定数值时,该批产品将被抽样方案以高概率拒收;P代表电表不合格率的估计值;N代表抽样总体数;t代表信度,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α分位数;d和r代表精度,以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表示;n代表样本量。

3.2.2 模型的求解

在样本量计算模型中,除总体N易知、临界值t相关标准有所规定以外,总体不合格率P、极限质量水平LQL、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都是待定系数,需要预先确定。

(1)总体不合格率P的确定

由于在抽样检验进行之前P的真值无法得到,可以根据小规模预抽样进行估计和利用以前的检验结果进行估计两种途径得到P的估计值。美国标准ANSIC12.1——1995采用的是将上一次(或累积几次)抽检结果计算得到的累积平均损坏率y%作为P的估计值。

(2)极限质量水平LQL的确定

在对电表检测的相关成本,包括电表误差损失成本、换表成本及检测成本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到,以6%作为LQL的值。

(3)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的确定

由于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是抽检精度要求的两种表现形式,抽检精度一方面与抽检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与抽样误差带来的利益损失的成本也密切相关。

3.3 电能表抽样检验分层设计

电能表抽样检验的分层设计,其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选择分层变量,即选择按照何种指标对电表进行分层;第二是样本量分配,即确定各个层中的样本单元数目。

3.3.1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根据被抽样对象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即层),然后再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而构成样本总体的一种抽样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经过分层将一个内部差异较大的总体划分为内部差异较小的多个次级总体,以达到提高抽样的经济效益和估计精度的目的。

目前,关于分析分层抽样优点的研究比较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也就是说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是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因此,在对总体分层时尽可能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另外,简单随机抽样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样本偏向某一部分,而分层抽样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元,因此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比较均匀。

(2)分层抽样不仅能对总体指标进行推算,而且能对各层指标进行推算。例如,对全市电能表进行抽样检验,要求最终能给出各种类型电表的指标,因此按类型分层后,所得的样本不仅能推算全市电表的指标,也能对各类型的表分别进行推算。

(3)层内抽样方法可以不同,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考虑到电能表数量大、分布广且类型多样的特点,为提高抽样的精度和效率决定对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检。由于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与各层的方差及样本量的大小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划分层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如何分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分层抽样的效果。

3.3.2 样本量各阶段各层的分配

(1)样本量在第一阶段各层的分配

对于分层抽样与分阶段抽样相结合,是先将电能表全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再对各阶段采用分层抽样。而对于分层抽样,当总的样本量一定时,还需研究各层应该分配多少样本量的问题,因为对总体推算时,估计量的方差不仅与各层的方差有关,还与各层所分配的样本量有关。

第一阶段时,样本量分配以等比例分配为主,从每个层中所选的样本容量与该层的总体大小成正比,当层之间差异悬殊,而层内又存在同质性时,样本方差随之降低;第二阶段则根据方差大小进行不等比例分配,可以通过在具有较高差异或较低花费的层中增加抽样比来提高精度或降低检验费用。

等比例分配法是指样本所有单元在各层分配时,从各层中抽取的样本容量nh占所有单元数Nh的比例是相等的,等同于样本容量n占总体容量N的比重,即nh/Nh=n/N或fh=f(h1,2, ……,k)。

这时各层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为:

对于分层抽样,这时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是:

(2)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的分配

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式,主要依据方差大小进行分配。常见的不等比例分配方式有最优分配和内曼分配。

a.最优分配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何将样本量分配到各层,使得在总费用给定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方差达到最小,或在给定估计量方差的条件下是总费用最小,能满足这样条件的样本量分配就是最优分配。

考虑最简单的线性费用函数:

C为总费用,C0为基本费用且与样本量无关,Ch为第h层中单位样本所花费的费用。则最优分配公式是:

b.内曼分配

在最优分配中,倘若每层中单位抽样费用相等,ch=c,则最优分配简化为:

这种分配方式称为内曼分配。

4.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

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如下:

4.1 确定检验的周期;

4.2 根据相关抽样统计理论,结合精度、费用等限制条件,确定抽样方法及总体样本量;

4.3 将待抽检电能表按厂家、型号、规格、采购年份等进行分层;

4.4 对每一组抽样总体确定应抽检电能表的数量,即确定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4.5 进行分阶段抽样,即假如电能表全生命周期为5年时,第1年为首检;第2年抽检,按电能表单位所占比例,进行等比例抽样;第3年为电能表运行;第4年运用第二年抽检的结果,进行不等比例抽样;

4.6 根据确定好的样本量对每组电表进行抽样,然后按照检定标准对抽得的每一块电能表进行性能检测;

4.7 根据样本的检测结果对总体进行推断,做出总体合格与否的判定。

其中:N代表总体数,n为样本数,r为不合格数,c为合格判定数。

图1 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

5.抽样实例分析

5.1 基础数据

以某市在2010年新安装的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为实例验证,各厂家电能表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采用上述研究的抽样检测方法,2011年设为该批电能表运行的第一年,在2012年进行第一次抽检,采用等比例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2014年进行第二次的抽检,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

5.2 第一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根据对电表检测成本和损失成本的估计,并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以往经验,某市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不合格率在0.1%-0.3%之间,故该实例设定的抽样平均损坏率P=0.3%,由于P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在各层中的抽样比:

考虑到分层所带来的精度提高的效益可能会被进一步细分产生的成本所抵消,这里只考虑进行一阶分层。通过计算,各厂家所要抽取的样本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5.3 第二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在电能表运行第四年进行第二次抽样检查,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从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总量N=139500。根据第一次抽样检查结果来确定抽样平均损坏率P,在该实例中,P=1-(ZA+ZB+ZC+ZD+ZE)/5=0.00116。

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第一次抽样的结果可知P小于LQL,决定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对该区域的运作电能表进行检测。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根据内曼分配的公式:

按照第二次抽样检测方法抽取的278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我们将采取同样的分析方法进行各项分析。

6.结束语

运行电能表检验抽样方案综合考虑了精度、费用、难度等因素,设计了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互结合的抽样方案。在样本量的确定方面,从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出发,结合数理统计学原理,在经过一系列推导之后,求解得到运行电能表样本量模型,在按照厂家对运行电能表进行分层之后,将运行电能表抽检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等比例分配法,第二阶段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法之内曼分配。最后得出科学有效的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并通过举例的方式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制定是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供电企业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S].

