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的策略探析

时间:2022-09-16 05:16:09

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语文天然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不能把它当做呆板的方程来解,教师应该让它像生活一样是"活"的,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语文与生活的最佳契合点,使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这样,语文教学才不至于一潭死水,无波无浪无吸引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活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探究、反思,就“激发学生活力”谈点自己的感受。

一、转观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都讲究尊师重道,老师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虽然当下这种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但在学生眼中,老师仍然是高高在上的。对老师的敬畏导致学生不敢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建议,只能对老师“言听计从”,难以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气,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自己的观念,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上,老师要努力融入学生的世界,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真正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不要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平易近人”,而是作为学生的伙伴与他们进行零距离的沟通。其实,一个老师能否受到学生的喜爱直接影响着他所任教的课程能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的观点有错误或回答不出问题,老师也不能严厉地批评教育,而应多用一些温和的话语来引导学生,例如“你说得很好,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重新思考一下呢?”或者“看来你现在还没有考虑清楚,那等你想清楚了再来告诉我们大家好吗?”在这样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就能放松身心,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有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小珊迪》一文,小珊迪为诚实与守信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死了,小利比的命运又如何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学生对此却十分关心。作者留下空白也许就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还有如《小摄影师》一文,高尔基第二次接待小男孩,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我们要充分利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教材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三、重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抓住一些词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如,学到“猎人”这个词时,我就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如果你看到猎人在捕杀动物,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到“庄稼”这个词就激发学生“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等。

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抓住教材内容特点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的思维,例如,第三册第一单元就是以“秋”为主题的一组课文,待学完这单元后,我就组织学生以“秋的树叶”为主题开展了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捡树叶,在班上交流介绍树叶的样子;发挥想像用树叶贴画,并且给画命名,再次激发想像把贴画写下来。

在教学完《坐井观天》这则成语故事后,我让学生以“青蛙出井”为题续写了这个故事,其中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就跳出井来,它抬头一看,啊!天真的好大啊!一眼望不到边呢!青蛙不好意思地向小鸟道歉。它说:对不起,小鸟!是我错了,天真的是无边无际的!”小鸟说:“你明白就好:以后不要再坐井观天了。”

这样,在我们教师的激发下,学生的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地展示。教材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我们教师做到灵活地运用,学生就会学得更活更广。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大家积极探索的问题。而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使之积极学习,努力探索,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浅述如何提高汉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探析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地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