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韩三国的同形异义词现象

时间:2022-09-17 06:50:17

摘要: 汉字是古代从中国传到日本和韩国的。但长时间处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汉字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本文举例日常生活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称呼来强调要注意中日韩三国语言里的同形异义词现象。

关键词: 同形异义词 称呼 中日韩

一、序言

日本从古派遣隋使、遣唐使等到中国来学习。那些遣隋使、遣唐使回到日本之后传播中国文化。日本在文字、建筑、行政制度、土地制度、哲学、食物、美术等诸多领域受到了很大的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开始使用汉字,进入了汉字圈。日本和韩国产生自己的文字之前都使用汉字。在现代,两国已经不像中国写文章时只用汉字,但汉字的地位还是稳固而不可动摇。如在日本所有文章都用假名书写,由于同音词的影响文章理解困难,读书的速度也大大降低。在现代韩语中使用汉字已经比较少了,但是遇到同音词还是习惯用汉字来补充说明,以免产生误会,因此也不能完全废除汉字的使用。

在汉语、日语、韩语中相同的汉字也有很多含义不一样的词。即汉字起源在中国,传播到日本与韩国之后随着各国各自的发展,一部分汉字的意思产生了变化。日本有日本人创造的汉字,所谓日本的“国字”。由于同形异义词,学习或研究中日韩语言的人士就应该注意这方面内容。本文列举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称呼来验证中日韩同形异义词现象,强调要注意同形异义词现象。

二、同形异义词实例

1.“娘”

在汉语中“娘”由“女”和“良”构成,“良”是表示离开家门,整个字的意思是离开家门的女子。由此产生已嫁女子的含义。引申表示年轻女子、母亲、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①。

稍详细一点“娘”读为“niang”。《广韵》指出:“女良切,平阳,娘。”根据《汉语大词典》“娘”的本义是:(1)年轻女子。例如姑娘。“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2)母亲。例如:“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但在现代汉语中有母亲这个含义的通常用做“爹娘”、“后娘”,而不使用“娘”一字。(3)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妇人。例如“老大娘”。(4)称人之妻。(5)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这两项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使用。

在日语中“娘”读音为“むすめ”(musume)。根据广辞苑有三种意思:(1)(父母指)自己的女儿。例如,“うちの娘は去年婚しました(我女儿去年结婚了)”。在汉语里表示这种意思的词有“姑娘”。(2)年轻的未婚女子;少女。例如:“店の看板娘(店里的招牌小姐)”。(3)(因涂得白白的而使用的)盗贼的隐语,土。(2)与(3)在现代日语中不使用。

韩语中“娘”读音为“”(rang)。娘子,在古代是对良家的女儿使用的女性的敬语,指女性,现代韩语中比较少使用。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日语派生了“自己的女儿”的意思;韩语从汉语的“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转变为尊敬女性的意思。

2.“息子”

汉语中“息”由“自”和“心”构成。意思是自己的心愿;自己愿意休息,由此产生休息的含义;自己愿意有儿女,由此产生儿女的含义。引申表示繁殖。自己愿意得利钱,由此产生利钱的含义。“自”字有鼻子的含义,“心”字有内心的含义,整个字还可以理解为身体内部通过鼻子出来的东西,由此产生气息的含义。引申表示消息②。甲骨文“子”字是婴儿身体被包住,头和手露在外面的象形。本意是婴儿。引申表示儿女、幼小、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的卵等。引申成为地支序位第一位的位号。婴儿头脑中没有杂念,因此用它表示道德高尚的人③。

“息子”在汉语中读为“xizi”,有两种含义。一为儿子。例如:“老母无抚兮失依;赖有息子兮,可望其隆。”――宋,曾巩《王君俞哀词》。二方言中指曾孙。在现代汉语中指儿子时不使用“息子”,而用“儿子”来代替。

稍微详细一点,根据《说文解字》:“息,喘也。”本义是“喘气”。如:“尚不敢惕息。”――《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则心惕息。”――《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根据《大汉语词典》“息”有呼吸、叹气、利息、儿子、休息等十六种含义。例:“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赵策四》;“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

在日语中“息子”读音为“むすこ(musuko)”,也可写为“息”,指自己的儿子。

在韩语中读为“(sik-za)”,是盲人的隐语,有三种意思:(1)自己的儿子与女儿。(2)谩骂男性用语。(3)(觉得孩子比较可爱)这家伙。现代韩语中不讲“息子()”,而是反过来说“子息()(za-sik)”。

