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署名要打假

时间:2022-09-17 04:25:30

新闻署名要打假

翻开一份报纸,读“本报讯”后面的那一长串署名,心里酸溜溜的。一篇百字简讯,两三个署名,至少2个,一个人署名极少。4个或5个也有,再加上作者的身份如本报记者、特约记者、实习生、特约通讯员、通讯员,洋洋大观占了20多个字。如某报9月30日1版报道“某地第四届花博会开幕”的消息。全文200字,就有4个署名。再如10月19日某报报道一个新设备用于选矿的新闻,全文含标点符号仅300字,也署4个作者名。9月3日某报1版反映某市环境整治的新闻,竟有2名记者、3个通讯员共5个作者署名,600字的新闻,仅作者署名加上身份就占了18个字(通讯员已删姓取名)。最近,笔者对某报第9版上发表的11篇“本报讯”(不含新闻照片和通讯)的署名作了统计分析,署名1人的3条,占27.3%;署名2人的3条,占27.3%;署名3人以上的5条,占45.4%。上述分析,只是新闻署名不规范的冰山一角。一些晚报类、都市类报纸的新闻署名就更乱了,如某都市报百字新闻署名4~6(尤其是法治、社会新闻居多)。

写文章搞报道本来是非常个性化的劳动,思维活动很个体,怎么一发表署名就成为多人组合。笔者要问:“谁是真正的作者?”新闻署名中还有一种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无记者无以成新闻,“本报记者”多是第一作者,下面依次是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通讯员、实习生。据我观察发现,有的县市基层通讯员发表的新闻稿,几乎没有一篇无“本报记者”署名,哪怕是一篇“豆腐块”也不放过。这种新闻署名多而滥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新闻腐败,不仅严重损坏了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人们尊崇的新闻媒体这块净土也不干净了。因署名惹官司的新闻时有发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某些地方党报作为本地的主流媒体、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喉舌,本应是宣传人、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的旗帜,规范新闻署名的表率,但近年来,某些新闻媒体的新闻署名却乱套了。

新闻署名的规范,首先要保证署名的真实性。新闻署名的真实准确,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署名打假,是正本清源的重要措施。规范新闻署名,一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维护新闻记者形象;二要整治新闻市场,保护新闻资源,防止对资源“滥采滥伐”,浪费新闻资源,让真正的新闻资源开发者成为第一作者,保护他们的署名权;三要纳入新闻媒体“三项学习”中,端正无产阶级新闻观、价值观、世界观;四要媒体的新闻出版部(夜班值班编辑)当好署名把关人,给予他们以充分的把关权,除长稿(1000字以上的通讯、调查报告、新闻故事等)外,新闻消息一律只能署名2人,凡超过2人及以上者,依次划掉,如此措施的落实要有铁的手腕和刚性操作,新闻署名没有治理不好的。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少来点“洋三字经” 下一篇:可怜新报成“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