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的方法探究

时间:2022-09-16 04:25:47

词语解释的方法探究

[摘要] 词语解释的方法有很多。这么多的方法,教师应因人而异,因词而异。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不能墨守陈规。既要灵活运用,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正确地、恰如其分地解释出词语的意思。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词语解释 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论哪个学段都应该重视对词语的理解教学。学生只有对所学字义、词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如果对词义的理解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就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至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词语解释的方法,不同学段运用的词语解释方法也应不尽相同。

一、故事法、造句法、举例法

有一次,听了二年级的一节识字课,学生提出了“骄傲”是什么意思?老师说:“骄傲就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学生听完解释后,从他们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们似懂非懂的样子。有个小学生站起来说:“乌龟和兔子赛跑,第一次兔子赢了,第二次赛跑时,兔子很快把乌龟落在后面,兔子想:这个笨乌龟,爬的也太慢了,我先到前面的一棵大树下睡一觉,等它爬到这里,我再跑也来得及,乌龟也不歇着,还是继续慢慢地往前爬呀爬,等兔子睡了一大觉醒来一看,乌龟跑到终点了。第二次比赛,乌龟胜利了。兔子骄傲了,所以它输了。”这名小学生用“讲故事”的方法理解了这个“骄傲”的意思,也很好。这时,老师又用“骄傲”造了个句子“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他很骄傲。”学生也举起了小手,纷纷造出了合理的句子。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低年级用“解释说明法”是不恰当的,适合“故事法、造句法。举例法”等。

二、低年级适合运用动作演示法、情景演示法

有一次,听了二年级的一节阅读课,这位教师在解释“鲜艳”一词时处理得很好,运用了造句法、解释说明法、情景演示法。其中,情景演示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教师手拿一朵大红花站在讲台前让学生看大红花颜色怎样,学生说很红。这时,教师拿着大红花走到窗前,让阳光照耀着大红花,让学生看颜色比刚才怎么样了,学生说颜色更红更亮了。进而使学生明白了鲜艳就是“颜色比原来更有光彩了”。动作演示法比较好理解,如解释“目瞪口呆”“手舞足蹈”最适合动作演示法了,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然后再用语言归纳词义。

三、关键字突破法、比喻揭示法

我们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就是用这两种法来解释“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这两个成语的。学生用关键字突破法理解“囫囵”是“整个”的意思,“冠”是“帽子”的意思。再连词成句从而理解了这两个成语的本义。进而再用“比喻揭示法”理解他们的比喻义:比喻做事不认真不细致;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安错了对象。大多数成语都采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解释。

四、同义词、反义词解释法

用同义词解释,做必要的限制补充。如休憩――休息,竣工――完工。用反义词加“不”解释:如野蛮――不文明,模糊――不清楚。这种方法学生很乐于接受,简洁明了。

五、联系上下文解释法

孤立的讲解字词,乃是语文教学的大忌。应该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就着句子的意思,去解释需要讲解的词语,这样做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在句子中解词,就是从感性认识入手,使学生从词语所在的句子这个具体的内容中,获得对所学词语的生动形象的直观印象。当学生对所学词语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再从构词方式上、语素意义上进一步做理解,这样,学生对所学词语的理解,就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了。如《花边饺子》一课,“小时候,靠爸爸的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一家人,生活拮据,吃饺子只有挨到逢年过节。”在理解“拮据”一词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来理解词义。学生通过读想,说出了这个词的含义“经济比较紧张,生活不富裕”。这种理解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大力提倡的。

词语解释的方法还有很多,描述法、追根溯源法、分析综合法、利用工具书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应因人而异,因词而异。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又不能墨守陈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正确地、恰如其分地解释出词语的意思。词语的解释犹如语文大厦的一块块基石,基石摆好了,摆稳了,语文大厦才会建造得更加牢固。让我们共同拿起词语解释这块基石,为语文大厦的建造添砖加瓦吧。

上一篇:对高职高专环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系部管理”模式的构建