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进程慢下来

时间:2022-09-17 12:35:26

让课堂教学进程慢下来

华联,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第三批学员,南开区名校长。曾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大队辅导员新秀等荣誉称号。

教学是一门艺术,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多种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如舒缓平静的沟通和交流、高亢激越的争辩和讨论……教学更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静心思考,时常温习。在40分钟的学习时间里,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要时刻反思已经发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依据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及时采取相关教学策略,补充、删减、调整教学内容。在学生质疑处慢下来,在学生出错处慢下来,在学生分享处慢下来。此时的慢,如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用,会使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到极致。学生在亲历知识发生过程中,获得了发展;而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提高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升了专业化素养。

一、在学生质疑处慢下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疑问,尤其是在教师没有特意安排质疑环节的情况下,学生主动发问,那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真问题”,是学生思虑再三而未获得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即时地进行课中反思,根据学生提的问题作出判断,或采取即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或采取延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曾听过四年级语文老师执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当学生读到文本中的这句话“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时,情不自禁地举手提问:“老师,‘映山红’不就是‘杜鹃’吗?”

看来,这个学生不仅知道这些基本常识,而且是认真读书了。恐怕这个问题,也带有普遍性。课堂上,教师肯定了这个爱读书的学生,而后放慢了教学进程,在教学预设中临时决定增加一个环节:请同学们都读一读,看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叶圣陶老爷爷为什么说“山上开满了映山红”“盆栽的杜鹃”呢?

学生喜欢质疑,更喜欢解疑。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终于发现“映山红”的得名,是因为这种花长在野外,漫山遍野都是,把整座山都映得红彤彤的;“杜鹃”是“映山红”的学名。文中的“映山红”不可换成“杜鹃”,原因是“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读着这句话,头脑中就会浮现出满山红杜鹃的美丽画面,文和景融合在一起了。而如果把文中那句话的“杜鹃”改成了“映山红”,那么,文和景就不相符了。

一次没有预设的质疑,在教师、学生的静心读书中释疑了,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文字功底之深,更感受到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的节奏慢了下来,而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种根据学情即时调整教学设计所带来的生成性课堂效益,往往超出预设的效益。教师慢下来,还有助于教师教学机智的强化和提升。

二、在学生出错处慢下来

学生的出错处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也是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并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导着学生经历由“错”到“对”的过程,也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而且“会学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捕捉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语文教师让学生展示生字本中所写的钢笔字。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徽”字,当学生写第三个的时候,竟然写成了“微”。

也许,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写“徽”字时,要注意什么,也能达到纠正的目的。但是,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看看“徽”和“微”有什么区别。学生不难发现,“微”字中有一个“几”,“徽”字中“横”下面的部分是“系”字底。然后,教师让学生理解它们所代表的意思。“微”字中带有一个“几”,可以组词“茶几”,“茶几”中的“几”的意思是小桌子。和大桌子比起来,就很小了,于是,就产生它的意思――微小。“徽”字,“横”下面的部分,叫“系”字底,“系”字底表示什么呢?学生知道代表线、绳子。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把校徽用别针别在胸前,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人们要用绳子把招牌或者徽标系在高处。人们在远处就显而易见地看到了。所以,“徽”字“横”的下面是“系”字底。

这样细致指导学生追溯汉字本源,学生还会再写错吗?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错误,教师及时反思,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把它当作教学资源,相机引导,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教师充满艺术地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锤炼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在学生分享处慢下来

课堂教学中,学生乐于参与集体的分享活动。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环节,也是培植学生自信心的大好时机。当学生热情参加集体分享时,让课堂教学进程慢下来,会有不曾预约的精彩。

临近期末,我听了一节语文复习课。课上,教师和学生分享了一篇内涵深刻的文章《人生的标点》。文章中的“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因为这样会圆满而充实。“我”身边的人却告诉“我”人生应该是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大屏幕上出现了美文中充满哲理的一段话――

“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对于这样一篇充满深邃哲理的文章,教师鼓励学生连读了三遍。然后,逐一和学生分享了美文后面的习题。当所有教学内容都结束的时候,教师引领学生静心思考: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学生沉思片刻后,他们的思考呈现在了练习卷上。直到下课,我们一直在聆听着学生深刻的思考――

“我觉得人生应该是一个长长的破折号,不断地延伸向前,没有结束,努力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人生还是括号,把自己的不快乐,全都‘括’起来,这样就会拥有快乐,忘记悲伤与痛苦地生活下去。”

“人生还是感叹号,有时能发泄愤怒,有时能表达喜悦……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心情,使人生更多姿多彩。”

“人生是顿号,因为人生会有许多挫折,需要你停下来勇敢地克服过去。”

“人生还是问号,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多去问一问,多留意身边的点点滴滴,问号便成了人生最好的标点。”

“人生可以是分号,经过了童年,还有少年;经过了少年,还有青年;经过了青年,还有中年;经过了中年,还有老年。人生需要你分别去体会。”

当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我思考:一篇深邃的文章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教学,需要慢下来;教学,更需要静下来。慢下来,静下来,给学生创设出静心思考、乐于分享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品味、反思、内省。其实,学生的言行也在相互感染。这样的课堂,才正是我们追求的育人效益。慢下来,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慢下来,是教师留给学生将生动而深刻的感悟内化于心的时空。

总之,“教学反思”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课堂即时反思,一要反思学生的学;二要改进教师的教,这是提高课堂育人效益的有效途径。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教师即时进行课中反思,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有助于教师形成教学机智;更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专业成长、成才,成为教育家的有效途径,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专家评介:

“让课堂教学进程慢下来”,初读这个题目心里一愣。在大家高喊高效课堂的声浪中,每所中小学校、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为了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已经到了争分夺秒的地步。下课铃声早已响过了,教师还“恋”在讲台上不愿下来;学生已在座位上骚动了、说话了,教师还调高了声调,连珠炮似地说着多余的话。

中营小学的华联校长却敢于逆潮流而动,掷地有声地说“让课堂教学进程慢下来”,并极有见地阐述了要在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三个节点上慢下来,即“在学生质疑处慢下来,在学生出错处慢下来,在学生分享处慢下来”。三个“慢下来”,充满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关爱的情感,充满着对具体教学活动取舍的辩证思想。

文章虽不长,但全文显示出华联校长教育理论修养的深厚和对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具有的洞察力。这样的校长多了,天津的教育就大有希望了。(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邢真)

上一篇:“申遗性拆迁”是厚黑的现代化文盲 下一篇:与“奇葩”舍友的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