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海造地工程管理实践

时间:2022-09-16 09:33:57

浅谈围海造地工程管理实践

摘要:阐述了填方工程的特性与管理方法,并结合连江县可门工业园区二期填方造地工程使用BT模式遇到问题作为分析案例分解围海造地工程管理实践。了解填方工程固有特性,论述了填方工程管理一般原则,选择BT的优点以及施工过程遇到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围海造地;项目管理;B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据统计,我国围海造地2002年为2033公顷,2007年为13425公顷,5年间增加了5倍。“十五”期间,填海造地已从过去年平均200平方公里提高到300平方公里。

福州可门港旧称松崎港,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北部的黄岐半岛,罗源湾南岸,与台湾岛一衣带水。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编制的《福建省经济建设十年计划》,把松崎港规划为“重要性不亚于上海港”的东方大港。岸线总长约30公里(新辉至浮曦),南岸线约9.4公里,可建码头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6个,西岸线约18.9公里,可建码头50个,其中可建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5个。2004年福建省编制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可门港列为闽江口重要城镇群,福州港的重要深水港区。连江县可门工业园区作为可门港经济区临港工业区的一部分,是台商投资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是推进临港工业区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连江县可门工业园区填方工作就成为工业园区建筑重中之重任务

如此大规模的围海造,就必须通过合理的施工工序来保障填海造地质量、工期、及其经济性。

1 可门港大琯坂区围海造地工程的特性

连江可门工业园区二期填方工程,位于连江县坑园镇大琯坂垦区内,总投资约 12.5 亿元,填方造地约1033万平方米(折合1.55万亩)。工程主要包括海砂填方约2634.88万立方,石渣填方约300万立方,建设临时围堤4545米与施工便道38948米,开挖临时排洪沟12969米。填方完毕后将作为化工、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园区配套规划用地。

1.1围海造地工程征地难度大

早在2010年时候就开始启动征地收海工作, 1.55万亩的虾塘才基本完成了补偿,但于时间跨度太长及养殖范围大,群众还存在“捡养”现象,受季节性生产影响,目前尚有部分虾塘仍在养殖,交地尚有阻力。同时,部分滩涂归属所有权还遗留历史问题,造成部分渔民阻工现象产生,成为影响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及社会安定稳定的潜在威胁。

1.2工程资金来源压力大

过去的2011年,连江县财政总收入实现21.7亿元,而可门工业园区二期填方工程总投资就达到12.5亿元,县财政收入的58%,因此若仅靠县级财政投入,二期填方项目基本无法动工建设,必须依靠省市财力共同建,主动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以得到省市政府支持,将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中列。

1.3收海后群众分流难

大官坂垦区于1982年围垦而成,作为全省最大的垦区,大面积养殖虾、蟹、鱼、贝等海产品,年养殖总产量6500吨,年产值1.2亿,产品销往广东、天津、上海、浙江等国内大中城市,已经形成完整的生产、运输、销售产业链,聚集了垦区周边近2万人口的劳动力,且依靠养殖工作,渔民每年得到可观的收入。收海后渔民收入减少,但大部分渔民仅会水产养殖,技能缺乏,无法进入其它行业,同时不想外迁,是造成群众分流难的主要原因。分流难造成闲赋在家的渔民逐渐增多,渔民没有主要稳定的收入来源,社会安定的发生着微妙变化,

1.4 海砂运输经过区域多,交通压力大

海砂从指定采砂点到上岸点需经过20海里,经过三个乡镇海上养殖区,采砂船在采砂和运砂过程时常会破坏周边渔民的养殖物,最初阶段每周都有渔民进行阻工,甚至发生暴力事件;海砂陆上运输需要通过疏港大道运输到工地,行程11公里,经历两个乡镇,二期填方工程最高峰时陆上运输达200部,每天实现填方量在5万m3,而莲花山隧道在4万m3运输量基本就达到了饱和,尤其在官岭交叉口地方车流量汇集,导致路面交通压力大,时常发生车辆刮擦事故。

2 合理规划,分布推进围海造地工程进展

2.1围海造地工程选择BT模式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解决围海造地资金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

2.1.1 BT模式的优点

(1)从政府角度看,BT模式能缓解当地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暂短缺。(2)从工程建设角度看。BT模式能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缩短工期(3))BT模式有利于业主控制项目的总造价(4)BT模式能降低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和建设期风险(5)BT模式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完工。

2.1.2填海造地工程选择BT模式合作单位一般原则

首先,合作单位要有强大经济实力,最好为央企;其次,合作单位要为工程总公司,而非分(子)公司,保障工程履约能力;其三,工程合作单位要有相关的工程竣工经验,具备工程管理经验;

2.1.3BT模式甲方义务要提前准备

BT模式甲方义务要提前准备好,防止照成前期窝工,如可门二期填方工程需要海砂约2634.88万立方,石渣约300万立方,如此大的地材需求,在与BT合作方谈判时,对方就提出提供海上砂源点、海砂上岸点和取石料点要求,而海上砂源点报批专业性强、难度大、时限性段等特点,需要专业队伍滚动报批才能保证有合法砂源点;海砂上岸点的选择,需要结合工程分布,尽量成品字形布置在填方区域周围,且上岸点的产权必须属于政府部门; 取石料点亦存在报批问题,可以通过项目包装以场地平整方法获得使用权,取石料点应选在远离、背离村民定居点位置,且产权明晰、无坟墓征迁、出行道路位置。

2.2加大人力投入,整合政府部门服务项目

项目应由市(县)领导挂帅,抽调成立工程项目部负责进度、安全、质量、投控等协调工作,工程部应由政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同时在从海上到陆上,再到填方区域要全方位保障,一条龙服务,成立采砂作业监管小组、征地收海工作组、陆上运输协调组、宣传信息小组、廉政督查组,尤其是工程前期,各方面矛盾特别突出,一个环节接不上,工程进度就会收到严重影响,因此各组人员应到现场监管、协调,保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每周定期参加工程例会,现场解决工程阻工问题。同时,专业人员应提前招收储备,为应对二期填方工程,管委会招收6个工程人员进行对接工作。

2.3 化区试验性填方,摸清矛盾问题

填方工程应有合理的组织规划,了解各环节症结所在,逐个化解。要想了解填方工程症结所在,就必须进行试验性填方,而填方的位置尤为重要,一般选择地群众必经交叉路口、无未征地补偿问题地块,该阶段能把所有矛盾暴露出来,管理人员逐个予以解决。如会遇到群众阻工、路上安全隐患、甲方应尽义务无法移交等问题。

3 结论

围海造地工程是一般政府投资基建项目,是形成建设用地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开发区建设是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行政资源,通过合理的组织计划安排,化解各方面矛盾,统筹安排,推进工程进度,可利用BT模式的优越性,解决资金和技术上的难题。

参考文献

李蓓蓓.BT模式项目管理应用研究[M]. 建材与装饰, 2013 (4).

童琳.公共基础设施的BT模式运用研莉[D].同济大学,2007,03

作者简介:郑乘华(1984一),助理工程,在职硕士,主要从事政府工程管理及城建前期管理工作

上一篇:浅谈水电站大坝的施工工期管理 下一篇:某高层住宅工程七层局部结构托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