[2]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S].

[3]刘爱芹,吴玉香.分层抽样中样本量的分配方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

[4]金勇进,杜子芳,蒋妍,编著.抽样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杜子芳,编著.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钟蔚(1973—),女,大学本科,工程师,现供职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计量中心,从事电能计量技术研究与电能计量管理工作。

抽样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铁路配件;入厂检查;抽样方案

一、抽样方案现状分析

(一)现状与问题

现各大多数整车制造工厂对原材料、外购件多采用GB/T 2828-2003为依据制定本企业的检验控制。多数情况下,为考虑检验成本及时间限制要求,会采用“较低检验水平”的监督抽样方案。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投入工序后原本判定可接受批内存在大量不合格产品,影响了整车的装配生产进度,增加了返工、返修耗费工时。排除检查员本身经验及责任心因素外,还应综合分析采用各抽样方案存在的风险。

(二)常用抽样方案存在的风险

可见,当待检批实际合格率为10%时,我们可能有65.4%的可能判批次合格,同时,只能有1-0.654=0.346、即只能有34.6%概率抓住这个不合格批。以此类推,当待检批实际合格率为2%时,只能有7.8%概率抓住这个不合格批。

(2)监督抽样方式。监督抽样特性:仅当有充分证据表明实际质量水平劣于声称质量水平时,才判定该核查总体不合格。即当抽样判定不合格时,我们有充分把握判定抽检批不合格;当抽样判定合格时,我们只能说抽检样本合格,但样本代表批次有很大可能不合格。使之“宁可放过一千,不得冤枉一个”。

二、合理选择抽样方案

统计抽样检验的科学性是统计准确性的基础,通过检验样本推断总体产品质量是质量监督检查的必要手段。能否通过检验样本准确地推断总体质量的关键是必须使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否则,即使检验手段再先进,检验结果再精确,也不可能对总体质量的状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推断。抽样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抽样检验要体现科学性、可用性。一个“好”的抽样检验系统,应是用尽可能低的检验费用(经济性),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科学性),且对产品质量检验或(和)评估的结论可靠(可靠性),实施简便(可用性)。

(一)孤立批抽样和连续批抽样两种抽样方案把关作用分析

一般的,按照由生产方风险质量和使用方风险质量确定的OC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用一个抽样方案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若样本符合要求,即抽查通过,并不意味着该批质量符合要求。由此,孤立批抽样方案的质量保证如下:孤立批抽样方案不能将某一通过批的不合格品率控制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下,仅起概率把关的作用。所谓概率把关就是当不合格品率低时,接收的概率高,当不合格品率高时,接收概率低。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宗旨是控制不合格品率,只有用某一连续批抽样方案系统对连续多批进行抽样检验可将通过批的平均不合格品率控制在事先规定的数值之下。

(二)确定适宜的抽样质量及检验水平

1.接收质量限AQL的选择

一般的,AQL由生产方(供货方)与使用方(订货方)协商确定。AQL值是使用方对所需产品(交付总体)的质量要求,也是生产方的质量目标。不同产品可制定不同的AQL;对同一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可以规定不同的AQL;相同的产品对不同的用户,可制定不同的AQL值。例如不同产品中的转K6转向架的承载鞍所用抽样方案的AQL值应比斜楔的要小;同一产品如K6承载鞍A类项点“鞍面直径”所用抽样方案的AQL值应比“两环带内径差”要小。即:为确保供货产品质量水平,质量要求越高的产品或检查项点,在产品技术标准或订货合同中,抽样方案的AQL值应越低。

①检验水平Il越低,对单批的误判概率高,不仅仅是存伪概率β高,弃真概率α也高,将实际合格的批也误判为拒收,这对生产方是不利的;

②现《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中对装用不合格品的生产单位将承担装用责任。装用不合格品的事故责任及相应的事故处理赔偿将由装用厂家负担。这就意味着,如果使用检验水平低的抽样方案,质量控制程度差,将装用较多的不合格品,我们装用厂家将承担较多的事故赔偿责任及处理费用,这些费用可能会高于由于增高检验水平而增高的检验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选择检验水平IL应兼顾到样本量和判断精度(质量保证程度)这两个方面。

可以看出各抽样方案抽检数量不同,控制着重点也不同。我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区分选择。例如如曾经发生的承载鞍入现场装配发现存在大量对称度超差问题。排查问题情况是:该批次数量1600件,使用约600件后装配中发现有对称度超差、最终发现共103件不合格。

但是在必须采用监督抽样方式情形下,也可将大批量产品适当分层抽样、限制每批量数报检,以提高质量控制力度。以上述1600件承载鞍为例,如限制成400-500件为1批次报检,对于同样为6.4%合格率的产品,接收及拒收概率比较如下表7:

三、结论与建议

目前所采用的入厂检查抽样方案可能产生不合格品被大概率接收的问题。为切实提高铁路货车装用配件产品质量,应根据各配件产品供应批量数大小、重要性不同、检验项点关键程度不同,合理选择抽样方案,从而提高抽样检查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GB/T2828.1-2003/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2]GB/T2828.2-2008第2部分: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

