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企业激励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6 05:25:43

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企业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对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关系进行模型化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个不完全契约以实现股东期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关键词 委托; 不对称信息; 契约;模型

一、信息不对称的相关理论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现论观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经济学从最初设立的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假定中逐步释放出来,更加贴近对真实市场的理解,从中提出的分析模型已被用于解释许多社会和经济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非对称信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对该理论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乔洽・斯蒂格勒(1961)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并由此构建了搜寻模型;乔治・阿克洛夫(1970)最早注意到市场质量信息的不完全性问题,他在1970年发表了有关柠檬市场的论文,文中解释了在旧货市场上质量再好的二手车也难以卖到好价钱的原因并分析了在旧货市场上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机制;迈克尔・罗斯查尔德(1973,1979),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82,1984),布鲁斯・格林沃尔德和安德鲁・韦斯(1984)等人则注重研究保险、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模型;斯彭斯第一个提出信号传递模型,他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逆向选择的约束。人们仍然可通过信号传递机制从低效率的市场中获得潜在的交易收益。本文则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解决人的道德风险问题,以期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

二、问题的提出及模型的构建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创业者基于不同的理由需要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来为其管理公司,这就构成了委托。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委托人实施是无成本的,即他得到的效用水平就等同于他亲自执行这个任务。但现实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的,根据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人逆向选择人以及人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市场缺失效率。因此,如何通过一个信号显示机制解决委托人逆向选择人以及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将成为一个企业是否运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委托问题中,逆向选择指发生于签定契约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人拥有委托人不知道的私人信息,人利用这些私人信息为自己的目标而背离委托人的目标,做出损害委托人的不利选择。但逆向选择并不是唯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契约签定之后,人的行动不能被委托人观察到的时候,因为无法验证努力水平的具体状态。所以在契约中无法规范这种努力水平,于是我们称存在着道德风险。如果产出跟努力水平是一一映射的,通过可观察的产出可以得到一个唯一的努力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努力水平是不可观测的,其也可以被间接地契约化,因为产出本身是可以通过产量来验证的。但是外界的不确定因素也影响到产出。因此,随机的产出是由经理人的努力水平和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共同决定的。产出具有不确定性导致验证经理人努力水平的不确定性。这时,委托人需要通过一个不完全契约在一个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激励出人很高的努力水平。以实现其期望利润的最大化。本文运用委托理论模型化股东和人之间的关系,研究由于

上一篇:环境会计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论会计的规则意识和规则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