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时间:2022-09-16 04:42:15

浅析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摘要:对外投资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本文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谈谈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扣除材料账面价值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的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材料账面价值(含税)贷记‘材料’科目。按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材料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对上述规定,笔者认为:

一是应明确“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是含税价还是非含税价。根据增值税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应视同销售货物,征收增值税,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二是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其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应为不含税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不应是材料账面价值,因为对外投出材料属视同销售货物行为,需按一般销售货物计算增值税。

三是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与“对外投资”科目的金额应该相等。在事业单位正常的销售行为中,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购货方除支付价款之外还要支付相应的增值税金,事业单位只是代扣代缴,增值税并不形成单位的实际支出。

四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也应核算缴纳增值税。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同样为视同销售行为,也要根据税法规定,按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而在上述规定中则没有提及核算增值税的问题,应按税法规定予以补充。补充规定后的小规模纳税人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与一般纳税人基本相同。

五是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应以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因为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或政府赋予的某一专业业务活动,其拥有的资产是为完成专业业务活动服务的,其资产所有权归属国家,所以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活动中的实物、无形资产价值必须由法定机构确认,不得随意估价计列,以维护投资者与受资者双方的合法利益。此外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规范投资立项、决策、审批行为,提高控制投资风险能力,防止国有资产损失。

六是到期收回对外投资时,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资产类科目;按投资的实际成本,贷记“对外投资”科目;二者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调整事业基金的明细科目,借记“事业基金一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例1]甲事业单位为一般纳税人,该事业单位以其原材料向C公司投资,经评估该批原材料的价值为150000元(不含税价),该材料账面价值14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甲单位会计处理如下:

借:对外投资175500(150000+15000017%)

贷:材料 1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150000×17%)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0000(175500-140000-25500)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65500(140000+255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65500

如150000元为含税价,则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150000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1795(140000+21795-150000)

贷:材料1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795[150000÷(1+17%)×17%]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161795(140000+21795)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61795

[例2]乙事业单位为小规模纳税人,该事业单位以其原材料向D公司投资,经评估该批原材料的价值为50000元(不含税),该材料账面价值45000元, 增值税税率为3%。乙单位会计处理如下:

借:对外投资51500(50000+50000×3%)

贷:材料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00(50000×3%)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5000(51500-45000-1500)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6500(45000+1500)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46500

如50000元为含税价,则会计分录为:

借:对外投资50000

贷:材料4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6.31[50000÷(1+3%)×3%]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3543.69(50000-45000-1456.31)

同时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6456.31(45000+1456.31)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46456.31

参考文献:

[1]徐国民.《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与核算问题探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王树玲,董瑛.完善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核算的意见[J].财会通讯2006(9)

[3]王留根.事业单位应交增值税会计处理浅析[J].财会通讯2007(8)

上一篇:浅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下一篇:试论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