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形体养生 养出你的好身体

时间:2022-09-16 04:38:08

道家形体养生 养出你的好身体

道家形体修炼首要体现在按摩和扶引术上。按摩是指用手按擦摩捏有关部位或经穴;扶引是屈伸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按摩与扶引常常是连在一起进行的,并不那么爱憎分明。关于按摩、扶引的效果,《玄鉴扶引法》概括为这样四点,就是:“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以排却风邪,四则以出息血气。”

关于扶引,《庄子》载有“熊经鸟申”两法最著名,今后,汉代刘安著《淮南子》,又改扩为“凫浴、猿蠼、鸱视、虎顾”四种,尔后直至汉末,华佗在兼并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这种五禽之戏,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载其办法为:“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弹性亦三亦二也。熊戏者,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弹性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霹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因为做五禽戏时要任力为之,汗出为度,所以有“消谷气,益力量,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之功效。

道家形体扶引修炼,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后经大家不断地改进和立异,又呈现了八段锦、十二段锦、二十四节气坐功等扶引术,使形体修炼的内容愈加完善。

在道家形体修炼中,还有一种他们每日必做之功,就是所谓的“叩齿鼓漱”的功法。晋代道家葛洪《抱朴子》提出:“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摇动。”宋代帏《道山清话》说:“人之叩齿,将以收召神观,辟在外邪,其说出于道家者流,故涵养之人多叩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却病延年笺》也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每清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管数遍,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时,沉默咬牙,解毕方开,永无齿疾。”并附诀曰:“热极生齿不宁,清晨叩齿自惺惺。若教运用常无隔,还许他年迈复钉。”

叩齿鼓漱的优点不只在于永无齿疾,还有收召神视,辟在外邪之功。鼓漱的整个进程,大致有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步调。

叩齿鼓漱的基本做法是:清晨起坐,闭目绝虑,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然后叩齿十四遍或三十六遍。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十四遍,这样舌底两脉天然汩汩流出津液,等津液满口之时,再鼓漱十四遍,最终才把鼓漱之液,分三次用意念吞送丹田。

叩齿鼓漱的结果是咽下津液,这种津液,道家称之为玉池清水或玉泉。《千金方》服玉泉法以为,叩齿服玉泉的效果在于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这从现代医学视点剖析,叩齿能够推进牙周膜、牙龈、牙髓腔的血液循环,改进牙齿的养分供应;而唾液则富含溶菌和淀精多种酶,能够在增进消化的同时也可杀灭一定量的细菌。

此外,明郑宣《咋非庵日篡》还说“辟谷咽津为上,咽气为次。咽津者,肾中之水上通舌底二窍,大有真味,如小儿略乳,滚滚不止,虽酬应外交,而整天忘饥。若咽气则沉默住息,身心俱寂,然后可。此不行年月效也。”在这里,郑宣以为咽津的效果要远在咽气之上,而且咽津也行之便利。 (编辑:清远)

上一篇:问道武当山 清静无为路 下一篇:民间验方巧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