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筋技术的应用与造价分析

时间:2022-09-16 05:51:02

浅谈植筋技术的应用与造价分析

摘要:植筋是现行设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技术。多为设计中出现问题,或旧建筑物加固的时候用作补救措施而使用。本文对植筋技术的适用和步骤进行介绍

关键词:植筋、适用范围、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笔者所见广东广州越秀区某工程中,因设计错误,地下连续墙的预留钢筋不可能弯起,与衬墙无法形成连接,从而改变设计,在衬墙与地下连续墙间,用植筋技术,植入钢筋,形成连接。由此接触本技术,现向大家介绍如下:

1 什么是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又叫做钢筋、螺杆化学锚固、栽埋钢筋、生根等。是使用高强度的化学粘合剂,令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裹力,从而达到预埋效果。施工后可以产生高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可以用于各种钢筋需要连接之处。它的密封性能良好东西,无需作任何防水处理,由于是要通过化学粘合固定,不但止对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更加适合边距、间距较小的部位。而且对于结构有补强作用,能够增加混凝土之间的抗弯、抗折、抗剪应力的性能,施工简便迅速,安全并且符合环保要求。

2 植筋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城市发展建设,文物保护意识加强,旧楼改造加固等需要,植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有如下方面

1)各类建筑结构增建扩建变更等预留钢筋固定 2)横梁、柱头、楼板、剪力墙加固钢筋锚定 3)钢结构、机械设备支架等的螺杆锚定 4)适用于一切需要固定生根之处 5)建筑物新增梁、楼板、墙体、立柱等 6)墙体、柱、梁等加固

7)地下连续墙与衬墙间的连接

8)基坑围檩与桩的连接

3 植筋技术的工艺及使用

植筋的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定位钻孔清孔孔壁和钢筋出来注入结构胶插筋固定养护。影响植筋锚固质量的关键是清孔、孔壁和钢筋处理、固定[1]。

植筋的锚固长度,也必须按照要求预留,否则将影响受力的情况。一般要求多为15d。

d-钢筋直径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对植筋基本锚固长度的规定:

lb=afy

lb —植筋锚固长度;

f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系数a按下表

注:①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时,对抗剪强度最小值不低于21N/㎜2的粘结剂,其植筋的系数a值乘以修正系数0.9。

②当构件中的一个截面中有30%以上的受拉钢筋需与所植的钢筋搭接时,其植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b(或lb,d)应乘以放大系数1.4~2.0

植筋最小锚固长度:

受拉区锚固lb,min=max{0.6lb;10d;150mm},

受压区锚固lb,min=max{0.3lb;7d;100mm}[2],

了解了规范,我们才能对设计进行指导,对施工进行约束。

1)植筋后,一般不允许在所植钢筋上焊接,如确实需要焊接时,焊点距离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2)承台围堰必须牢固,确保在植筋期间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围,承台要保持干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干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气变化,植筋施工开始前要查看天气预备,要确保在植筋施工期间天气状况良好,不要在阴雨天气施工。针对本工程在厂房内部施工,故无需考虑天气因素的影响。

4)钢筋必须按要求除锈,钢筋表明不能有油渍等杂物。

5)植筋所用的锚固胶必须是合格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

6)为了保证植筋质量,必须避免第四条中提到的影响植筋质量缺陷的各个因素发生,我们要从工、料、机、工艺、环境以及方法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要做到万无一失。

7)植筋施工用电要按照项目的用电规程操作,避免违章。

8)植筋所用的设备及机具必须按找该设备或机具的操作规程操作,不允许违章操作。

9)植筋所用的材料不能到处乱扔污染环境。

10)判断粘结剂质量好坏的依据,粘结剂粘结强度均匀度;粘结剂耐久性;长期及短期环境温度影响下粘结剂性能 (包括冻融试验);地震下开裂混凝土植筋低周反复拉伸及剪切荷载作用性能

11)施工温度范围:-5℃~50℃

4 植筋的造价分析

植筋的造价如采用定额计价,费用相当高昂。植筋为10mm的钢筋,价格可与单独招标的植筋项目为32mm的钢筋相比。如果套用定额,对大量使用本办法来解决设计变更的工程来说,相当不利。一般如果植筋数量超过100条,则建议就植筋项目另立一项目。寻找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投标,按植筋的直径不同进行报价。

植筋的价格还应包括检测的费用,根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3]的要求,检测每个品种百分之三的抽检率,小于抽检基数时,按最小抽检基数。每组的检测费用超过1000元。这个费用应预计在植筋的费用里。

植筋胶的选用,也应非常慎重。植筋胶的质量,对植筋的效果起重要作用。植筋胶的品牌有进口喜利得及国产A级胶,两者价钱相差达到三倍。

5 结论

植筋是一种不得已而采用的施工工艺,如由于建筑功能变化、设计变更、结构加固改造等情况下使用的一种工艺,它不是应该提倡的主流技术,因为它的锚固强度依靠锚固胶而不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并且锚固胶代价不菲,虽然植筋长度比钢筋锚固长度短但造价却比正常的钢筋混凝土锚固要高。一些施工单位采用国内生产的劣质锚固胶根本达不到锚固强度。在施工现场时有发现植入墙内拉结筋可以轻松用人力拉下来,根本起不到拉结的作用,形成安全隐患和抗震薄弱环节。由于植筋的锚固性能和搭接等都取决于锚固胶的特性,因此,笔者建议只有专门测试合格的锚固胶才适用于本理论。而植筋后也必须经过专门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验收。植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原有结构的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后植钢筋的间距。混凝土基材按照开裂混凝土考虑。若有钢筋搭接,要考虑高粘结强度锚固胶的粘结应力降低程度。

[1]李慧敏,高岩.植筋技术的工程应用探析 《四川建材》

[2]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技术规范(GB50367-2006)

[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上一篇:工民建施工中的创新技术分析 下一篇:浅谈地下室人防电气设计平战结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