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细节塑品行之我见

时间:2022-09-17 07:03:39

笔者作为班主任深知孩子的良好品德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只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就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关心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曾经听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笔者所教的班级是小学中年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更不能光靠语言文字,而是从每一件生活中的事情去渗透,去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及时沟通家长

笔者在17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最注重的就是家庭教育。每接一届新生,笔者要先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因为地域的关系,学校里以农村孩子为主,而且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占大多数。这样的孩子更缺少上学前的行为习惯养成。更因为他们年龄小,自控能力弱,模仿性强,他们的好多习惯都是从模仿家长开始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某些习惯,比如说:口头语,善意的谎言,爱吹牛都成为孩子模仿的地方。所以,每学期开学前笔者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都会跟家长说,做任何事情一定要身先力行,起到一个表率作用。“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说到就要做到,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榜样。笔者班级唐道泽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可是有一段时间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课下笔者与他交谈,原来这段时间他迷上了网络游戏《穿越火线》。笔者问他是怎么接触到这种游戏的,原来是他的爸爸天天玩,一开始他是站在旁边看,时间长了看出了门道,也想参战。他的爸爸说如果作业写完了就可以玩。一开始他还能写完作业再玩,后来为了玩的时间长一些,开始欺骗家长。家长也只是问问作业写没写完,也没检查,时间长了就发展到不完成作业。了解情况后,我找孩子的爸爸谈了谈,他很惊讶,孩子竟然是这种状况。他表示以后他也不玩了,给孩子起个表率作用。第二天开始,孩子的作业就能按时上交了,上课的精神头也比以前足了。

环境与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环境影响很重要,尤其是学生年龄小,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都是批评,那他就学会了埋怨;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都是赞美,那他就有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都是嘲讽、讥笑,那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是奉献,那他就学会了感恩;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面对的是惊恐,那他就学会了忧伤。班里有个叫康钊的孩子学习不好,说话吐字不是特别清楚,经常说话流口水,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同桌。有一天大课间,笔者回班级拿书,发现他自己正在打扫班级卫生,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在班级大肆表扬他,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告诉他们,每个人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班级里同学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家庭一员,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同学们渐渐地愿意带着他玩了,而他也比以前开朗了,上课愿意回答问题了。

理解与宽容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笔者认为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帮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像妈妈一样“热爱”他们,理解而不是纵容和溺爱。

这种理解和宽容不能只体现在学习好的孩子身上,也要体现在学习困难的孩子身上。每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在老师的眼里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他们在老师的眼里,都是最棒的。当然,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每一个班级学生都有不同的困难,都有不同的遭遇,但老师应该有大海一样的心胸包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叫吕萌的孩子,他非常的调皮,下课后在走廊里大喊大叫,横冲直撞,而且经常与同学发生摩擦,很多同学不愿意跟他交往,更不喜欢跟他坐同桌。有一件事改变了笔者对他的看法。有一天在马路上,几个穿着漂亮的学生边走边把喝完的牛奶盒子随手抛出去,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马路中间。正好他在后面,瞅了瞅前面的几个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奶盒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他的这种行为触动了笔者,原来他也有容忍别人犯错的一面。后来他再犯错误,笔者不再对他大喊大叫,而是慢慢地引导他,告诉他错在哪里,让他自己意识到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经常早早来到学校做值日,下课后擦黑板,笔者在班会上表扬了他,他偷偷地笑了,从那以后纪律变好了,学习也有了很大地进步。

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尤其是小学生,如果表扬的合理恰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早自习教室乱哄哄,如果笔者大声训斥,效果不是很好,如果点名批评,有的学生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还是我行我素。此时,笔者说:小朋友们,有的同学已经准备好书本等着老师来讲课了,其他同学听到后会马上效仿,班级马上就能安静下来。用积极的态度对他们进行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学生之间就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制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仞高山上的一个石子。作为教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上一篇:面对职教新体系的教学抉择 下一篇:信息管理中数据库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