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瓷画工艺与水墨画的联系

时间:2022-09-17 07:44:39

浅谈瓷画工艺与水墨画的联系

摘 要:瓷画是我国陶瓷文化传统精髓,水墨画亦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不朽瑰宝。中国“地大物博”,也正是这块肥沃的艺术、文化土壤滋润着中国的艺坛,然而陶瓷绘画与中国水墨画其实是同源的。在陶瓷工艺中,瓷画既吸收了中国画的形式(构图、表现语言、表现手法),讲究笔法、气韵,追求线条流畅、水分莹澈,水墨酣畅淋漓的效果。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瓷画;形式;联系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27-01

工艺美术品的功能是陶冶情操,丰富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中国水墨画和陶瓷艺术同为具有强烈中华名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二者在发展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背景上的相似导致了创作取材、审美表现、审美趣味上也存在诸多相似想通之处。陶瓷绘画和中国水墨画,一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互动中又没有被同化,而是按各自艺术的轨迹发展。

一、瓷画与中国水墨画的内在联系

(一)历史的辉煌见证

元代陶瓷绘画的发展客观的说得到了当时文人画发展的影响。元代的青花瓷画,一改元代以前瓷画的单调表现语言,迅速开拓了由素瓷向彩瓷的过渡阶段。这种宁静素雅白底蓝彩的精美瓷画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晕散效果。中国水墨画的内容题材对于瓷画的影响明显,文人画蔚为大观以来,梅、兰、竹、菊等题材成了中国陶瓷绘画的主要表现题材。

(二)形式的审美相似

瓷画和水墨画两者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讲究用线条为基础来刻画事物本身,相互起承,相互烘托,形成画面错落有致,相映成趣的写意画面。并且讲究线条的对比变化例如粗细、长短、疏密、虚实、浓淡等,从而产生瓷画与中国水墨画线条的节奏和韵律相似。以线条为代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瓷画与中国水墨画之间紧紧相连共同的结果。

(三)内容的寓意相似

瓷画与水墨画对充分表达寓意的要求和自觉有着相似性。中国陶瓷历史悠久的发展中的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无一不是在表现着中国的人文气息。中国水墨画注重大胆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注重形象的刻画,追求神韵相似,注重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天人合一”的关系。中国水墨画与瓷画在内容寓意上有着同样的自觉追求。

二、瓷画从形式上对中国水墨画的借鉴

(一)构图

齐白石的虾,从不画水,但是虾在水中活动的情景婉然如实,当然这种效果也就是凭借虾的墨色的浓淡变化和须、足等在水中游行、跳跃时所特有的情况来体现的,这就体现了中国水墨画的“藏”。陶瓷绘画熊汉中《清趣图》布局上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藏”与“露”,荷梗自右向左横出,用斗彩写出的水鸟立于荷梗之上,水鸟呼之欲出的神情与荷花动势相呼应,画面开阔,气韵生动,别有生趣。这些足以体现瓷画工艺与中国水墨画中的形式构图是息息相关。

(二)表现语言

“线”作为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是以平面(二维)上线的穿插与组合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美感追求,是艺术家创造精神的反映。瓷画吸收了水墨画的用线,体现在工笔画线条中的铁线描、钉头鼠尾的鱼骨线、兰叶描线条,在瓷画中也随处可见。同时,瓷画还借鉴套用了中国画中的用笔方法,如运笔有急徐、快慢、涩畅等速度上的以及刚柔、轻重、抑扬顿挫等力度上。

从“墨”方面看,在笔墨色彩方面瓷画工艺的青花艺术的蓝白世界的“青花五彩”吸收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彩”,中国水墨画中“墨分五色”说法:干、湿、浓、淡、焦;青花也有“料分五色”的说法:头浓,二浓、正农、正淡、影淡,这与“墨分五色”不谋而合。

(三)表现手法

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水墨画艺术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他们同时遵循着相同的美学思想。

中国陶瓷绘画艺术的形式创造,在追求和谐美的前提下,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造物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主张“合”、“和”、“宜”。其理想追求,使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呈现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物质形态与内涵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统一;感性特征与理性规范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意匠经营和谐统一。

三、结语

中国水墨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发展轨迹及表现载体,但又相互影响异中有同,二者在互为传承借鉴的同时又相融、相通。文章通过对瓷画和中国水墨画艺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和论述,探讨二者之间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共同点和交合点,以丰富陶瓷绘画方面的研究。陶瓷艺术作为中华名族的艺术瑰宝,还有太多太多的奥妙等待着我们去了解、掌握、发现、研究。相信凭借着艺术家们和莘莘学子的不懈努力,中国水墨画和陶瓷绘画都必将会有着光明的前景,也祝愿中国水墨画和陶瓷绘画能再现辉煌。

参考文献:

[1]黄宾虹.黄宾虹文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2]武艺.线描(第1版)[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

[3]杨成寅.石涛画学(第1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裴琼英.感悟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相通[J].景德镇陶瓷,2004(02).

上一篇:浅述紫砂壶陶刻文化 下一篇:当前税务稽查案件取证工作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