[3]GB/T2828.4-2008第4部分:计数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系列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普查;专业抽样;方案;研究

一、关于专业抽样调查及其发展

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需要从上个世纪初外国传教士主持或指导的一些调查算起。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抽样调查工作得到了广泛开展。1994年我国成立了企业调查队。同年,还改革了统计调查的方法体系,由此也从法律上确立了经常性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在各行各业中,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已成为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专业抽样调查的弊端

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曾经表现出过其积极性和适用性。当然,其弊端也逐步得到了暴露。如服务业的专业抽样调查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主要表现为:覆盖面不全、系统性不强、规范性缺失。这些缺点也导致得到的统计数据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抽样框的问题。抽样框即被用作抽样的总体。抽样框是开展服务业抽样调查的重要依据。作为研究对象的目标总体,理想的抽样框应该是使调查的全体和目标总体表现出完全的一致。但实际调查中,常常出现两者的不一致,这样就会致使抽样框出现误差。

第二,样本量的问题。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从总体中按一定的程序抽得的一部分个体或抽样单位组成了抽样调查的样本。在现实的专业抽样调查中,常常需要对预先设计的样本量以及其它多个因素如数据需求、精度水平和现场的操作等进行必要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有可能就会造成样本量和预先设计的偏差,从而给专业抽样调查带来误差。

第三,专业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实施专业抽样调查的难度往往是最大的,这无形中也对抽样调查的最终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改进专业抽样方案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认识国情、摸清家底的重要举措。每次经济普查都有自己侧重的任务,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标就是:摸清各类单位以及个体经营户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实现对其的全面了解。除此之外,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还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服务业以及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查实,并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以及基础信息数据库、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更新。经济普查的结果可以为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提供更好、更可靠的资料保证。利用经济普查数据改进专业抽样方案是可行的。

首先,国民经济总体核算的各项总体核算都必须依据可靠的专业统计调查和财务会计资料。进行专业抽样调查,自然需要依据可靠的专业统计调查的资料。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经济普查的数据而获得。

其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需求,为搞好国民经济的核算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保证。而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进行专业抽样调查时也就有了科学的数据和依据。

再次,在经济普查中所取得的大量的丰富的资料,将可以大大弥补国民经济核算中进行专业抽样调查时所必需的资料。经济普查覆盖了除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取得除农业以外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最完整的数据资料,可以弥补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缺口,尤其是第三产业的资料缺口,为专业抽样调查提供丰富的资料保证。

最后,运用经济普查数据,可以校正在专业抽样调查中利用日常统计报表以及专项调查核算所获得的当年数据。在日常的专业抽样调查工作中,一般而言,限额以上企业的统计报表常常比较规范,其调查数据也比较容易审核校正。而限额以下企业的统计数据,由于各个专业所取得资料的渠道不尽相同,就会出现种种的问题。如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仍然采用抽样调查,但可能其抽样框已经出现老化的问题。再如针对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采用抽样调查以及资质等级以下的建筑业增加值的获取,既采用日常统计报表中所取得的数据,又利用农村抽样调查获得数据,还有采用调查资料补算而获取的的建筑业装饰装修增加值。专业抽样调查的资料来源渠道太多样,自然给数据审核增加了难度,给专业抽样调查工作也增加了困难。而利用经济普查的数据则可以减少这些困难的产生。全国经济普查包括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广泛,运用经济普查数据,进行年份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普查,有助于搞清调查数据和用日常统计报表资料核算所得的数据之间的误差,有利于对各行业的统计以及调查数据进行及时的系统校正,有利于提高专业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

总之,针对专业抽样调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利用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其方案进行改革,有利于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专业抽样调查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罗及红.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抽样调查研究[J].当代经济,2014.22

[2] 陶然,金勇进.普查事后抽查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启示[J].调研世界,2010.09

抽样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验证性实验;抽样方案;统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17一0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对用“行家调查法”筛选后建立的测试指标体系首先在辽宁省营口地区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试验对象包括小学1~6年级、初中1~2年级、高中1~2年级的城市、农村、男、女生各60人,共计2 400人(初三、高三因升学考试原因未参加测试)。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常规统计计算以及评定分数、对测试指标值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撰写了试验报告;利用实验的基础数据提出了进一步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大面积实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通过大面积试验的现场测试情况反馈和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为科学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验证性实验的抽样方案实施

1.1 目的掌握参加实验省市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论证、实验、制定出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进行验证性实验;利用验证性实验的反馈信息,为修订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提供依据。

1.2参加实验的省市以及抽样对象 根据全国不同地域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间的差异以及体育教育现状,参加实验的省市原则上为2000年5月确定的“初中学生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单位(辽宁省、广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天津市、江苏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浙江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北京市等);抽样对象为参加实验单位普通大、中、小学校各年级的在校男女学生。

1.3抽样方案

1.3.1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整群抽样。

1.3.2 实施步骤

1.3.2.1分层 依照课题组的计划安排,参加实验的省市为13个。每个省、直辖市各为一层,共计13层。1.3.2.2第一阶段 目的:确定参加实验的地级市和省属高等院校。

方法:每层抽取1~2个地级市作为参加实验的地级市。由于抽样的单元数不多,抽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每一层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得1所省属高等院校。

1.3.2.3第二阶段 目的:确定参加实验的中、小学校。

方法:各层在已确定参加实验的地级市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每市抽取城、乡各l所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若是完全中学,则学校数减1所),合计4所学校。

