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处治路面单条裂缝

时间:2022-09-17 03:16:00

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处治路面单条裂缝

摘要:文章结合大理总段国省干线采用“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灌缝料”处治裂缝效果为例,介绍了消除沥青路面单条裂缝的灌缝材料加工、技术控制、自创生产设备、开槽修补法的主要工艺,并对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案技术进行了成本对比分析,证明了使用橡胶粉改性沥青修补路面单条裂缝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沥青路面;单条裂缝;技术控制工艺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3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089-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44

某斜拉桥,主塔为钢结构,总重1621t,主塔采用竖转施工方案,竖转部分重1500t。竖转施工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是牵引端高于转体支点位置,现场必须专门搭设一个竖转承重塔。竖转承重塔承受的竖向荷大且塔身挠度、倾斜度、牢固性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普通的分段吊装技术由于钢塔安装高度的限制,现有机动吊机均无法满足结构安装对吊机的起升能力和起升高度的要求。即使选用起升力矩650吨・米以上塔机也很难完成。

钢塔地表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为在桥面中心线与塔墩轴线交叉处用军用墩和垫梁搭设一起重钢塔,将钢桥塔在其平转位置投影线上进行整体拼装,钢塔按照工厂内加工的工艺段进行拼装和焊接。完成地表拼装的钢桥塔通过安装于起重塔上的液压穿心千斤顶牵引整体竖转到位,完成钢塔安装。钢塔地表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可尽量选用机械化焊接手段以提高工效,同时更便于钢桥塔工艺段组对和调整及保证焊接质量,因此拼装工期将大为缩短。

1 关键技术及难点解决思路

根据钢塔地表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的实际经验,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得出了此方法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解决的一些思路。

1.1 承重塔施工

钢塔竖转产生的拉力全部作用在承重塔上,它分解成两部分力:一部分是垂直力,它通过塔身传递到主墩;另一部分是水平分力,它通过平衡传递到地锚。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竖转施工的成败,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和施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内容:承重塔的刚性、承重塔抗扭曲、承重塔抗风载、承重塔可承受荷载及承重塔稳定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任何一个没有解决都会使塔身失稳,导致竖转施工失败。

本方案重难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同心、同步、平衡以及竖转承重塔设计。同心问题利用最简单的三点一线方法来控制;同步问题是将提升的六个千斤顶泵站连通,并用一台自动控制台进行控制;平衡问题是在竖转过程中通过对竖转承重塔塔顶位移进行测量监控,提升控制台根据测量数据通过调整后锚千斤顶来实现;塔身的设计根据模拟受力和建立相应模块并通过计算来进行,在竖转过程中设置感应片测量承重塔的杆件应力使用情况,为竖转过程提供数据。

承重塔使用23B塔吊进行安装,塔吊安装应考虑塔吊吊装范围内的额定起吊能力,塔吊在距承重塔根部45米处附着在承重塔上。承重塔布置于8#墩中心位置,塔中心与桥面中心重合,这样可充分利用主塔能承受荷载大的特点,解决承重塔基础沉降不均的特点,确保承重塔的稳定。承重塔施工时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如下:(1)搭设承重塔的杆件不得有破损、变形、烧伤情况;(2)搭设承重塔过程中严格控制塔身的垂直度;(3)辅助杆件、螺栓不得有漏上,且螺栓要上紧;(4)所有杆件、梁、铰轴的材质标准不得低于验算材质标准;(5)吊点、横梁焊接质量必须满足钢结构质量验收标准。

1.2 钢塔竖转施工

1.2.1 竖转前的准备。检查各种备件、通讯工具是否完备。与当地电力部门进行沟通,确认保证正常供电,对竖转形成干扰的用电施工暂时停工。

1.2.2 竖转设备的检查。检查传感器信号是否到位,检查控制信号是否到位,检查提升油缸、液压泵站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检查锚具压力和主泵溢流阀压力设定。

1.2.3 试竖转。试竖转按下列比例,进行20%、40%、60%、80%、100%分级加载,直至主塔脱架。加载过程通过监测承重塔顶部的偏斜量适时调整后背索的张紧力,控制承重塔顶部的最大偏斜量小于120mm。在达到钢塔与支架脱离状态后,将后背索力进行调整,使承重塔顶部的垂直度偏斜控制在30mm以内,并且在加载过程中对各应力监测点的应力值进行监控,同时对各部位进行认真检查:竖转承重塔检查,主要是变形和结构稳定性检查;竖转主塔变形及焊缝检查;竖转控制方案的检查;竖转设备的检查;空中停滞检查;试吊离地后的检查。钢塔脱离支架后,承重塔及相关设备均处于满载状态下,此时将对起吊的设备、构件及主要受力分组进行检查,同时核对加载过程中的各测试点数据理论计算值的偏差,并做出下一步的工作决策。

1.2.4 正式竖转。经过试竖转,观察后若无问题,便进行正式竖转。正式竖转过程中,记录各点压力和高度。

正式竖转,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并做好记录:操作观察测量校核分析决策。

竖转过程的实时监控:(1)各吊点提升负载的监控。通过安装在各提升油缸上的压力传感器,将各点油压信号传输至主控计算机上,通过油压监控该点的负载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2)结构空中姿态的监控。通过安装在各点的长行程传感器,测量各点的高度与距离,监控各提升点的高差;(3)结构安全性的监测。在钢塔起吊过程中,对承重塔、钢塔等结构的安全性进行全过程监测监控。依据理论计算结果,对起吊过程中应力较大的部位进行监控:承重塔顶部平台大梁:左右侧大梁下部各1个,共2个;承重塔立柱中部:左右侧各2个,共4个;下横梁腹板下部:左右侧各2个,共4个;下横梁底板:左右侧各1个,共2个;下横梁顶板:左右侧各2个,共4个;钢塔中部:每边2个,共4个。

1.3 特殊部位的施工

在钢塔吊装就位后通过手动微调将转角调至75度,测量人员测量钢塔空中姿态,并通过后背索索力调整减少钢塔安装误差。然后进行合拢接口部位的焊接,并对根部接口与钢塔内侧对受拉侧箱壁板进行补强。

2 使用效果

(1)通过方案比选、优化,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创优。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的提升技术,起升能力大且平稳,整个起升过程可实现计算机监控,但对构件拼装精度和铰链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主塔选用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无论从焊缝质量还安装精度通过检测均达到很高水准,从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获得业主、监理及监测单位的一致好评;(2)掌握了主塔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通过本桥施工,主塔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核心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3 经济效益分析

钢塔安装方案通过现场节段高空直接吊装和地面拼装、整体竖转相比较,采用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施工技术拼装时仅占用约60天的150吨履带吊,而采用节段高空直接吊装需占用M900塔吊约150天,且两种技术占用支架数量均在1200吨左右,但占用时间直接吊装多一倍多。地面拼装、整体竖转技术可以节约成本近150

万元。

钢结构节段加工如果在厂内加工仅需节段运输的费用,而在现场制作需要承担租赁场地、场地规划处理、设备运输、设备安装调试费用,且设备还存在闲置。经比较4200吨的钢结构,厂内制作费用比现场制作节约近50万元。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胆创新,将施工成本最低减少化,全桥施工比预期成本节约近300万元。

上一篇: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应用喜炎平与炎琥宁的治疗效... 下一篇:浅析风电场生产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