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技术探讨

时间:2022-06-01 08:18:12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技术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城市生活用水绝大部分是在建筑内完成的,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建筑给排水的节水措施是解决当前水资源匮乏的当务之急,我们要重视对水资源的节约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本文就此论述了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在建筑给排水中挖掘节水技术。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 节水 效益

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该在制定有关节水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利用价格杠杆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本文立足于建筑给排水,加强节水节能的科学管理,全面开展节水工作,采用节水设备,搞好污水处理及污水回用,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对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控制超压出流

我们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 0.45MPa, 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 0.55MPa,但是在生活水竖向系统分区后仍然存在着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而在进行设计流量计算时,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是在流出水头为20kPa~30 kPa的前提条件下所得的。建议当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 MPa时,采取减压措施。

在节流减压的措施中,我们可以在在给水支管上安装减压孔板、压力调节阀、节水龙头或节流塞减压孔板来避免部分供水点超压问题,采取减压措施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超压出流的技术保障。该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而且能为用户提供适宜的服务水头,使得竖向分区的水压分布更加均匀,这样就不紧能较少水量的浪费,降低噪声,也能降低设备的损坏,实现的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2、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中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大多数建筑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开启热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产生,我们应该避免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不平衡,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合理布置和计算热水管网,建立立管、干管循环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环系统,强调循环系统均应保证立管和干管中热水的循环,减小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差,保持供水温度正常。因此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并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3、消防贮水池的设置

为避免水质劣化,当消防和生活用水两贮水系统贮水量相差较大时应将两系统的贮水池分建,这样以区域集中消防加压贮水系统取代各建筑物中的单个消防加压贮水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工程的工程物质成本,而且还能便于加强管理。立足于建筑给排水,当建筑是成片或例如小区的情况下,应该最好使用一个消防水箱、一个消防水池和一套加压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按静水压力不大于800 kPa分区为宜。在如果没有火灾的情况下,消防水池的水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余氯量早已耗尽,而导致水质的恶化,变成脏水臭水,因此消防水池也要定期放水,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消防水水池与生活杂用水水池进行合建使消防水池的水流动起来,这样消防水池的水不至于变成死水,既可以延长消防贮水池的换水周期,又可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同时,与游泳池、水景合用又能达到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及循环使用的目的。对于高层建筑群或小区应尽可能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消防贮水量应按其中最大的一座高层建筑需水量来计算。这样既可以延长消防贮水他的换水周期从而减少了水量的浪费,又可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要求,就可避免消防加压给各建筑设计带来的诸多技术问题。

4、采取灵活多样的给水水源

为了实现污水资源化、节约水资源,我们要开发多样的给水资源。第一,我国的建筑排水量中生活废水所占份额住宅为69%,宾馆、饭店为87%,办公楼为40%,如果我们将这些废水经过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形成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即作为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的中水使用,用来冲厕所、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车辆冲洗、消防等,就能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助于增加城市的供水量。第二,为了加强对废水的再利用,可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将雨水收集起来, 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 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进行再利用,目前,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第三,我们还可将江水、河水、湖泊水、海水、地下水等作为循环冷却水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尽可能地减少对水源的消耗和取用,尽可能地少排放污水、废水,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并消除一切滴漏现象,为缓解水资源矛盾。

结束语

面对我国建筑业给排水工程中水资源紧缺的严峻问题,我们应该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的前提下,每个人从我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在养成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水技术,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管理。科学配置,节制对淡水资源的浪费,

减少污水排放量,环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上一篇:浅析水利发电厂生产运行管理 下一篇:有关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前景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