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时间:2022-09-16 09:20:19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摘 要】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已成为我们每个高职院校体育老师的当务之急,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差,不爱锻炼,这是高职学生的“通病”。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谈一谈我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提高 高职学生 体育课 兴趣

要使每节课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要使学生积极配合就必须解决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节课,布置好场地,使教材安排合理,要组织形式多样化,教法手段因人施教,教学语言精炼易懂,如果只重视动作技术的传授,忽视教学上的艺术研究,只注意教师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就很难把一堂体育课上成功,也很难提高学生对此课的兴趣。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要使每节课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就要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什么是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即有利于学生积极进行体育运动方面的认识以及情绪,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育兴趣对体育课堂气氛具有活跃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得体育课堂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兴趣不受外界影响而转移,将其有效运用于体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情况受到教学方法、家长支持、教师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教师做示范动作要让学生看得清

在教学中,“示范看得清”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重要方面。示范,领做的位置,学生队形的排列,都要让每个学生看得见,看得准,看得真,示范动作的一招一式,举手,抬腿都要干净利落,不要施泥带水,要让学生能看得一清二白。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关键的动作,要做稍慢,该重复时多重复几遍。只有示范动作让学生看得清楚,学生对此节课才能有信心有欲望,才能产生乐趣,他们只有看得清才能模仿学得快,学得规范正确。教师不仅示范能让学生们 “看得清”而且对学生中做的正确或错误的动作,都要及时指出,纠正。让学生们对各自的动作也能“看得清”。要让学生们知道对或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再练,心中就有印象了。

三、教师讲解要简明,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让学生听得明白,教师不仅语言简洁,明快,而且要讲得让学生“爱听”“有水平”“有味道”,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新颖,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要讲解生动,叙述清楚,重点突出,富于趣味性,辅之于表情,助之于手势,语调有抑扬顿挫,节奏有快慢疾徐,这样就能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要想做到这方面,首先就得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进行研究,对所讲的要领,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单凭以往的经验或想上啥临堂凑合,影响了一堂课的质量,另外在讲某一项动作时,尽量把要领讲得简单易懂些,例如:篮球的三步上篮动作要领,可以把它编为一大二小三起跳(投篮)顺口溜,这样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领会,使学生对篮球三步上篮要领掌握得又快又好。

四、营造轻松、活跃的体育学习氛围

为加强高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应不定期地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开展体育竞赛和讲座等,体育竞赛具体包括运动会、篮球赛、拔河赛、排球赛等系列体育运动,而体育讲座可以具体包括奥运历史、各种比赛规则、各国体育发展历史等内容,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性,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也可利用教室板报、广播等途径对有关体育知识进行宣传,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体育器材,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要求,使学生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五、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学得会

动作学得会,是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的重要透因。如果学生学习动作时,学不会便会失去信心,更谈不上感兴趣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尽快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老师所教的技术动作,我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研究出好的教学方法,耐心、细致的给差生辅导,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心理障碍,学会此节课教师传授的技术动作,每个班都有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及接受、领会、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因人施教”分别对待,而不能图省事,简单的“一刀切”。

因此,上好一堂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体育课,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我相信只有这样,就一定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也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蕴伟. 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3(13).

[2]吕庆兰. 如何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7(10).

上一篇:单簧管演奏艺术的技能要求和艺术表现探索 下一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晚安》的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