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二地位

时间:2022-09-16 01:01:37

论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二地位

【摘要】语法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的构成必须借助语法知识和规则。教师重视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创造现代作品;同时,良好的语法知识积淀还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法;高中语文教学;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汉语有别于英语等其他语种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标准汉语语法中,没有严格意义形态的变化。在名词上,主要体现为名词没有所有格的变化,也没有词性和数的区别。在动词上,则体现为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变化。这种特点,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语言学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经过漫长的发展,汉语语法的存在终于被世人认可,语法教学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汉语语法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没有得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就汉语语法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学的影响,对学生文学素养提高的作用等各个方面,综合论述汉语语法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不二地位。

一、为什么到了高中阶段依然重视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严格意义上系统的语法教学,是应该在初中语文中就完成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这无疑有相当的难度的。初中学生理解认知能力有限,而语法知识又是语文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环节。再者,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其教育目的多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为主,语法知识的考察在中学阶段基本是空白,这就造成了,在教学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多数语文教师会忽略对语法知识的教授,认为没有意义。但是到底有没有意义呢?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语法教学的意义还是很重要的。就像学英语要学习语法知识一样,学汉语的语法知识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语法水平提不上来,相应的其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乃至整体文学素养,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造成语文课程大家旗鼓相当,没有“建设性”语文人才的出现。这仅仅是忽视语法教学的一个弊端。

另一方面,长期的忽视语法教学,很难让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至于在必要的时机,教师教授一点语法知识,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师漫长的教授生涯,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应当把语法教学定义为和其它版块教学有同等地位的教学,并将其体制化,全方位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二、语法教学在高中阶段的作用

(一)学习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学习瓶颈

古代汉语当之无愧是语言文字学学习的“四大名捕”之首,其他三项分别是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史。之所以有这样的“荣誉称号”,和它本身难度较大、晦涩难懂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文言文产生于几千年前,数千年的发展使其很多词语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如果不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的大致原因、发展过程,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而词汇何其多也,紧迫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是无法花时间把所有的词汇词源发展过程都一一分析到位的,这个时候,语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虽然历经千年,但是现代汉语的语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古代汉语有相通之处的。结合高中古文献学习要求“理解并能运用常用文言诗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看似一句话,实则不然,词汇数量庞大,古汉语词汇变化多端,不联系语法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联系现代与汉语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把握汉语言中词性的分类,短语的类型,句子的成分,并带入文言文的学习中,只有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分析清楚,才能分清文言实词、虚词及其意义和用法,才能辨析特殊的文言句式,进而结合语境翻译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学习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语感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教材选文较初中而言难度更大,阅读量更多。而较大学而言专业性较弱,难度较低。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延续初中语文教学成果,为接下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对高中生文学素养、审美趣味的培养不容忽视,而这些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量的积累。语法知识的积累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量,培养语言文字理解能力所绕不开的环节。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结构复杂、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等。这种阅读能力的差别可能在平时显现得不那么明显,但是在面对古文献材料,或者距今时间较长的文章时,就能体现出来了。如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除了文字字形、字义和今天常用用法有所差别,一些长句的理解就更是离不开语法知识。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一个长句:“至于这一回在风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句话用今天的现代汉语理解起来较为难懂,也较为拗口,如若不进行语法分析,很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名家作品无措论”的看法,不利于学生端正语文学习态度。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高中语文教材中类似作品的例子有很多,都是距今有着不长不短的历史,语言用法略微不同,难以理解。教师应认识到,只有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法知识积淀,才能在面对这些长难句时不忙不乱,分析有道。

语法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言的构成必须借助语法知识和规则。教师重视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创造现代作品;同时,良好的语法知识积淀还对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达到语言文字教学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论课文文本对小学生作文的导向作用 下一篇:让孩子们畅游在浩瀚的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