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

时间:2022-09-17 05:14:58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

20世纪的50年代初,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曾读过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过,在当时对书中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和“阿Q”只留有一般的印象。因为,那时读书主要还是背诵课文,为了应付考试,而缺少下功夫去真正理解该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小说中所描写的代表人物孔乙己的阿Q精神的真正时代意义。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在90年代的中期,一次,我和另外三位同事到上海和杭州去学习考察,并借此有幸去了一趟绍兴。

说起绍兴,它是我很久以来一直心仪的一座城市。而这个想法曾产生于我的中学时代。此次绍兴之行,就是要尽量去感受一下当年在书中读过的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

据记载,鲁迅作品中的咸亨酒店,原位于浙江省绍兴城内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对面,是清光绪甲午、乙未年间(1894―1895年),由鲁迅的族叔周仲翔开办的。店堂坐南朝北。屋檐下挂着个醒目的“酒”字招牌。酒店当街有一曲尺形柜台,靠墙摆些瓶酒类,直台下放置酒坛。临街横柜上陈列一盆盆下酒菜,有茴香豆、豆腐干、卤牛肉、煮花生、毛豆、素鸡、湖蟹、盐水虾、鱼干、鸟肉等,不下一二十种。过往顾客,既可喝上一碗就走,亦可在酒店内款款细酌。那时,绍兴人把喝老酒当成一种口福,人云:“跑过三江六码头,吃过穿筒热老酒。”可是,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时代,短衫顾客和屡试不第、一生潦倒的“孔乙己”辈以及精神麻木的阿Q,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当人们进入咸亨酒店,见到曲尺形大柜台,朴拙的陶制酒坛,铁皮温酒穿筒,品尝入味的茴香豆时,就会联想到孔乙己所处的那个旧社会。遗憾的是,周仲翔与一个伙计、一个徒弟一起开办的咸亨酒店只经营两三年就倒闭了。

据说,现在位于鲁迅纪念馆西首鲁迅路44号的“咸亨酒店”,是在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由绍兴政府决定,根据鲁迅先生不朽之作《孔乙己》一书的记载及相关的史料重新修建的。现在的“咸亨酒店”,既保留了原来的风貌,又更加了古朴典雅。整个酒店的营业面积有800多平米,一次可接待宾客800人。在店内的青龙牌上,有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写的“太白遗风”四个大字,亦垂挂着一幅醉后狂书的李白画像。据介绍,1991年,咸亨酒店进行了再次改造。在酒堂后面扩建了咸亨酒楼。该楼的二层楼堂,粉墙青瓦,古色古香,别具风韵。室内装潢考究,设施置备齐全。舒适的包厢,幽静的雅座,宽敞的中厅,加上前厅的酒堂可适应多层次、多方面的接待、宴请、聚会或小酌。

为使“咸亨传天下”,如今咸亨酒店经理人还坚持了“保持传统,注重特色,不断发展”的经营之道。在格局设置上突出“陈旧”、“土气”;在环境气氛上表现水色、酒香。有的游客在此品尝后称赞:“城中酒家千百所,唯独咸亨特色浓。”如今,咸亨酒店已成为绍兴城同海内外联系的纽带,每日慕名而来的海内外就餐客人达数千人。其中,文人墨客来咸亨酒店者更多。在酒堂悬挂有著名演员于是之题写的“上大人孔乙己,高朋满座;化三千七十士,玉壶生昏”和著名作家李准题书的“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的条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日,我们一行四人慕名来到咸亨酒店,这里早已高朋满座。于是,只好选定酒堂一处偏僻的雅座,遂点了咸亨醉蟹、咸亨醉鸡、咸亨臭豆腐,还有茴香豆等几道具有咸亨特色风味的下酒菜和绍兴老酒,进而食之其味,品其酒香,一个个无不沉浸于咸亨酒店浓浓的饮食文化的氛围之中。

此次绍兴之行,置身咸亨酒店之佳境,品饮特色美酒佳肴,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时代其典型代表人物“孔乙己”和精神麻木的阿Q的更深理解,同时,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今“咸亨传天下”在绍兴的“水乡风情”“绍兴酒文化”的无尽魅力。

上一篇:如何面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经销商? 下一篇:茅台涨得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