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创新研究

时间:2022-09-17 04:34:46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创新研究

【摘要】小麦要高产,需要对付各种病虫害及杂草威胁。因此,加强地下害虫及其防治方法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研究

1小麦返青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1防治对象

麦田杂草:由于冬前干旱,杂草出土少,出土率不足40%,冬前化除面积很小。目前,浇过越冬水、早春浇水的麦田,田间墒情好,杂草出土率已达90%以上。小麦返青期杂草个体小,生长嫩,而且杂草被小麦覆盖的数量少,这一时期是防除麦田杂草的有利时机。小麦纹枯病:返青―拔节期(3月上中旬),小麦纹枯病处于水平扩展期,迅速蔓延,拔节后停止株间侵染,转入株内侵茎为害。平原区及山陵地区的水浇地块是防治的重点,要抓住返青到拔节前的防治关键时期,及早搞好纹枯病防治。

1.2防治时间与措施

3月上中旬。

杂草防除:以播娘蒿等一般杂草为主要防除对象的麦田,亩用10%麦镰15―20克对水30公斤防除;以恶性杂草猫儿眼、猪殃殃为主要防除对象的麦田,亩用20%使它隆50―60毫升加10%麦镰15―20克对水30公斤防除;以野燕麦为主要防除对象的麦田,亩用10%麦镰15―20克加6。9%骠马60―80ml对水30公斤防除。病害防治:小麦纹枯病发生田,可亩用12。5%志信星或禾果利20―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注意将药液喷洒在植株茎基部。麦田杂草化除技术要求较高,施药不当容易发生药害事故,植保专家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掌握好喷药时期及防除技术,做到不重喷,不漏喷。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喷药时应防止药液漂移到周围阔叶作物上产生药害。喷药器械施用前后要用肥皂水清洗。

2优质小麦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1继续做好小麦吸浆虫防治工作

小麦吸浆虫进入成虫防治期,虽然部分麦田已在蛹期进行了毒土防治,但有些农民朋友防治技术掌握不好,有的用砂土、有的用土太干、撒土不均匀,造成防治效果较差。对此农民朋友必须抓住吸浆虫防治的最后时期---成虫期,突击喷雾防治。

防治方法:用高效、低毒的菊脂类农药,如:氯氰菊脂或复配农药如浆蚜灵隔天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雾,达到根外追肥提高千粒重的目的。

2.2注意防治小麦蚜虫

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当百株蚜量达到800-1000头时,应立即用药防治。可用吡虫啉、浆蚜灵等喷雾防治。

2.3及时查治小麦赤霉病

由于赤霉病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对人、畜食用会造成中毒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小麦发病后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不同时期发病均可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阻碍养分输送,影响产量和品质。抽穗扬花期的连续阴雨是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其流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小麦麦扬花期的温湿度。在小麦扬花期至乳熟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同时气温保持在150C以上,病害将会大流行,应及早进行防治。轻发生年份用药1次即可,大流行年份必须至少防治2次,第一次防治必须在小麦齐穗期(10%扬花),第2次防治必须在第1次后的7天内进行。在该病的防治上,主要采用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在小麦齐穗到扬花始期喷雾防治,可亩用80%的多菌灵微粉剂50g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75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分别加水10-15kg进行喷雾。

2.4小麦锈病、白粉病

小麦锈病、白粉病是两种较常见的病,现在的气候条件也有利于这两种病害的发生,应注意观察,发现病害及时防治。可在除治麦蚜的同时,加入15%三唑酮粉剂每亩75g或20%三唑酮乳油每亩50ml兑水50kg喷雾,对这两种病害会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3小麦地下害虫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危害麦苗将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麦苗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危害麦苗蛀食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被害状,确定是哪小麦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苗期和返青后至灌浆期。据观察,蝼蛄危害麦苗将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麦苗将根茎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危害麦苗蛀食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被害状,确定是哪种地下害虫危害后及时用药防治。撒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沟施或顺垄撒施,然后划锄覆土,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750公斤顺垄浇施,对蛴螬和金针虫有特效。

4小麦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4.1种类与危害

(1)蝼蛄蝼蛄危害小麦的时间是从播种开始直到第二年小麦乳熟期,它在秋季为害小麦幼苗,以成虫或若虫咬食发芽种子和咬断幼根嫩茎,或咬成乱麻状使苗枯死,并在土表穿行活动成隧道,使根土分离而缺苗断垅。危害重者造成毁种重播。

(2)蛴螬幼虫危害麦苗地下分蘖节处,咬断根茎使苗枯死,危害时期有秋季9--10月和春季4--5月两个高峰期。蛴螬冬季在较深土壤中过冬,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幼虫开始向地表活动,到13--18摄氏度时,即为活动盛期,这时主要危害返青小麦和春播作物。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成虫白天潜伏于土壤中,傍晚飞出活动,取食树木及农作物的叶片。雌虫把卵产在10厘米左右深土中,孵化后幼虫危害作物的根部。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如越冬幼虫多,第二年年为害就重。

(3)金针虫以幼虫咬食发芽种子和根茎,可钻入种子或根茎相交处,被害处不整齐呈乱麻状,形成枯心苗以致全株枯死。幼虫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危害秋播小麦,10月下旬越冬。第二年的4月中旬为害最重。

4.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地下害虫一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尤以杂草丛生、耕作粗放的地区发生重而多。因此应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如精耕细作、轮作倒茬、深耕深翻土地,适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以及将各种有机肥充分腐熟发酵等,可压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

(2)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在多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进行防治。为减少土壤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应提倡局部施药和施用颗粒剂。每亩用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1。5-2kg,或3%辛硫磷颗粒剂2-2。5kg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耕翻入土中。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用量250ml,加水1-2kg,拌细土20-25kg配成毒土施用。

药剂拌种: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与水、麦种的比例为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1∶100∶1000(农药∶水∶种子)拌种,50%辛硫磷乳油、拌种时先将农药按要求比例加水稀释成药液,再与种子混合拌匀,堆闷5-6小时(内吸性药剂要堆闷12小时以上),摊晾后即可播种。

麦出苗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片调查,当死苗率达到3%时,立即施药防治。撒毒土: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以有效地防治蛴螬和金针虫;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2~3公斤,对蝼蛄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巧治小麦地下害虫时间[J].江苏农业科技报2012-06-27

上一篇:浅析防止航空器落错跑道 下一篇:小麦节水施肥高产栽培技术与创新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