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文 学用结合 培养能力

时间:2022-09-16 10:40:31

关注人文 学用结合 培养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着力研究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谈谈对实践新课标的感悟。

一、探索人文途径

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说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性质的这一变化对小学英语教学也进行了重新定位,那就是既要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提升,还应注重孕育情感、启迪心智、升华人格,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的Story time板块是一篇介绍家庭成员的小短文,需要掌握的句型是This is(my)...,词汇有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me。笔者紧扣主题词——family,对教材文本进行了适度拓展(括号内的内容为拓展部分):This is my family.(A ... family.)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This is my brother.This is my sister.This is me.(I love my family.)虽然从内容上看只多了两个简单的句子,但这两句话中融入的是对家庭、对家人的浓浓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借助三个不同的“家庭”层层推进教学,通过Miss Zhu’s family(笔者的家庭)导入话题,接着引入Mike’s family(文本中的家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然后谈论my family(学生各自的家庭)尝试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不断赋予课堂教学丰富的、贴切的、鲜活的人文情愫,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家庭、爱家人的情感。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is my family?”欣赏一段集音乐和画面于一体的唯美视频,深深体会班级、学校、城市、国家其实也是我们的“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吟诵自编的小诗:My class is my family. A big family./My school is my family. A nice family./Changzhou is my family. A happy family./China is my family. A great family.(加粗倾斜的单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自由替换),体悟“家”的深刻内涵。

二、营建实践课堂

新课标指出“用英语做事情”是学生培养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创造条件。

在While-reading环节中,笔者分预测故事、验证预测两步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交际,达到有意义的语言运用的目的。首先,教师指着Mike的图片问:Do you want to know Mike’s family?What do you want to know?让学生提问,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有序地整理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问题尽管很多很细,但是分析后发现集中在想了解Mike的家庭情况(How)和家庭成员(Who)两大问题上。接着,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活动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Activity 1 看动画,想一想。How do you think of Mike’s family?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故事视频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学生一下子就得到了答案:A big/happy/... family。

Activity 2读故事,圈一圈。Who are Mike’s family members?学生默读故事,圈出表示Mike家庭成员的单词。在核对答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进一步的追问引导学生了解Mike的家庭成员,帮助学生借助插图猜测、理解、学习单词brother,sister。

Activity 3再读故事,连一连。观察人物照片,并将照片与相对应的单词连线。帮助学生进一步记住Mike的家庭成员,并在人物照片与家庭成员单词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然后请学生戴上头饰扮演Mike,用This is my ... I love my ...逐一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三、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标提倡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英语教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来说,英语朗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仿和朗读英语是促进小学生认读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比较突出的语音现象是句子的重读、节奏和语调。在教学中笔者就给予了显性的朗读方法指导。如第一遍听录音,让学生自己在文本中标出重读单词。如果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通过小组、师生讨论予以解决。第二遍听录音,小组讨论确认重读的单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第三遍听录音,跟读模仿,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让学生运用前面学会的方法带着感情自读自悟。

以上是笔者践行英语新课标理念的三个关键词“人文、实践、能力”的一个典型课例。我们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感悟新理念,尝试新探索,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上一篇:理趣交融 主动建构 下一篇:激活生长“节点”,优化数学建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