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

时间:2022-09-17 01:44:21

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观的思考

近年来,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却具备了工作人群的消费心理,存在着虚荣消费、攀比消费等特点,我们只有正确把握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探寻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对策,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

一、当前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1.偏重物质生活的享受,轻视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物质消费,这种趋势在大学生中也有所反映。有的大学生可以一个学期不买一本教学用书,却可以用上手机、穿上品牌衣服、玩游戏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3.4%)的月花费在300元至700元之间,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每月用于基本生活之外的费用在50元至300元之间,而每月用于学习的支出则在60元以下,学习以外的支出远远地高于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一个倾向,偏重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轻视精神消费。即使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也多是一些浅显、休闲之类,表现出较强的追求享受、急功近利的思想,这种倾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是不利的。

2.个性化消费、时尚消费为广大大学生所推崇

他们关注流行的趋势、把握时尚的动脉、乐于体验新兴事物,希望在消费中体现自己的个性,个性消费已经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个性化的消费心理可以从其服装的消费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有的甚至每天可以换一套不同风格、款式的衣服,美其名曰:“每天展现一个新的自我。”我们也发现,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们成群结伴,进进出出,他们衣服的主要风格是一致的,但同时他们也追求着独特的自我,追求一些细微的差别,以示与他人的区别。社会上一些款式新颖、构思奇特、与众不同的商品都受大学生的欢迎。

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时髦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大学生朝气蓬勃,富有智慧和创新精神,好奇心强,他们大多不甘现状,敢于冒险,敏感性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总愿意走在时代前列。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最有可能、最经常地成为消费时尚的带头人。通过带头人自身的消费效应、信息传播、说服,引起更多的大学生的模仿,从而兴起了某种消费的流行潮流,这便是时尚。上世纪90年代的卡拉OK热、学驾驶热、学计算机热,现在玩电脑网络游戏,玩手机、数码相机等几乎成为大学生的时尚生活。

3.攀比消费、面子型消费等非理性消费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很流行

大学生在理性消费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出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攀比消费、面子型消费等。手机消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调查显示拥有手机的大学生比例为83.8%,不管手机对自己有没有用,用处大不大,只要别人有了,自己也得想方设法去拥有,这种消费就是一种盲目性的消费。攀比消费、面子型消费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我有你没有,带有一定的炫耀性质,有的同学为了突显自己的富有、个性、品位等,专门消费一些很独特的东西,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获取。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毒化了社会风气,促进了大学生对金钱的欲望与追求,动摇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容易导致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对此大学生应有清醒的认识。

二、构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路径选择

1.延伸课堂教育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把消费观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既可以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阵地进行消费观教育,又能将消费观教育与大学生生活和实际密切相连,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高校每年都新开设选修课,《消费经济学》、《理财学》、《消费伦理学》这些课程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实用性,应该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可以通过这些选修课的开设,系统的向学生介绍消费观的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对个人消费的全面认识。

另一方面,让有关专家走进大学校园,开展消费观讲座,高屋建瓴的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升华对消费观理论知识的认识。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观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和科学的消费行为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涵,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

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对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活动专题,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和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如校园网、校报、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观教育,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3.父母应为子女的消费把关

父母是高校大学生教育费用最主要、最直接的给予者,家长对其子女的消费观和习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习惯,绝大多数与家庭的消费习惯和家长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因此,父母应当尽可能地了解子女在校的消费情况,并根据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引导子女合理地使用教育费用。对于还不完全具备独立经济支配能力的子女,父母要逐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理的消费观,加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计划地控制孩子的生活费,引导他们合理开支,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父母既不能一味地节俭,不给子女任何可支配的资金;也不能一味地放任不管,由着子女大手大脚地花费。父母应让子女明白,必要的学习用品是应该买的,不可因节省而影响学习;可要可不要的奢侈消费品,能不买就尽量不要买,为家庭减轻适当的经济负担,这样,学生才可能树立比较理性的、独立的消费观。

上一篇:论广告英语的KISS原则的有效实现 下一篇:浅析企业捐赠行为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