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

时间:2022-09-16 12:10:11

试析“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

提到小学数学,大家都觉得很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确实让不少数学老师煞费苦心,教学质量也老是提高不上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是按照“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来教学的。

一、“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简介

“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问题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它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教师根据问题,及时准确地进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情感、学习过程的导向;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调节,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在交流讨论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基本结构式是:

教师:提供线索归纳整理总结引思总结评价

学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巩固练习反思讨论自评互评

二、“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的过程

(一)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问题化”的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例如,在“一粒米的价值”教学中,教师首先以广而告之的形式提供一个现实的、生动的、开发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大胆想象,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如,“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吨?”“13亿粒米相当于多少立方米?”等,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的大胆猜测。

(二)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是课的中心环节,就是让学生围绕问题,自立学习目标,以活动代替讲解,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自主体验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并在交流与分享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工具、材料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亲身操作,验证原有的猜测。“施教之法,贵在启导”,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体现这样一种“导”的思想,激活思维活动的源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各小组完成操作后,依次交流验证的结果,让学生在与人交往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评价、推广,直至豁然开朗。同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辨析不同观点、方法与策略,使之逐步修正与完善,而且要不断激励、赞赏他们对问题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三)问题迁移:通过探讨与交流分享,学生明白了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学习内容,布置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特色。例如,在课本中,教师引导学生选取跟生活联系紧密的重量单位的数据填空,并提出:如果每人每天吃0.5千克大米,这些粮食可供一人吃多少天?用数字来震撼学生心灵,教育每个学生都要珍惜粮食,从而,落实了数学课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四)问题反思: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认知特征,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方式、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身学习进度和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是学生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今天我主动提出了几个数学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与策略?”“这些数学方法与策略还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探索新问题,有助于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评价:该模式在操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实施激励性学习评价,它是在课堂导学中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性评价。例如,结合“星球大战”积分,让学生自评、互评,定期评出“最佳问题星”、“最佳探索星”、“最佳创造星”等,并将相片装贴上墙,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增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一个“有引导的自主学习―激励评价―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创造始于问题,该模式的核心是问题,主线活动是解决问题。由于很多问题是开放式的,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导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习惯与定势,敢于并善于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同一个问题,努力使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新、多、奇、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操作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知识的意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才能不断形成和发展。本模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操作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人合作,扬长避短是未来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基本人际交往能力。该模式着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问题展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助合作,开放思维,交流评价,共享集体思维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真正让教育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

教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问题―探究―巩固―反思―评价”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刻苦专研的科学精神,为其将来进入学习化社会获得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浅谈英语课堂中师生的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