1.3.2.4第三阶段 目的:确定测试对象。

方法:考虑到即使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同一班级的抽样基本单元之间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为了避免测试组织人员的繁杂工作,对确定参加实验的中、小学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1.3.3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的标识规则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的标识是计算机确认测试对象测试资料的惟一标识。填写及录人错误会造成资料信息的丢失。

参加实验基本单位标识自左向右的含义规则如下:

1.4测试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有三类,即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具体测试项目组合成下列四组:

第一组:身高(x1)、体重(X2)

第二组:台阶试验(J1)、肺活量(J2)

第三组:50米跑(S1)、立定跳远(S2)、立卧撑(S3)

第四组:坐位体前屈(S4)、握力/体重*100(S5)

注:括号中的代码为相应指标在数据库中指定的字段名。

1.5测试仪器以及数据录入软件 实验统一使用大连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大连万国汇通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有关测试仪器设备。

数据的录入统一采用Office 97中的Excel软件录入数据;指标名称一律用代码表示。

1.6未尽事宜 本方案未尽事宜由《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专家组负责完善。

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验方案)验证性实验的数据统计处理

2.1 数据录入 各实验点对各测试项目的测试值以及其相应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采用逻辑判断法认真检查核对后添入表3,对剔除缺项测试对象后的记录编顺序号,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建立原始数据文件。

2.2样本构成 对每个实验点的测试数据,按性别、年级不同进行分组构成32个样本;对每个样本计算出其各测试项目测试值的、s值,剔除±3s以外的测试值完成对异常数据的剔除工作,并保存剔除异常数据后的样本为每个实验点的工作样本。将每个实验点的工作样本作相应的汇总合并,构成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

2.3数据统计处理

2 3.1 对工作样本数据统计处理选择统计量为 平均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百分位数(Mean、Std.deviation、Minimum、Maximum、Percentile)。为了与国家体质调研报告的数据统计表格式一致以便今后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又要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百分位数选用pl、p2、p3、p5、p10、p15、p25、p30、p50、p70、p75、p80、p85、p90、p95、p97。

2.3.2选用Skewness(偏度值)和Kurtosis (峰度值)考察各测试项目测试值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当Skewness与Kurtosis值均为0,则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非常接近正态分布;如果Skewness值为正值,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为正偏态分布;如果Kurtosis值为正值,表示该测试项目测试值的分布的峰度比正态分布的峰度更陡峭。

2.3.3 对各实验点的工作样本和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数据进行以上统计量的计算,并填写“测试项目抽样测试数据统计表”(表4)。

2.3.4对验证性实验的工作样本统计各评价指标得各分值的人数百分比,填写“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表”(表5)。

3 对统计数据利用的考虑

鉴于验证性实验获得的样本数据量相对较大,其所提供的信息基本够用,且有较好的代表性;其对校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具有积极的作用。

1)通过对验证性实验工作样本各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表5)的分析,揭示实际使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进行评分时,对各评价指标得分人数百分比的分布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的适宜程度、提供对其调整或修改的参考依据。

2)各实验点工作样本的“测试项目抽样测试数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描述了各实验点测试资料的概况;验证性实验工作样本的“测试项目抽样测试数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描述了验证性实验测试资料的总体概况。验证性实验工作样本的“测试指标抽样测试数据统计表”中的百分位数值,能够直接用于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抽样方案范文第7篇

现行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虽然实施中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1.1缺乏长期实施的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

2008年全国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2013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显示了我国公路运输统计的改革成果,奠定了我国公路运输统计实务工作的最新基础。专项调查摸清了底数,锻炼了队伍,对做好我国公路运输统计工作意义重大。但两次专项调查只是专门开展的一次性、非连续的调查工作,长期的、日常的公路运输量数据如何调查,尚无明确的执行方案。这就需要尽快总结经验,开展理论研究,拿出可行的方案,以便指导全国公路运输统计工作长久、规范地开展。

1.2采用专项调查数据推算报告月运输量数据仅是权宜之计

专项调查是针对公路运输量所作的一次性专门调查,其调查组织严密,指标设计完整,调查内容详细。但是组织专项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能经常性的开展。月度调查是日常开展的调查工作,通过月度调查可以获取调查月的运输量数据。目前,各省、市、区月度调查不是直接抽样采集运输量数据,而是采用间接的方法,即应用专项调查基期月运输量数据,按比例推算各报告月运输量数据,这种获取月度运输量方案的优点是原理简单,以专项调查摸清的运输量数据为基数,避免以后各年或各月再实施抽样调查工作,仅需各月测算各种车型的月度波动系数。但其缺点也较明显,一是各种车型的月度波动系数测算比较繁杂,二是月度波动系数作为一种定基波动系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推算运输量的误差,如果说近期年份可以这样近似推算,随着年份的延长一直这样做则不合适。针对现行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存在的问题,本文应用抽样调查理论中双重抽样技术与样本轮换技术,结合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改进、完善我国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的新思路。

2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的改进思路

2.1整体改进思路

在参加交通运输部实施的两次专项调查项目的基础上,经多次研究探讨,笔者认为,我国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整体改进思路应为:定期抽样方案与年度抽样方案相结合,双重抽样技术与样本轮换技术相结合。抽样调查以5年为一个统计周期,定期抽样方案每5年实施一次,调查期为一个月,为大型抽样调查活动,主要获取一个统计调查周期的公路运输量基础数据;年度抽样方案在其余4年每年实施一次,调查期也是一个月,为小型抽样调查活动。年度抽样方案与定期抽样方案相配合采用双重抽样技术,主要获取公路运输量的月度数据;同时,年度抽样调查采用样本轮换技术,进行样本数据的采集,确保调查的精度。

