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路面的裂缝维修技术

时间:2022-09-16 05:21:27

浅谈沥青路面的裂缝维修技术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racks on asphalt pavement damage analysis of asphalt crack, main forms and the causes of the cracks, take active and effective repai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there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crack;repair

摘要:针对沥青路面的裂缝的危害,分析沥青裂缝的主要形式及裂缝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维修施工方法,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维修

中图分类号:TV543+.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大,加以受路面结构、气候、地形、地质条件、行车荷载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基层不论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沥青路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各种形状的裂缝。裂缝不仅破坏了路面的连续性和美观性,而且自由水会进入到沥青路面内部,导致沥青路面产生形变、坑洞、唧浆、网裂等破换现象。因此,凡有裂缝处,应进行有效的修补,提高路面的使用质量,延长沥青路面的寿命。

1. 裂缝主要形式

沥青路面的开裂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横向、纵向、和龟裂、不规则裂缝。

1.1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缝宽不一,缝长有的贯穿整个路幅,有的贯穿部分路幅,裂缝弯弯曲曲、有枝有叉。横向裂缝中的唧浆导致裂缝两侧凹陷,桥头跳车处的路面横向裂缝,在路面积水的作用下加速跳车发展的速度,同时会对路基造成冲刷。

1.2 纵向裂缝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呈月牙形,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多为纵向条带状。

1.3 龟裂、不规则网状裂缝

裂缝纵横交错,将面层分隔成若干多边形的小块,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网状裂缝导致公路沥青路面松散或坑槽,严重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

2. 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1)材料收缩。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裂缝。

(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温缩。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

(3)差异沉降。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或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园地基或路基与构造物差异沉降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横向裂缝。

2.2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1)地基不良。丘陵低洼,河谷处不良路段,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2)路基施工。土基施工时如果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3)水的渗透破坏。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2.3 龟裂、不规则网状裂缝产生的原因

(1)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质量差。沥青延度低,抗裂性差。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过长,拌和温度过高或在储料仓仓储时间过长,使沥青变硬,对拉应变敏感而产生的裂缝;

(2)施工原因。路基施工时局部压实度不足或基层材料局部松散不成板体,使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形成的裂缝。路面施工时,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差,水分渗入,形成的裂缝。

(3)外界原因。如污染、腐蚀等造成的局部不规则的裂缝。

3 裂缝的维修施工

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施工方法很多,对于沥青路面出现的横向、纵向、和龟裂、不规则裂缝等现象,一般根据裂缝的宽度和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维修施工方法。其主要采用的维修方法如下:

3.1 灌缝修补法

对于一般的裂缝灌浆法都能进行修补。灌缝前,应将纵向裂缝清扫干净,用高压气体吹出缝中松动的石料和杂物、浮料。一般采用具有良好的弹性,流动性和粘结力良好的裂缝灌缝胶(橡胶沥青)封缝。对于过细的裂缝,除了让胶体自然下渗外,可用刮刀沿纵裂方向刮出4-5cm宽的灌缝胶带。一般表干2小时后,即可开放交通,效果较理想。对于宽度超过5mm的裂缝,在灌缝前,去除松动的沥青混凝土,在缝隙中应先适当填充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对于过细小的裂缝,则要适当开凿,进行扩宽,然后再灌缝。在灌缝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热沥青污染,以免造成路面泛油。原则上,灌缝后沥青面应低于路面1-2mm,必要时,可撒上一薄层适量的粗粒砂,以防止沥青粘轮。

3.2 切割修补法

对于裂缝宽远大于5mm,裂缝周边还伴随着唧浆、局部沉陷、错台等严重病害,裂缝发展未稳定,常选择此法。沿纵向裂缝两侧各25cm进行切割,然后凿除沥青上面层,清理干净路床及裂缝中的浮粒、松动的沥青混凝土,先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预填,并初步敲实,再用热沥青灌缝,但热沥青不能溢出缝体,撒上一层石屑,最终用沥青混凝土回填修补,碾压成型。此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速度慢,而且沿纵向裂缝方向易产生泛油现象。

3.3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法

路面上的坑槽,局部沉陷,网裂、泛油,5mm以上的裂缝,在稀浆封层施工前,都应该进行修补,3-5mm的纵向裂缝部都需参照前述方法进行封缝。稀浆封层一般层厚0.5-0.8cm,稀浆由集料、乳化沥青、水、水泥按比例混合而成。在稀浆封层和铺筑过程中,待乳化沥青破乳后,沥青和水泥将缝隙填充,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置施工中,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公路沥青路面的开裂缝问题,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1] 常魁和 高群.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郭忠印 李立寒.沥青路面施工与养护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颜海.公路工程质量事故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弧形钢桁架安装高精度控制技术 下一篇:浅谈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