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时间:2022-09-16 02:41:30

浅析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摘 要:应收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加强对应收款管理为手段,促进企业规范财务管理,从而有效避免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收帐款 管理 降低 经营风险

1.对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流动资金随着商品(劳务)或劳务购销业务的进行,以“货币—商品(劳务)—货币”的形态,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周转。如果销货款能及时结算收回,流动资金能保持良性循环周转,组织商品(劳务)流转次数多、批量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稳定增长。如果销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出现大额拖欠,商品(劳务)资金在向货币转化过程中沉淀,导致不能及时变现,企业就无法继续组织大批量商品(劳务)流转,加重费用负担,企业就会很难承受。

1.1忽视应收帐帐款的时间价值。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极力促使商品(劳务)资金快速变现周转,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但当前有些企业对应收帐款长期拖欠造成的隐形损失,决策者和当事人认识模糊,对应收帐款的发生、拖欠多习以为常,更没有认识到应收帐款的时间价值,使应收帐款回收艰难而贬值,甚至变成坏帐。企业按短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应收帐款每年以10%~12%的速度贬值,短期贷款按季付息,6~7年应收帐款数与企业为其所付贷款利息累计数基本相等;如果再加上由于这部分商品(劳务)资金沉淀后减少商品(劳务)流转额,失去的利润数就更惊人。

同时,应收帐款还存在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延长企业营业周期,增加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等负面影响。

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加快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最终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2.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2.1由于市场运营不规范,市场竞争激烈,工程竣工(或商品完工)后,工程尾款和质量保证金难以按时收回。特别是一些长期拖欠款,不仅收回难度大,也容易产生坏账损失。

2.2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意识,催讨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2.3对应收帐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客户对帐不及时,只限财务部门与对方企业对账,没有实行业务员应收款实时核帐。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只对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其他相关部门没有进行相应责任的考核。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监控等管理制度,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企业间、部门间相互督办、管理脱节。

2.4结算不及时,造成财务账面无反映的隐性应收款,无法及时跟踪催讨而带来风险。

3.应收账款管理应对措施

3.1抓制度建设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时给与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同时,要制订相关应收帐款管理流程及相关制度。主要内容:建立往来核对制度、建立内部督办制度、建立仓库对账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制度、建立完善的账务处理体系、计提坏账准备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合同时要反复推敲合同条款,对竣工计价时间、方式及工程款结算的违约条款、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填写清晰。合同一经确定,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再次,加强工程管理,依法清理工程拖欠款。

3.2抓日常监控

公司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够细,比如说,对用户信用状况的分析,账龄分析表的编制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包括子公司)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是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三是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四是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五是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六是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加强对隐性应收款的管理力度。要加强对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的管理,从源头控制隐性应收款的形成,杜绝人情干扰;从过程控制应收帐款,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进行督办、催讨。建立应收账款的对账及风险预警机制。特殊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催讨。

3.3抓收帐管理

收账管理包括如下两部分工作:一是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的债款额不大,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二是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术法。

4.通过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努力加强应收款的管理,成效初步显现。

4.1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化。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坏账风险,我们制定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办法对日常应收账款管理及考核进行了规定。从《办法》起,各企业财务部已按《办法》规定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月报给企业领导班子,纳入常态管理。

4.2及时进行坏帐处理。企业及时进行了应收账款清理,坏帐处理,同时申请税前列支坏账损失。

4.3充分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将陈欠款明细,提供给所属企业,便于在客户联系新业务项目时帮助催讨。

4.4加强源头管理。对工程预算账款及工程完工未结算情况一并管理,避免长时间因拖欠工程款,出现隐性应收款项,给企业造成损失。由市场部负责按月提供业务承接月度报表给企业领导班子,让企业高层领导重视、督促对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进行及时结算,避免形成应收账款。

5.对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的思考

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改善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解决好应收账款回收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强化审计监督的职能。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由负责经营质量管理的专职会计配合各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企业进行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5.2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即使企业第一责任人因工作调动,仍然按此原则,必须由原第一责任人协助原企业应收账款的催讨、直至催收到位。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该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严格考核。

5.3随时对预收账款进行清理,加强对隐性应收款的管理力度,从源头控制隐性应收款的形成,及时反映在财务帐面上,便于管理、催讨。

5.4改进内部核算办法。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如与欠公司货款往来单位发生的兑销业务,产品退货,逾期质保金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5.5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形成对应收账款产生、跟踪落实、款项结清全过程闭环管理。

作者简介:

张棣(1963-),女,汉族,籍贯浙江,学历大专,富阳市供电局工作,职称会计师。

上一篇:浅析医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下一篇: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