总的来说在中国不是用“息子”,而用“儿子”来代替。在日本还在使用从中国传过去的汉字的意思。在韩国除了原有的“儿子”的意思之外还派生了其他含义。

3.“舅”

在汉语中“舅”读为“jiu”,由“(旧)”的省写和“男”构成。意思是女人从前家庭的男人,由此产生舅舅的含义④。《说文解字》称:“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即,(1)母之兄或弟。例如:“舅,传曰:何以?从服也。”――《仪礼・丧服》,郑玄注:“(舅)母之昆弟。”另在古代还指(2)夫之父,妻之父。“舅在则君舅,舅没则曰先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3)称妻之兄或弟。“李园不治国,王之舅也。”――《战国策・楚策四》。现代汉语中以“妻舅;小舅子”的形式使用。

日语中“舅”读为“しゅうと(syuto)”。指夫之父或妻之父。例如,“婚して三十年舅に仕えた。(结婚后伺候了三十年公公)”。

韩语中“舅”读成“(gu)”,指夫之父、妻之父、母之男性兄弟。

总的来说,在中国现在仍使用指母之兄或弟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的“舅”字,日语里说“おじさん”。在日本主要用夫之父、妻之父含义。在现代中国这种含义不被使用。在韩国就会使用其固有名词。例如母之兄――“(keun-a-be-ji)”,母之弟――“(oe-samchon)”,夫之父――“(si-a-beo-ji)”,妻之父――“(jang in eo reun)”。

4.“姑”

在汉语“姑”读为“gu”,由“女”和“古”构成。“古”字有从前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从前是自己家的女人,言外之意是现在是他家的女人,由此产生姑姑的含义。姑姑回家住时暂时,由此产生暂且的引申义⑤。根据《说文解字》:“姑,夫母也。”根据《尔雅》:“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其本义是:(1)夫之母。“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2)夫之姐妹为姑。这个含义对应的日语单词是“おばさん”。如:“问我诸姑,遂及伯姐。”――《诗・邶风・泉水》。除此之外有丈夫的姐妹、妇女的统称,姑姐等含义。

日语中“姑”读音为“しうとめ(siutome)”的音变“しゅうとめ(syutome)”,也可以意读为“おば(oba)(姑妈、姨母、伯母、舅母)”,“しばらく(sibaraku)(暂且)”。指夫之母或妻之母。在汉语的本义之上再加了一个“妻之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姑”多数用于父之姐妹。

韩语中读音为“ (go)”,指夫之母。此外还有父之姐妹,姑且等含义。指夫之母时使用故有名词“(si-emeoni)”。

从“舅”和“姑”看日本亲属称呼没有中国发展。在中国亲属称呼就已经把身份表明清楚。中国按照长幼顺序、母系、父系、年龄的大小。日本说的“おじさん”既可指父方的“伯父、叔父、姑丈”,也可指母方的“姨丈、舅舅”。不管是这些另外还有祖父母、兄弟等都分得很清楚,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关系。在韩语中也分得比较清楚。如“(伯父)”、“(叔叔)”、“(舅舅)”。

三、结论

不管是日本的汉字还是韩国的汉字都是从中国传过去。但随着历史的变化一部分汉字的意义也产生了变化。根据称呼来看同形异义词的变化有以下三种类型:

(1)日本与韩国仍使用从中国传过去的汉字的意思,中国本土却产生变化。

(2)传到日本与韩国时产生意义的增加。

(3)传到日本与韩国时产生意义的减少。

三国均使用汉字,因此给学习对方语言的学习者带来许多便利之处。正因为有这样的便利常常使我们忽视同形异义词的存在。中国的学习者常常把日语或韩语里的汉字当作汉语来理解,反过来日本与韩国的学习者也有相同的情况发生。因此我们更加重视这个问题,三国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顺利。

本论文目的在于列举日常生活当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称呼来强调要注意中日韩三国语言里的同形异义词现象。即同形异义词也是我们在学习与研究上不能忽视的,值得研究的一个内容。

注释:

①②③④⑤窦文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86,21,26,52,29.

参考文献:

[1]窦文宇.汉字字源[M].吉林文史出版,2005.

[2]李思江.说文解字[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5]北原保雄.明国辞典[M].大修店,平成15年.

[6]子版国辞典[M].(国).

[7]辞苑,第五版.

[8]刘沛霖.韩汉大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9]秦明吾.日汉同形异义词词解[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 下一篇:话语连贯的认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