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时间:2022-09-17 02:29:46

浅谈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摘要】由于废弃矿山的原因所带来的环境地质灾害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对它进行分类探究,才能认识它对环境的危害。然后就是对这类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对解决此类问题是很重要的。由此,如何对环境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防治理废弃矿山的根本之策。

【关键词】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

在我们中国,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一些老工业基地慢慢地衰败下来,资源也渐渐减少。在这样的宏观局势下,有许多的废弃矿井不得不关闭,正是此次宏观局势的微观表现。对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环境灾害进行细致的分析探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对生态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危害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一步。

一、废弃矿山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深入分析探讨

由于环境地址灾害是由矿山所引起,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些不一样的灾害现象却都是息息相关,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找到解决环境地质灾害的根本就是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探究。

(1)矿中浸出的污水引起水污染

在矿井关停后,通常都会使得大面积的地下水以及地表水污染,根据矿井的检测资料显示,我们对其探究发现,造成以上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矿井关停后,其以前的排水系统也就当然废弃不用,因此造成地下空采区内富含有毒害物质的污染水以及不同含水层的水相互融合在一起,因此带来洁净水深度和广度上更大面积的污染。此外因为矿区矿井的关闭,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导致有毒地下水不能进行合理的疏导,进而会让其上涌到地面造成漫流,使得地表水发生污染。此外许多废旧的煤矿、金属矿以及大范围的矸石堆,在地下水、雨水的作用下,让有害物质流入到江河湖泊之中,这都是由于这些废弃的矿渣中含有有毒酸性物质形成的。

(2)地下水外溢造成环境灾害

矿井被废弃之后,因为缺乏人为的疏导,让矿井中的地下水没有合理有效的排除路径,致使水位不断上升,最后溢出地表,让废弃矿井周围出现大范围的淹没,严重的不仅会淹没农田和庄稼,甚至会造成巨大的沼泽地,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让农民彻底丧失农业生产的土地,甚至造成水域环境灾害,对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3)地表开裂、毒气外泄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废弃矿区地下部分因为监督监管部门很难查看,当地的居民也对地下部分不甚了解,造成地下出现大范围的采空区,而矿井经营者不会再去投资进行科学的回填,这就使得地下结构出现巨大的破坏,在经历一定的时期之后,就会对地表产生巨大影响,例如最为常见的就是地表出现开裂、塌陷,甚至出现大的沟壑,人畜掉进去会发生致命的危险。因为矿物质在密闭高压的作用下会造成很多有害气体的产生,当地面发生较大的裂缝的时候,这些有害有毒气体会顺着裂缝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来,对废弃矿井周围的大气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人们长期在这种空气中生活,会产生严重的呼气道疾病。

(4)存储的污水对临近生产矿井造成威胁

废弃矿井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其中的废水会在废弃矿井中积攒,当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内部的压力会非常大,如果附近有其他的矿井,那么就会因为水的压力过大而使水涌入到其他正在施工的矿井,因为水是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涌入到其他矿井,所以造成的后果会非常的恶劣,不仅会冲毁矿井巷道,甚至会危及到工人的生命安全。

二、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

(1)技术方面因素

采矿的时候必定会涉及到地质结构的改变,会对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造成开采区和附近区域内的地下水层产生不良的影响。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详细勘察当地的地质结构,没有采取必要的水文地质研究,也就不会采用相应的开采技术,而开采技术没有跟上,势必会造成当地地质结构的破坏,导致当地的环境发生变化。在矿井废弃之后,因为没有排水渠道,这些水就会渗入到其他地方,去污染其他没有被破坏的地下水,或者是当地表发生裂缝的时候,会通过裂缝溢出地表,对地表水产生巨大的污染,进而破坏环境。

(2)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环境保护意识

矿山在开采的时候只是注重本身的经济利益,而对当地的环境漠然忽视,不会在环境治理上投入资金,造成当地的环境日益破坏严重,虽然富余了个别人,但是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却日益恶化。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矿山的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在利益的驱使下,兴起了采矿热的风潮,许多个人加入到采矿的行业中来,和当地的乡镇村形成一个经济链条,多地都是无证开采,所应用的开采技术十分落后,在开采的时候基本就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破坏,更不要说采取应有的技术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实现配套的矿山开采环境治理措施,因此在只顾利益不顾环境的驱使下,矿山当地的环境被大幅度破坏。

(3)复杂的地质环境因素

很多的矿山都处于野外山地或者是高原地区,此处的环境以及地质地貌都特别的复杂,地面高低不平,有很多的陡坡和悬崖,地质构造方面多出现断层,在自然风化侵蚀的长期影响下,山区的岩石更为松散,容易发生滑坡。更因为只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环保,在矿山周围的植被被破坏严重,在下雨天气因暴雨而会让矿山水土流失。如果在汛期长期下暴雨,那么在雨水的浸泡下,矿井采空区特别容易发生大面积的塌陷,甚至会在矿山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三、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建立起废弃矿山风险评价与预报系统

对目前废弃矿山进行专业的技术考量,调查研究矿山附近的环境和地质结构,是预防矿山引起环境地质灾害的重要方式。对于废弃矿山的风险评价和预报系统的构建,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将相关的技术问题解决好,才能顺利进行下去。地下水流和它的动态动力学评价与预报,必须要科学和准确,具体工作包括对流体动力学观测,渗透介质参数试验。

(2)成立废弃矿山风险识别系统

废弃矿山风险识别系统的构建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够成立科学完整的系统管理资料的数据库,能够将数据库中含有的各种资料,要求在技术领域这一方面收集必要的数据,例如废弃矿山的空间物理形态,地质结构、含水层的水利特征,周围环境中植被覆盖率,气候温度以及降水情况。废弃矿山所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人力活动也就是人在采矿时造成的危险因子,另一个就是客观自然环境长期作用于废弃矿山产生的地质灾害。

(3)应用和引进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成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制度,不仅关系着矿山开采后的环境地质治理,更是关系到矿山关闭前的许多安全预防措施。首先必须要成立废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基金,必须要确保在环境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经费的充足,不能发生资金短缺无法长时间持续治理的情况。其次需要引入国际先进的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技术层面上来达到预防的目的,当前比较流行和先进的治理技术有填充具有净化污水的特殊材料,构筑水力坝来防止和阻隔污染的大面积扩散等等。

四、结语

废弃矿山成为了某些地区最大的难题,如何科学合理的面对和解决其带来的环境地质灾害,值得人们去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彻底的解决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只能做到预防,防止灾害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深入研究废弃矿山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就特别重要,找到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在新时期此项任务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郑河.浅析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J].西部资源.2015(01)

[2]胡兴旺.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5(03)

[3]胡光鹏,王贺.我国露天废弃矿山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上一篇:城市暖通空调的节能减排分析 下一篇:基于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