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17 05:06:58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摘要:超额准备金存款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人民银行、用于存取现金的非清算账户存款,该部分存款主要用于商业银行提现和同城资金清算的需要,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备付资金。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额度并没有硬性规定,从实际来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往往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以江西省某市的辖内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管理现状。

关键词:商业银行 超额准备金

一、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管理现状

分析结果反映,除了农商行、村镇银行两家法人机构日常保有较高的超额准备金率外,其他各行超额准备金率基本维持0.001%和0.1%的低位循环变动。该市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情况如下:

2014年1月份:农行0.001%,中行0.04%,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2月份:农行0.001%,中行0.06%,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3月份:农行0.001%,中行0.04%,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4月份:农行0.001%,中行0.06%,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5月份:农行0.001%,中行0.07%,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6月份:农行0.001%,中行0.03%,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7月份:农行0.001%,中行0.05%,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8月份:农行0.001%,中行0.04%,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9月份:农行0.001%,中行0.02%,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10月份:农行0.001%,中行0.05%,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11月份:农行0.001%,中行0.06%,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12月份:农行0.001%,中行0.05%,建行0.001%,邮储行0.001%。

2014年,以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四家为例,由于目前常规做法是现金缴入发行基金库同日,即全额上存上级行,富余资金几乎不在人行存款账户“落地”,超额准备金率过低,引致部分商业银行持票等待上级行下拨资金,出库时间延迟现象频发,从而影响现金供应。

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过低原因分析

(一)上级行加大了资金集中配置和使用效应。近年来,由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系统内部资金调剂效率提高和扁平化管理普遍推开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商业银行法人普遍对其分支机构备付金余额实行限额控制,并将其吸纳资金逐级集中到总行,由总行集中进行货币市场操作,而其分支机构存放当地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也被列入“低效”资产进行严格的限额或比率管理。如农行省分行对二级分行超额准备金限额执行情况实行按月监测、按季通报,对备付金占用超出省分行核定高限计划的,对其实行上存利率下浮或借款利率上浮的处罚;中行规定在人行超额准备金账户余额每日需控制在450万元以内,如有突破,将进行绩效扣分;建行严格控制人民银行存款余额,原则上留存人民银行帐户上的资金控制在10万元以内(如遇特殊情况另定),多余资金全部上存省分行活期存款帐户;邮政储蓄银行资金由总行统一集权管理,其人行超额准备金账户在满足支付清算、头寸调拨需要的前提下原则上要求实行零余额管理,其日均余额基本上维持在400万元左右。

(二)存款利差产生的利益驱动。由于商业银行总行货币市场融出资金利率普遍高于基层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利率,基层商业银行上存资金的利率也因此远高于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利差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基层行也尽可能将资金存放上级行,这一现金管理理念对基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过低起了客观推动作用。

(三)缺乏超额准备金有效预测分析机制。基层商业银行在实行超额准备金限额管理以后,并没有形成相应的预测分析机制,未能有效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和预测资料,时或忽略有可能发生的客户集中取款、大额交易等因素,不能第一时间向上级行反馈辖区现金使用情况,导致资金调度不及时而影响支付清算。如某商业银行曾应超额准备金余额不敷清算当日同城应借差额,一月内两次影响他行应贷差额延迟入账,致使当日他行应上划资金未能够完成上划。

三、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应加强超额准备金管理。基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在追求利益和效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备付金不足可能引发的问题及风险,根据季节和时间的需要,建立弹性的备付金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良好的超额准备金预测分析机制,通过对历史现金流量数据分析和未来现金流量预测,及时采取有效资金调度措施,确保异常情况下能及时调度足够资金满足现金出库或同城清算需要。

(二)商业银行提高资金调度能力。尽管日益先进的信息系统大大降低了资金占用,给银行资金调度带来了便利,但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仍在加强。因此,商业银行特别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应充分重视资金调度管理,配备专门的资金管理人才,搭建便捷的信息传导渠道,建立更为有效的资金预测模型,加强信贷、投资、计划、会计等多个部门的协调,确保资金能够根据需求在短时间内以最低成本融入,实现最大化资金收益的目标。

(三)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为增强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力,建议改革其付息制度。可以考虑增加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价格性调节功能,按照货币信贷政策导向对不同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利率,提高或降低金融机构准备金资金的收益水平,引导其合理均衡投放信贷。

上一篇:浅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措施及其策略 下一篇: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