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16 09:22:43

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研究进展

[摘要]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诱发因素和防护措施。针对急诊科护士各种职业危害的诱发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限度。

[关键词]职业危害;防护;急诊护士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014-02

随着医疗紧急救援系统的建立完善和突发事件的时有发生,加之医院急诊科自身工作的特点,使急诊科在医院中的地位愈发突显。由于工作的特点,急诊科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普通门诊和急诊患者和不同的病种,工作量大、应对突发事件多,由此导致急诊科护士遇到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医院其他科室。现将其危险因素与如何防范阐述如下:

1 职业危险因素

1.1 物理因素

1.1.1 噪声污染急诊科经常有大量的突发伤和意外伤患者和门诊患者,人流量大,急诊科护士在承受紧张繁杂的工作强度下还要承受来自患者的、家属的呼救以及部分患者及其亲属因情绪不稳等产生的粗暴无理言行,加上医院自身各种抢救仪器的运转噪音,极易产生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使急诊科护士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损害。同时由于噪音,急诊科护士平时不得不提高嗓门说话,又可能导致在护患沟通中产生误会。

1.1.2 锐器刺伤锐器刺伤的主要环节为注射、抽血、静脉穿刺等操作中;玻璃利器伤主要见于开启封装药物的安瓿过程中以及常见于急诊手术配合中的刀片利器伤。这些刺伤中以针头刺伤为最常见,同时由于很多传染性疾病,例如:肝炎、艾滋等都可通过血液传染,因此针头刺伤也是锐器刺伤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1.2 化学因素

急诊科工作环境中使用消毒剂较多,如戊二醛、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甲醛等,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这些消毒剂、清洁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重者可致中毒或致癌。此外在急诊科消毒灭菌工作中,使用的紫外线、臭氧等,大多对人体有害,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吸入臭氧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闭。

1.3 生物因素

急诊科护士处于抢救工作的最前线,在重危患者到达时往往立即投入抢救,而忽略自我保护。由于经常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因此成为接触细菌、病毒的高危人群。除此以外,患者误服农药,急诊护士在为其进行催吐、洗胃时空气被有毒的液体污染,特别是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其毒物挥发性强,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吸收,一般认为毒物由肺部吸收的速度比经消化道吸收的速度快20倍左右。仅次于静脉注射的吸收速度。

1.4 心理因素

急诊科工作工作节奏快,风险高,在工作中不仅要保持高度注意力以保证工作程序与操作的有条不紊,同时还要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有时还会遭受患者及其家属的责备与漫骂,这些都很容易造成负性情绪。而且由于人员短缺夜班频繁,致生物钟紊乱,人体的免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下降,也会导致诸多疾病发生。据资料报道,80%以上的护士不愿从事急诊护理工作,从事急诊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80%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72%有疲劳感,40%情绪不定。20%易激怒刚。同时因为工作繁忙导致许多护士对家庭和孩子无法顾及,由此产生的家庭矛盾和对家庭、孩子的愧疚心理也会给护士本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1.5 暴力因素

1.5.1 护患纠纷急诊患者病情急重且多为突发,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容易情绪激动,若遇到个人素质较低或醉酒后的患者及家属则更容易冲动,甚至会漫骂或动手殴打护士。陈祖辉等的调查结果显示:某医院急诊科护士受到暴力伤害,发生率为87.91%,高于一般护士65.90%的平均水平。引起暴力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患者(或陪护、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肇事者酗酒、患者自认为病情无好转、对服务不满意等。

1.5.2 医护及护护之间的横向暴力横向暴力普遍存在于大部分护士群体中,护士之间横向暴力产生的原因常见于:①正式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相处过程中的优越感。②工作压力反应。有些护士因压力大,把消极情绪转移到同一工作组的同志。③工作任务与时间的矛盾,大量重复性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护理人员的工作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中,使护士将患者和同事视为释放压力的对象。④护士、医护之间缺乏协调性。这一现象损害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护理质量,制造了消极和紧张的工作环境。

1.6 突发因素

近年来自然灾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有发生也给急诊科护士职业带来新的危险和考验。例如:突发的“非典病毒”近距离接触有传染性,持续时间较长,具有散发性和隐匿性,要求工作环境有良好的通风、隔离设施以及特殊抢救措施等,由于对突发事件缺乏前瞻性和预防措施极易给医护人员造成伤害。

2 防范研究进展

2.1 噪声的防护

改进设施构建以控制噪声的传播,比如把房屋墙面加厚、使用双层窗户等以有效隔音。使用先进的患者呼叫系统以降低噪音。加强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检修,对老化严重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添置更新。此外,应尽可能减少陪侍人员,劝导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候诊过程中小声交谈等,创造较安静的工作环境。

2.2 锐器刺伤的预防

2.2.1 加强防护教育急诊科室应经常进行防护教育,从意识上形成条件反射,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随即想到做好自我防护措施。要加大对操作规程的考核,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通过平时严格的操作规范考核使护士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从而在具体应用中能临危不乱,避免意外的伤害。贯彻落实医疗锐器刺伤应急程序,在被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进行定期回访,进行血体液检测,必要时注射相关疫苗。

2.2.2 加强锐器物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对锐器物应按品类分类固定摆放,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以减少因暴露在外而造成刺伤的概率。提供安全性产品,建议在资金可能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性产品,如提供安全的注射器、无针系统等。

2.3 化学消毒剂的预防

在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浓度并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物品,尽量避免消毒液对眼睛、皮肤、黏膜的直接刺激。同时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应选择在治疗、护理操作少的时间。

2.4 生物因素的预防

2.4.1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5年提出,我国借鉴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规范指出:“患者的血液、体液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设备,以

。减少职业暴露危险性,最大限度的双向保护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因此,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感染科下达的医院感染管理条例,将接触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

2.4.2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充分利用防护用具例如:按照“六步洗手法”以及手卫生依从性可使手表面的暂居菌减少1000倍四。在进行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应戴手套,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双层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应多了解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病种选择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面罩或隔离衣等其他防护用具。

2.5 暴力因素的防范

2.5.1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修养,规避医患纠纷的发生应自觉地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有利于提高自己修养和处世能力的书籍。正如雨果所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和沟通能力,善于与情绪激动的家属和患者沟通,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2.5.2 加强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措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医患纠纷处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和进一步畅通医患纠纷处理渠道,加大透明度和公信力,减少因医患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与公安部门加强联系协调,在医院设立警务室以起到威慑作用。医院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对于醉酒者或有安全隐患的患者,医院安保人员应及时到位,遇到闹事时立即报警。

2.6 心理危害的防护

管理部门应合理地调整护士的数量和人员结构。采用弹性排班制,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应定期举办心理学知识培训班,指导护士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护士本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处理和协调好社会、工作、家庭等各种关系旧,避免身心损害。

2.7 突发卫生事件的防护

医院应结合防治“非典”病毒的经验,建设合理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设施构建结构。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自我防护演练。

3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急诊科护士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面临的职业危险是多方面的,在医院管理上,应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改进硬件设施,制定完善的防范应急措施,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护理人员应熟练地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加强消毒隔离安全防护技术规范执行中的环节管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从而减少或避免职业损害,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上一篇:452例重度颅脑损伤大骨瓣减压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从提升依从性入手改进军队老干部体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