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措施的探讨

时间:2022-09-16 06:14:47

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措施的探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变电运行管理中如何开展危险点分析的方法、方式。开展危险分析、及时准确做好预控,是切实可行的。它利用反向思维的工作方式,容易让人接受也容易让人去自觉遵守。它弥补了两票三制中的一些空白点,能加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对纠正现场违章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要使其真正在安全生产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把该项工作真正做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在班组中对于该项工作的实施应加强监督、指导和总结工作。

关键词 :运行管理 、危险点、规范操作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接受、分配电能的场所,而且也是发电厂=电力网与用户相联系的中间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将各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网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对用户可靠供电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做好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变电运行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指导方针。根据变电站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认真开展变电站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事前预控、在控、可控,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一、 变电站常见的危险点分析

1.编制倒闸操作票

倒闸操作票编制有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以及检修等四种状态。当设备从一种运行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行状态时,电网运行方式改变、设备状态改变等需要填写倒闸操作票。历年的事故案例证明,错误的操作票一旦被执行,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造成发电机组与系统解列等一系列恶性连锁反映,造成大面积的电力系统运行事故。

2.工作票的正确性 ,严格执行现场许可制度

如果工作票的工作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相符合,当现场的安全措施以及带电部位交代不清晰时,会造成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3.现场操作

在操作中不认真核对设备双重名称、编号、位置,走错间隔,测量保护压板万用表挡位放置不对,不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擅自解锁,不严格按照装设接地线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执行验电三步骤,会造成误操作事故及电网事故。

4.审核倒闸操作票

若审核操作票的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过分信任操作票的填写人,未严格执行三审制度,这样会导致错误的操作票没被审核出来。

5.事故处理

事故时,对电网运行方式分析不清,判断有误,不按调度指令及现场运行规程、事故预案等进行事故处理。

6.交接班

交接班时,重要电网运行方式变更、重大操作、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工作项目等交接不清。

二 、危险点控制

1.结合大修 (改造),针对性预控

年度大修 (改造)期间,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是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 (改造)预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大修 (改造)前,积极配合生产管理部门、检修部门的工作,周密安排计划,了解各种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梳理出本站设备缺陷及大修改造前各项准备工作形成报告上报,真正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中存在哪些危险点,明确加以防止或消除办法;大修(改造)期间,加强变电站现场特(固)有风险的管控。检修人员进站工作时,在工作许可之前若检修设备与特有风险相关,运行人员应对检修人员进行特有风险情况及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交底。

认真开展作业准备,做实作业现场管理,变电站按照部门“设备倒闸操作及作业分析表”持续做好月度停电检修计划的风险分析及作业准备;变电站站内设备日常运行或切换试验工作严格执行作业表单,杜绝操作事故。

针对在串接有多套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上的工作许可时,要认真核对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接线,防止有关回路未短接或拆除造成运行的装置误动。许可工作票时严格按照“一许可、二开工” 的要求在端子箱、汇控箱或装置屏上将相关回路端子连接片打开,并采取措施将其有效隔离。

结合每月设备倒闸倒闸及作业分析开好操作准备会,按照设备倒闸操作准备单逐项开展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天安全管控工作,认真填写接地线(接地开关)装拆记录,后台机置牌,做好监护人、操作人交叉检查工作,防止复电操作时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发生。

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

运行作业过程,若装设接地线存在危险点,为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等误操作事故的发生,采用两端定位法。两端定位法就是根据同类型设备及其接线方式,在相同的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位置。主要从以下几点做统一要求。

(1)对于某些开关柜,装设接地线比较困难,操作前认真勘察好现场,一般开关柜明确需在装设接地线位置处绝缘套开槽,统一固定了接地线的装设位置,根据铝排位置大小选择合理符合标准接地棒,先验电,按照验电三步骤,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严禁接地线缠绕,并戴好绝缘手套。

(2)对于出线隔离开关一侧带电一侧不带电的情况(线路带电),给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在选择导体端时,位置必须在隔离开关靠断路器侧装设接地线,同时要保证身体与带电侧足够的安全距离,辅助人员扶好梯子,梯子位置要合理,监护人认真做好监护工作。

(3)对于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的功能,一般可通过微机防误闭锁装置来实现。

(4)对主变进线柜、出线间隔柜内设备检修接地。断路器检修时根据工作票要求装设接地线。从设备精细化、安全管控上,集控站对所管辖变电站中需装设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均进行了统一并固定,并按照规定设置了标志。这项工作对于目前集控站管理方式下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操作管理尤为重要,因为集控站值班员要管理多座受控站,对设备往往不很熟悉,采用接地线定位法后,首先保证了接地线装设位置的统一,使运行人员在操作同类设备时做到心中有数 ;35kV、10kV母线检修时:全部出线断路器转为冷备用状态 (手车冷备用状态),电容器组转为冷备用状态,主变压器进线断路器、站用变转为冷备用状态,母线分段断路器转为冷备用,并在有电源侧出线隔离开关靠线路侧装设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在检修母线上装设一组三相短路接地线。

3.吸取教训,落实预防措施

认真学习事故通报,分析事故的原因。然后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做好每月事故预想,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集控站范围内反事故演习,对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并检查指导落实各项整改工作使之闭环。

4.运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加强规章制度、技术培训和事故安全学习,特别是对于“安规”、“两票”“现场运行规程”等核心内容的学习,根据不同季节及运行方式改变增加对设备原理、异常及事故处理分析的培训学习力度。每月做好值班人员实作演练,组织开展值班人员两票填写、操作大比武等一系列活动,促进运行人员业务技能快速提升。

5、设备精细化管理

按照局、部门设备运行维护策略,结合本站设备、运行方式、工作维护计划编制本集控站设备运行维护策略,完善各站设备专责划分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真正当好设备的主人,持续做好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缺陷。班组各项工作计划应周全、分析到位、保障得力、开展有序,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完成。

三、总结

实践证明,开展危险分析、及时准确做好预控是可行的。它利用反向思维的工作方式,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与预控,容易让人接受也容易让人去自觉遵守。要使其真正在安全生产中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把该项工作真正做到实处,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在班组中对于该项工作的实施应加强监督、指导和总结工作,这就是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的意义之所在。

上一篇:CAST工艺在大连凌水河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