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职院校考试管理制度建设

时间:2022-09-16 04:44:09

浅谈民办高职院校考试管理制度建设

【摘要】考试是检验学生所学课程运用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状况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反映教师教学成果,是教师分析自身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保证考试正常进行,使考试发挥应有的功能,推动教学管理改革,民办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考试管理制度与改革。本文主要从考试方式、试卷的命题及保密、考试的认定与实施、试卷的评阅和成绩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 考试管理 制度 建设

考试是检验学生所学课程运用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状况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反映教师教学成果,是教师分析自身教学的重要环节。民办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也要遵循其教学规律,结合学院实际,建立健全符合院校特点的考试管理制度。本文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其在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作法。本文将主要从考试方式、试卷的命题、印制及保密、考试的认定与实施、评阅及成绩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考试方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所学课程运用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状况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反映教师教学成果,是教师分析自身教学的重要环节。然后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如何进行、怎样进行,却和一个院校、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标准息息相关。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有多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课程属于考查课还是考试课。考查课往往在考试课前一周结束,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往往已经确定,原则上不予修改。通常情况下,考查课课程在其重要性方面略低于考试课课程。

第二种:课程属于纯技能、纯理论还是“驾证式”考核。纯技能考核课程往往可以在课程实施过程或实施结束后随堂考试,或单独组织考试。纯理论课程往往独立组织考试,“驾证式”考核课程既需要考课程的应知(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需要考课程的应会(即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考试时间上不一定统一,可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实施部分,也可能需要单独组织考试。一般来说,在课程标准或课程大纲制订当中已经确定。

第三种:以课程的考试形式来划分。考试可以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答辩、上机操作、作品、论文、在线考试等等。考试形式的划分往往更需要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来选择。一般来说,在课程标准或课程大纲制订当中已经确定,但教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可做一些适当调整。

二、试卷的命题、印制及保密

(一)试卷命题

试卷的命题是做好考试工作的关键。其试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教师应通过命题达到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和检查学生掌握、理解、运用所学内容的目的。试卷命题一般由开课单位负责,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命题。使用同一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课程,原则上可组成命题小组,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等。命题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试题。命题应按照大题量、多题型、覆盖面广、教学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全面考核等原则,做好语言准确、插图工整、题意清楚,做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践技能、综合能力考试要有合适比例。

每门课程应同时命出难度、题量相当的A、B、C三套试卷,且三套卷的雷同度不得超过20%,并制定出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命题后,须经开课分院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院长审核后方可使用,两套用于正考,一套用于补考、缓考。

一般课程的试题满分100分。考试课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考查课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在线考试时间原则上为60分钟。

(二)试卷印制及保密

经审核后的试题须送教务处统一印制,领回印制好的试卷后,应按照考场人数情况将两套试卷各一半装入考试袋,填上相关信息,上交分院统一保管。

命题、审题、印制、保管等过程中接触过试题的所有人员,须提高保密意识,遵守保密纪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暗示或泄露考试试题内容,违者追究责任。

三、考试的管理及实施

(一)考试的认定

学生修完一门课程后,能否参加该门课程考试,由任课教师认定。原则上未能参加学习的课时超过课程的1/3及以上的,不能参加考试。任课教师应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根据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讨论、实验和其它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活动情况来判定其是否具备考试资格。教师认为有必要拒绝某学生参加考试的,须直接报学生所在分院和教务处备案,且在考前通知学生本人。未取得某门课程考试资格的学生,须重新修读该门课程或改修类似课程。

(二)缓考、旷考、补考

学生因故不能按时参加考试的且具备考试资格的,须持有关证明,在考试前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确定,经分院、教务处批准后,方可缓考,期末成绩记为“缓考”。缓考学生参加补考后,可按卷面成绩记载,不作补考。

没有办理缓考手续的,作“旷考”处理,成绩记为“旷考”,旷考课程不得参加学期补考。

未能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须参加分院和学院组织的补考。补考一般两次,一次为学期补考,一次为毕业补考。

(三)考试管理及实施

分院、学校应成立两级考试领导小组。考试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考试的领导、组织、管理及实施,全面负责学校各类考试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对意外突况的应急处理进行决策。

学院教务处明确考试组织纪律,细化与落实考试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如监考人员须知、考试人员须知、考场规则及考试注意事项、学生违规违纪处罚办法等。

实施过程中,由教务处确定考试整体时间安排,全院性公共基础课由学校安排,其他课程由二级分院自行安排。分院和学校应成立考场巡查制度,落实考试期间对各考场的考试组织和考场纪律等进行检查。分院开考前会议,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加强考试纪律。

四、评阅及成绩管理

(一)评阅

采用笔试的科目,分院要在考试前组织、安排好有关考试科目的阅卷人员,阅卷人员应在在指定的地点进行阅卷。阅卷过程中,阅卷教师要严格按照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定成绩不得随意增加、克扣分数。阅卷结束后,根据课程考核方式的不同,任课教师评定学生成绩,认真分析学生成绩结果,形成考试情况分析表。学生成绩评定结束后,应按照班级及时整齐地装订学生每次考试试卷移交分院存档,供教务处备查。

采用在线考试的科目,成绩评定由系统自动完成,学生成绩及时导出,认真分析学生成绩结果,形成考试情况分析表。电子试卷、学生成绩等相关电子资料应导出后刻盘备查。

采用“驾证式”考核的科目,成绩管理中需同时输入“应知”和“应会”(即理论和技能)两个总评成绩,缺一不可。学生若未通过理论和技能中的一个,均需要参加补考,补考合格后该科目才算通过。

(二)成绩管理

总评成绩应根据课程大纲或考核方案的要求,确定平时和期末成绩的比例。总评成绩应及时录入教务软件,打印后与分析表一起,经教研室主任签字,上交分院教学秘书后统一交教务处,软件中需同步提交。成绩一经上报教务处,原则上任何人不得改动。如有差错,应提出理由,完成报批手续后方可更改。

五、总结

民办高职院校考试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管理与监控制度的重要方面。考试管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院校特点,跟随学院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步伐,不断完善制度修订,形成动态修订机制。在制度修订过程中,既要注重制度的健全,更要注重制度的落实,制度既要有弹性空间,也要有能落实的具体细则。

参考文献:

[1]孙碧平.谈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控制环节了[J].大学.学报,2009,(6).

[2]康乃美.考试管理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发展机制探析 下一篇: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