2.2定期抽样方案的改进内容

2.2.1专项调查转为5年为周期的定期调查

2008年和2013年两次有关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的成功实施,为今后各省、市、区开展大型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奠定了技术、人员、数据等方面的基础。为了能够持续获取我国公路运输量数据,应将专项调查转为周期性的调查活动,定期开展。考虑到这种调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议统计调查周期定为5年。

2.2.2保留营业性车辆和非营业性车辆的划分,但各自获取的运输量指标侧重不同

营业性车辆和非营业性车辆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公路运输车辆划分方法。在公路运输量统计调查中,营业性车辆侧重于运量、周转量、燃料消耗、运输收入、运输成本费用等数据调查;非营业性车辆侧重于运量、周转量、燃料消耗等数据调查。2.2.3将燃料消耗指标扩展为客、货车的重要调查指标随着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公路运输业应更加重视对客、货车燃料消耗指标的采集和分析,因此,新的定期调查方案应将燃料消耗指标与运输量指标同等对待,并扩展到各类客、货车的调查指标之中。

2.3年度抽样方案的改进内容

新的年度抽样方案,以提高统计精度、减轻调查工作量为目标,改进了现行方案中需要每月调查样本车辆,测算波动系数,并长期固定专项调查月为基期等诸多不足。

2.3.1年度抽样调查的指标应少而精

年度抽样方案应以营业性客车和营业性货车为调查对象,快捷、准确地获取运量、周转量、燃料消耗三大指标。

2.3.2年度抽样调查的方法与定期抽样调查相关联

年度抽样调查与定期抽样调查相互关联,设计成采用双重抽样技术与样本轮换技术的新方案。新方案以5年一周期的定期抽样调查为基础平台,后4年以相同的调查月份抽取定期抽样调查的10%~20%样本量组织实施4次年度小型抽样调查,每年的小型抽样样本采用样本轮换技术进行取样,以省为单位,各省自行组织样本轮换的具体实施,每年可以轮换20%的样本量。例如:某省第一年定期抽样中抽取了1000个样本车辆,在随后的4年,采用样本轮换技术进行样本的抽取。第二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定期抽样调查的20%样本(即为200个单位的样本量),进行小型抽样调查。第三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出第二年小型抽样样本量的20%(即40个单位的样本量),这些样本不再参与调查,并从其余未包括在样本中的总体单位中800个样本中抽取40个样本,替代抽出的样本,用新的200个样本进行本年的小型抽样调查。第四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出第三年小型抽样样本量的20%(即40个单位的样本量),这些样本不再参与调查,并从其余未包括在样本中的总体单位中760个样本中抽取40个样本,替代抽出的样本,用新的200个样本进行本年的小型抽样调查。第五年的样本轮换过程同上。样本轮换过程,要始终贯穿并科学运用随机抽样方法,保证样本轮换工作符合抽样方案的技术规范,不能人为的指定调查样本车辆。采用样本轮换技术,可以避免样本陈旧而带来的偏差,使样本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提高抽样调查精度。通过年度抽样调查,得到调查月运输量,再通过报告月相对调查月的波动系数测算得到调查月后11个报告月的运输量。

3结论

综上研究,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新的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方案改进思路,核心是以5年为一个完整的调查周期,由定期抽样方案和年度抽样方案所组成,采用双重抽样技术与样本轮换技术相结合。大型的定期抽样调查奠定了运输量调查的基础平台,小型的年度抽样调查解决日常月度的运输量调查。根据我国已完成的两次公路运输量调查实践,今后大型的定期抽样调查可在尾数逢8和逢3的年份进行,如在2018年组织一次大型调查。这一新方案能提高调查效率,保证调查精度,减轻调查负担,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路运输量统计调查工作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抽样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家抽样检验标准 问题 建议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或流入下道工序,最好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即100%检验。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全数检验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例如破坏性检验、批量大、检验时间长或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就不能或不宜采用全数检验,此时抽样检验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概述

1.标准体系的形成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颁布第一项抽样检验国家标准GB2828-81(试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产品种类的增加,高端产品研究设计制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控制、监督需要一系列具有科学的抽样检验标准对产品技术标准的支持。迄今为止,我国已颁布20多项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抽样检验标准体系。随着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扩大,这一系列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参考和参照国际标准都进行了一次或多次修订。不断完善标准的体系,丰富标准内容,提高了应用价值。

2.标准制订的依据

抽样检验这门科学是以“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量准确地评判总体(批)为主线的,制订抽样检验标准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数理统计、管理学和经济学。抽样检验标准制订要体现科学性、经济性、可靠性及可用性的原则。

3.标准适用的范围

这些标准涉及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生产方、使用方验收抽样检验等方面,标准原则上分为两大类:即验收类和监督类。标准应用区别之一是对于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查选择孤立批抽样方案,即五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标准。而对于企业、用户应选择连续批的抽样方案;之二是监督抽检目的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利益,它是一种宏观的质量监督手段。验收检验是由一方(生产方)或双方(生产方和使用方)采取的一种微观质量保证手段。选用孤立批抽样方案,设计要求仅起概率把关作用,连续批抽样方案可控制产品不合格品率。例如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1-2003它是适用连续批抽样检验,确定抽样方案,首先要确定以下要素,a、过程平均的估计;b、检验质量限AQL的确定;c、批量;d检验水平(IL)的选择;e、检验严格程度的规定:正常检验、严格检验和放宽检验;f、抽样方案类型的选择GB/T2828-1中规定了一次、二次和五次抽样方案类型;g、检验批的组成。虽然检验复杂、要素多,但是它能够控制产品规定的不合格品率,保证产品质量。

