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09-16 01:28:20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本文就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n=43)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n=43),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光眼;临床效果

我院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6例青光眼患者分别予以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青光眼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将本组的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32~67岁,平均(43.6±5.6)岁;病程在1~4个月,平均(2.6±0.8)个月;双眼18例、单侧2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0~65岁,平均(45.3±3.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4±0.7)个月;双眼23例、单侧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观察组的43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眼部的上直肌及角膜边缘进行牵引和固定,沿着患者的眼角膜对患者的球结膜予以剪开后,做结膜瓣处理。同时做矩形巩膜瓣(厚度约为巩膜厚度的50%即可),从前向后进行剥离处理,降低患者的眼压;而后将患者眼部左右小梁组织以及周边的虹膜予以切除,恢复虹膜[1],采用间断缝合的方式对巩膜瓣进行缝合,在巩膜瓣的两侧切口的边缘部位各缝1针,经前房穿刺口注入盐液,对病灶处的房水情况进行观察,以便能够及时的调整缝线的合理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采用常规青光眼手术方式对对照组的43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2]。

1.3 统计学处理 以上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进行分析研究,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改善情况及视力恢复时间对比 两组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观察组患者眼压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43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共有2例患者出现了浅前房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的43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共有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出血2例、浅前房2例、脉络膜脱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组间差异显著(P

3 讨论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光眼患者失明只是时间问题,急性青光眼24~48h内即可完全失明,且失明之后无法挽回。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与呕吐、视力骤降、眼球充血以及多汗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3],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影响,还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手术治疗仍是临床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式。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的43例青光眼患者在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后,眼压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张秋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58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4(26):262-263.

[2]孙力,张燕钦,钟玉红.结膜下褥式缝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29(23):175-176.

[3]柏丽娜,蔡方荣,张键,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24):385-386.编辑/苏小梅

上一篇: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顺行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 下一篇:普外科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