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趣交融 主动建构

时间:2022-08-01 02:59:33

有幸在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参加2013年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学习观摩了十位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教学,深感收获良多,既被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倾倒,又为其中深邃的教学思想折服。现以张抗老师执教的《认识方向》为例,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

张抗老师的这一节《认识方向》,设计精妙,富有趣味,学生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对学习内容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充分地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增强了应用意识。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情推理,主动交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整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过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学习活动自主开放。在充满智慧与情感的课堂上,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享受。最突出的感受有以下三点:

一、有趣的活动课堂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内在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这离不开教师营造的学习环境。张老师在课始创设了“农场寻宝”的游戏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尝试在原来学过的四个方向上寻宝未果后,新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样的设计多妙啊,那种自然的承转如同灵动的清泉,不着痕迹。所以说,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接下来的“帮助小鹿设计家园”,教师准备的学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可能,活动设计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动物运动会上的“跳格子”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认识方向,并且运用数学游戏帮助小动物进行比赛,寓教于乐。综观整节课,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贯穿始终的,而这些活动的设计又是前后相连、一气呵成的,每个活动的设计也是那么富有趣味,让学生在游戏中、在童话中、在活动中充满乐趣地学习,在学习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活动设计关注的是学生个体认知的亲身体验,学生必须亲自投入,建构自己的理解,即使是看别人做,自己也必须在思想上投入,并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过程。

二、有序的理性课堂

顾泠沅指出:来自外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相应地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意状态和行为结构,教育者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张老师的课堂对此作出了较好的诠释,从复习旧知到引入四个新的方向,从单一结构的应用到综合应用,从看图认识方向发展到在现实中认识方向,从以自我为中心认识方向发展到了解方向的相对性等,都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单一后综合的有组织的“序”。如何发挥好“序”的作用?重点在于如何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始学生提出宝物可能藏在“东南”方向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个方向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四个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它是两个字啊?为什么叫东南呢?”在认识方向的活动中,又安排了有层次的活动,并且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许涛的位置没变,但大家说出的方向却不一样呢?”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对方向认识得更加深刻,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

三、有情的生本课堂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活动,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既有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数学美的体验,又有对渗透于活动行为中的数学观念、数学精神等的感悟,还有对处理数学对象的成功思维方法的习得等。所以说,这是一节充满了对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课堂,呈现的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师对学情精准的把握很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实在说来,在某种程度上,张老师不是在教数学知识,而是在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解释所学的新的方向,就像在用自己全新的观点去解释这些知识。学生不是在简单地重复教学的内容,而是清楚连贯地与同伴、教师交流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组织和巩固他们的数学思维,用新的观点去改造原有的想法。在行为、认知、情感全方位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在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上一篇:自主探究 活动建构 下一篇:关注人文 学用结合 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