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新闻文体的表达技巧

时间:2022-09-16 01:34:43

浅谈微博新闻文体的表达技巧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微博新闻诞生,与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相比,微博文体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受到了受众的热捧。本文主要针对微博新闻文体的特征与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博新闻;表达技巧;文体特征

在2009年,我国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开始兴起,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是以手机传播为主发展起来的报道方式,并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增多,微博新闻也开始受到关注,与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相比,微博文体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受到了受众的热捧。

一、微博新闻文体的特征

1.1内容简明扼要

微博新闻采用的是导语式写作方法,用词力求准确,主题的表达简明扼要,用剪短的字符将精彩的事实传递给受众。如人民日报在2016年5月15日关于峨眉山五月飞雪的一条微博:

峨眉山金顶五月中旬飞雪30多年来第二次#“昨晚20:20开始,峨眉山金顶片区下起了大雪,一直到今晨6:40才停。夜里最低气温零下2.1℃,厚度在3厘米至10厘米。据峨眉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峨眉山五月中旬下雪非常罕见,这是30多年来第二次。”

这条微博共计107个字符,利用简短的100多字,就将新闻事实叙述清楚,时间、地点、新闻来源都有根据,有效提升了消息的可靠性,真实的还原了峨眉山五月飞雪的实况,让微博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利用“#”符号设置了话题汇总,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搜索相关信息,这是微博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功能。

1.2符号丰富多样

网络的出现让新闻文体出现了历史性变革,而微博新闻的超文本性也让其更加的丰富,一方面,新闻文体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新闻文体与资料。微博对用户微博的状态基本上没有限制,用户的表达非常自由。微博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将各类元素融于一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手段,这予以微博更大的新闻报道空间。

1.3信息实效性强

“快”是微博新闻的一个显著特征,微博准入门槛非常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博新闻源,微博的转发与关注机制可以让微博新闻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微博可以利用片段报道模式来进行完善和补充,如央视新闻在报道关于尼泊尔地震的信息时,在2015年4月25日14时36分第一条微博消息,截止到23时53分,又了30条相关的微博消息,以直播的方式让受众了解灾区的最新状况,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二、微博新闻文体的表达技巧

在微博出现后,新闻的文本形式、载体、传播内容都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闻理念依然如旧,微博新闻的表达也需要遵循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原则:

2.1迅速微博新闻

在微博时代,新闻的速度已经变得分秒必争,这对新闻从业者的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尼泊尔地震的报道为例,截止到2015年14时49分,央视新闻在消息之后,共得到了4878次转发,1280条评论;人民日报在14时51分信息,共得到了719次转发,334条评论,两家官方微博之后2分钟的时差,但是传播效果差异是非常显著的。此外,微博还设置了超链接、话题设置、转发、@等方式,可以让信息在短时间得到扩散,在微博新闻时,既要注意实效性,也要关注新闻的真实性,避免不实消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2把握好时代热点

微博新闻的传达要把握好时代的热点,通俗而言,就是要“接地气”,在2015年微博热门词汇上,有“主要看气质”、“小公举”、“狗带”、“城会玩”、“怪我咯”、“whatareyou弄啥嘞”等,这些词语都是网民的口头禅。纵观传统严肃媒体的官方微博,在新闻时,也会夹杂着几句网络热词,在新闻时应用网络热词可以拉近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当然,网络热词的使用要把握好“度”,避免影响新闻内容的正确表达。

2.3利用多媒体形式

新媒体善于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呈现信息。微博新闻同样如此,同一则新闻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报道。这种运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新闻报道,不仅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还能全面立体地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此外,如果一则新闻,在微博的字数限制之内实在无法报道完整,还可以利用附上超链接的形式,引导受众进行进一步深入浏览。

三、小结

随着微博新闻的出现,新闻写作进入了动态的、立体的、有声的多媒体网络表达空间,其文本的表现形式更加自由多元,取材的视角更为个性多样。在微博时代,新闻的传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不仅要注重实效性,还要把握好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富永.规范无碍创新原则还要遵循--也谈新闻文体创新问题[J].新闻与写作.2009(06)

[2]刘丽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公关信息传播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4)

[3]秦浩华.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时政新闻创新点[J].视听.2016(04)

[4]汪艳.新媒体时代广电节目的竞争力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06)

上一篇:关于产品包装设计中低碳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班主任管理中的情感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