4.正确使用抽样标准的重要意义

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样本是样品的集合,一个样本可由一个样品组成,也可由多个样品组成。欲达到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这样目的,要通过以下程序来完成:A、抽样;B、检验;C、推断。其中抽样方案是否合理,是判断结论正确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否通过检验样本,准确的推断总体的关键,是必须使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否则,即使检验设备再先进,检验的数据再精确,也不可能对产品总体质量状况做出准确合理的推断。

二、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自国家抽样检验标准出台以来,在企业产品的检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国家、行业、地方、企业、制订的产品技术标准中,采用的国家抽样标准很少,利用率也低,根据笔者二十多年来对产(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的实践和调查研究,并与各地、市同行的交流探讨,在完成省级下达的监督抽样检验计划过程中,各地抽样检验的作法就没有统一规范,直接影响了监督抽查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受到损害。

1.产品技术标准文本中抽样检验标准的选择

既然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抽样检验标准,具有科学的依据,那么为什么不能广泛的推广应用呢?因为在国家制订的产品技术标准中,采用抽样检验国家标准都很少,而企业制订的产品技术标准中采用国家抽样检验标准更是微乎其微,原因是信息不畅通,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欠缺,审查备案单位人员责任心不强。但是对于国家制订产品技术标准自订抽样方案甚多,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难以说清。例如,葡萄酒(GB15037-2006)规定了抽样方案,而烟台葡萄酒(GB/T18966-2008),沙城葡萄酒(GB/T19265-2008)中选择了(GB15037)的抽样方法和数量,而昌黎葡萄酒(GB/T19049-2008),通化山葡萄酒(GB/T20820-2007)是自定抽样方案。同样是葡萄酒为什么抽样方案不能统一,为什么不能优先选择国家抽样标准,各自制订抽样方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是什么,使人难以理解。

2.验收抽样标准不能直接用于监督抽样

在于善奇、于振凡编著的《抽样检验标准选用手册》中20个抽样检验标准,其中包括五项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标准,部分质量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抽样工作中,把这两类标准混为一谈,长期以来采用产品标准中的抽样方法去抽样。有的标准还明确规定适应的范围,其中包括质量监督抽查,给监督抽查人员一个误导。例如,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中抽样方法按(GB/T2828.1)中规定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GB/T2828.1)是验收类抽样标准即企业自检所用的抽样标准,不适用于监督部门的抽样检验,因为验收类和监督类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制订的理论依据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它适用的主体也是不同的。在质量监督部门这种选择的错误做法较为普遍。

3.不能正确决定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范文第9篇

弄清抽查概念 明确工作对象

抽样检验是了解产品质量状况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抽样检验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监督抽样检验、验收抽样检验和交易抽样检验,各种检验的抽样方案可能完全一样,但其要求、适用范围以及检测结果的分析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混淆起来[1]。也就是说同一个抽样方案,如果其目的不同,它要求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不能拿交易抽样检验的规定来衡量验收抽样检验,也不能把验收抽样检验的要求应用到监督抽样检验中去,同样,也不能用监督抽样检验的思路来解释交易抽样检验的做法,否则抽样检验不仅达不到科学、公正的效果,而且会造成连自己都不清楚的错案冤案。

1.“总体”与“批次”的区别。就抽样检验而言,“总体”的组成可以是同一批次产品,也可以是不同批次产品,甚至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产品,它仅仅是一个量的概念。而“批次”除了有量的内容外,重要的是它强调各产品之间应是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款式,并在某一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然而,对于监督抽样检验来说,由于监督抽样检验的性质所规定[2],监督的对象“可以是同厂家、同型号、同周期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周期生产的同类产品。必要时,还可以是不同类产品”。换言之,监督抽样检验的对象(即监督基数)用“总体”或是用“批次”来描述都可以,所以不存在像《分析》所说的“将批次的概念套用在流通领域的抽查中是行不通的”。但是,对于验收抽样检验来说“总体”与“批次”绝不能弄错,也不能替代,应该有明显的区别与适应的对象。因此,产品质量验收抽查中的做法与定义是不能套用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上的,这一点应是质量监督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2.《分析》认为服装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存在“抽样方案不统一,判定规则不确定”的问题。这种“抽样方案不统一,判定规则不确定”的现象,既是问题又不是问题。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控制理论,监督抽样检验是监督产品整体的质量水平,不是监督产品个体的质量特性值高低,而在抽查中发现某一个产品质量特性值低劣是监督抽样检验的副产品。从现行的服装产品标准来看,有的服装产品标准规定了整体质量水平值(即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接收质量限AQL值),对这种服装产品开展监督抽样检验如果抽样方案不统一就是问题;而大量的服装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整体质量水平值的要求,各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值,只能根据本区域生产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以及公众或社会希望该服装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来制订出监督抽样方案,自然也就会出现“抽样方案不统一,判定规则不确定”现象。把“抽样方案不统一,判定规则不确定”作为单纯的监督抽样检验的问题来解决,是典型的瞎子摸象式工作方式。

3.“基数”与“现场基数”的关系。对于监督抽样检验来说[3],一是监督抽查没有抽查基数多少的要求,对于量大的监督对象(一般大于250),抽样方案是不受其多少的影响,而对于量少的监督对象(即总体在10≤N≤250)只是用来修正监督抽样方案,也就是说确定监督抽样方案的依据不是监督对象量的多少,而是声称质量水平的大小(即DQL值大小)和抽样检验功效的高低。二是监督抽查的对象不是看它是不是在现场,而是属不属于规定的监督范围之内,如果在监督范围之内,即使该商品不在现场也要归入监督的对象(在操作时把未在现场的商品纳入随机抽样的范围之内即可)。如果监督抽样检验纠缠于监督对象到底如何确定的问题,弄不清基数或现场基数与监督抽查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监督抽查工作顾此失彼,甚至会搞乱了监督抽样检验的程序。那么,为什么现实中的监督抽样检验都必须填写监督对象(即基数)多少这一要求,它完全是为了便于行政处罚的需要,并不是制订监督抽样方案所必须的。而《分析》认为“由于基数问题的限制,把基数理解为现场基数,导致抽样结果应用价值降低,从而造成无法有力地打击劣质服装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这种认识和担心是由于既没有把“监督抽样检验”与“基数或现场基数”的关系弄清楚,又没有真正把握监督抽样检验的本质,用验收抽样检验的思路来理解监督抽样检验的目的而造成的。

正确解读标准 把握使用原则

抽样标准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到目前为止现行有效的国家抽样标准有25个,涉及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样检验,生产方和使用方的验收抽样检验以及产品买卖的交易抽样检验等,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抽样检验标准体系,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破坏性检验、可靠性及寿命试验、连续性检验及散料检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些抽样标准与监督抽查相关的有:GB/T 2828.4—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2828.11—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6378.4—2008《计量抽样检验程序 第4部分:对均值的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 16306—2008《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GB/T 28863—2012《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等。根据服装产品质量特点,可以应用的监督抽样标准为GB/T 2828.4—2008、GB/T 2828.11—2008、GB/T 16306—2008以及GB/T 28863—2012。

1.GB/T 2828.4—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规定了监督抽样方案和评定程序。它的特点与要求:一是无论哪个监督抽样方案,错判风险小于等于5%,即样品不合格可以判定监督对象的质量水平达不到监督抽样方案所对应声称质量水平为不合格的差错概率小于等于5%,而漏判风险无法确定,通常比较大,绝不是《分析》所说的“把不合格的商品判定为合格的商品的漏判可能为10%”(在交易抽样检验中倒可以这样说)。二是监督检验的样本量多少与监督产品总体(即核查产品总体或基数)的大小无关,一般样本量都比较少。三是监督产品总体可以是同厂家、同型号、同周期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周期生产的同类产品。必要时,还可以是不同类产品。四是监督检查样品不合格可以肯定监督产品总体不合格,而样品合格不能肯定监督产品总体合格,只能说未发现监督产品总体是不合格总体,或不否定监督产品总体的声称质量水平。五是在监督抽样方案(n;L)中,n表示抽取样本量的单位产品数,L表示不合格品限定数,而不是《分析》所说的“n表示抽取样本量的组数,L表示不合格的样本数”。

2.GB/T 2828.11—200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规定了监督抽样方案和评定程序。它的特点与要求:一是无论哪个监督抽样方案,错判风险小于等于5%,而漏判风险无法确定,通常比较大;二是适用于监督产品总体数量较小(即总体在10≤N≤250)的情形,样本量要参照监督产品总体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三是监督产品总体可以是同厂家、同型号、同周期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周期生产的同类产品,必要时,还可以是不同类产品;四是监督检查样品不合格可以肯定监督产品总体不合格,而样品合格不能肯定监督产品总体合格,只能说未发现监督产品总体是不合格总体,或不否定监督产品总体的声称质量水平。

3.GB/T 16306—2008《声称质量水平复检与复验的评定程序》规定了被监督者提出异议时的复查抽样方案和评定程序。它的特点与要求:一是复验是对原样品进行重复性或再现性的测试,它是解决被监督者对检测数据的异议;二是复检是在监督产品总体中再次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它是解决被监督者对监督产品总体质量水平判定的异议;三是备样不是用于复验与复检,而是用来解决检测出现差错的问题。

4.GB/T 28863—2012《商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情形》规定了监督抽样方案和评定程序。它的特点与要求:一是监督抽样方案单一,错判风险小于等于5%,而漏判风险无法确定,通常比较大;二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监督产品具有先验质量信息的了解;三是监督产品总体应是同型号或同类商品,也可为某生产者生产的执行相同产品标准的商品;四是被监督者的异议只能采用复验的形式。

由此可见,各个监督抽样标准都有自身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规定的抽样方案和评定程序。但是,它仅仅只是工具,是规范与要求,是各种监督抽样方案的集合体。我们不能拿着监督抽样标准去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应事先有明确的监督目的与要求[3]、有确定的监督质量水平与抽样检验功效,然后在各标准中检索到最合适、最合理的监督抽样方案,免去大家要计算监督抽样方案这一繁琐的工作,从而达到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科学、公正、高效的目的。

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监督方案

通过对以上质量监督工作性质与概念的分析与澄清,结合国家监督抽样标准的解读,我们在开展实施服装商品质量监督抽查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就能克服一些模糊的理解和错误的做法。

1.监督抽查前,应有一个明确的监督质量水平(即声称质量水平DQL)值或掌握了监督商品的质量信息,从监督抽样标准中检索到最合适、最合理的监督抽样方案。然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自身的管理能力与要求来确定监督对象的范围与大小,即监督产品总体是不是同厂家、同型号、同一批次的产品,或怎样确定监督基数以及该监督商品在不在抽查现场,等等。最后依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取得规定的样品数。

2.监督抽样检验是通过发现样品的不合格,来判定监督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不合格,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但样品不合格,不能说监督产品总体的产品都不合格,而是监督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没有达到监督质量水平而被判为不合格。

3.样品合格是不能判监督产品总体合格,这是监督抽查的性质所决定的,如果想提高抽样检验功效(即提高监督发现能力),可以增加样品数量,但样品合格还是不能判定监督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合格。

4.被监督者提出异议,首先必须弄清楚异议的内容,是对检测数据的异议,还是针对监督产品总体判定的异议,然后根据GB/T 16306—2008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进行复验或复检。如果是复检,必须对漏判风险质量水平p1取值给予高度重视,不能轻易决定,要考虑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自身所能承担的风险与对监督产品总体质量水平高低的估计。但不管如何绝对不能用备样进行复查,除非该问题(即不合格项)是系统毛病。

总之,质量监督控制理论告诉我们,要正确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必须区分监督抽样检验、验收抽样检验以及交易抽样检验的关系[4],弄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然后结合服装商品的具体情况,正确、合理地应用监督抽样标准,获取最合适的监督抽样方案去开展监督抽查工作,从而确保流通领域服装商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叶永和.产品质量控制与提高问答[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2] 叶永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实践[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3] 叶永和.质量监督目的与方案的关系[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2,(2):56-58.

抽样方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抽样检验;抽样方案

一、抽样检验的概念及其发展

抽样检验在产品检验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是统计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用尽量少的样本量来尽量准确地评判总体(批)”为主线展开的,理论依据是概率论、数理统计、管理学和经济学。

抽样检验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特性:(1)科学性,抽检应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2)经济性,尽可能低的检验费用。(3)可靠性,对产品质量检验和评估的结论可靠。(4)操作性,抽样检验的实施应有较强的操作性。

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

抽样检验的优点:(1)只检验部分产品,较为经济合算;(2)抽样检验中,搬运损失小;(3)抽样检验所需检验员少;(4)由单件判定提高到批次判定,是一个改进;(5)适合于破坏性测试;(6)拒收整个产品批,而不仅仅是退回不良品,有力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抽样检验的优缺点:(1)存在接受“劣质”批和“拒收”批的风险;(2)增加了计划工作和文件编制工作;(3)样组提品情报较之于100%检验为少。

抽样检验始于20世纪20年代,应用于二战,197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根据当时美国军标MIL-STD-105D的理论起草并颁布了抽样检验的国际标准ISO2859(其最新版本为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一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计数抽样计划》)。我国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8年颁布第一个抽样检验标准SJ1288-197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和抽样表》。1981年上升为国家标准:GB2828-1981,1987年改为国家标准GB2828-1987,最新版本为GB/T2828.1-2003。

二、抽样检验的类型

抽样检验类型有计数型抽样检验和计量型抽样检验。

计数型抽样检验:把抽取样本后通过离散尺度衡量的方法称为计数抽样检验。计数型抽样检验分为计件和计点两种方案,计件针对不合格品数,计点针对不合格数。

计量型抽样检验:用抽取样本的连续尺度定量地衡量一批产品质量的方法。

三、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调整型”抽样检验含义:在产品质量正常的情况下,正常抽检;当产品质量变坏或不稳定,加严抽检;当产品质量变化或稳定时,放宽抽检;抽样方案和转移规则一起使用。

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方法。首先应规定质量指标接收质量限(AQL),规定检验水平(IL)。抽样方案检索:按照抽样方案检索表箭头所指位置数据,同行中是抽样方案参考值。

(一)接收与否的判断

1.一次抽样方案

一次抽样方案的形式为[n;Ac,Re],其中n表示样本量,Ac表示接收数,Re表示拒收数。

判断规则:若d≤ Ac,则接受此批;若d≥ Re,则拒收此批。d是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

2.二次抽样方案

二次抽样方案的形式为{n1;A1,R1 / n2;A2,R2},其中n1 、n2表示第一和第二样本量,A1 A2表示第一和第二接收数, R1 R2表示第一和第二拒收数。

判断规则:若d1≤ A1,则接受此批;若d1≥ R1,则拒收此批。 A1

(二)严格度间的转移规则

1.从正常检验到放宽检验(条件都满足):①当前的转移得分至少30分;②生产正常;③负责部门同意转到放宽检验。

2.从放宽检验到正常检验(只要具备一条):①有一批放宽检验不通过;②生产不正常;③负责部门认为有必要到正常检验。

3.从加严检验到暂停检验:①累五规则;②加严检验开始后,不通过批数累计达到五批时,暂时停止按本标准检验。

4.恢复检验:当给与停止检验的企业,实施了有效改进措施后,可以提出恢复检验。恢复检验的产品一般从加严检验开始。

5.转移得分:除非负责部门另外规定,在正常检验一开始就应该计算转移得分。

(1)整数转移得分规则

①一次抽样方案

a.当接受数等于或大于2时,如果当AQL加严一级后该批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加3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b.当接受数为0或1时,如果该批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加2分;否则重设为0。

②二次(多次)抽样方案

a.当使用二次抽样方案时,如果该批在检验第一样本后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加3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b.当使用多次抽样方案时,如果该批在检验第一样本或第二样本后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加3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2)分数转移得分规则

①当给定接受数为1/3或1/2时,如果批被接收,则给转移得分增加2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②当给定接受数为0时,如果在样本中未发现不合格品,则给转移得分增加2分;否则,将转移得分重新设定为0。

四、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置

(一)不合格及不合格品

不合格:是指单位产品的特性不符合规定。

不合格分类:(1)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critical)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2)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major)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3)C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mineral)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不合格品分类:(1)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有可能还有B类不合格和或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2)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有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3)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和B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二)不合格品的再提交

凡是在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方有权拒绝接受。被拒绝的不合格品可以修理或校正,经检验方同意后,可以按照规定方式再次提交检验。被判为不通过的批,在可能的情况下,经过交验方百分之百的检验,将发现的不合格品剔除或修理好以后,允许再次提交检验。

参考文献:

[1]周友苏.质量管理统计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2] 张宇.计量抽样检验方案的设计方法[R].北京:中国计量科学院,1993.

上一篇:钢结构施工方案范文 下一篇:谈判方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